甬剧的戏曲特点及竹笛在现代甬剧中的运用

2020-10-09 11:13张晓斐
时代人物 2020年14期
关键词:竹笛

张晓斐

关键词:甬剧;戏曲特点;竹笛;传承价值

甬剧的历史

甬剧是从宁波的田间地头孕育出来的,用浙江宁波方言演唱的地方戏曲剧种,音乐声腔属于滩簧。它最早在宁波及附近地区演唱,清乾嘉年间时称串客,后来又被称为宁波滩簧、四明文戏、改良甬剧。1938年后,这一戏曲剧种正式被人称为“甬剧”。

甬剧没有秦腔的粗犷高亢,但有的是江南小桥流水般的柔婉。表演风格夸张、幽默,善于表达真实、含蓄的情感。甬剧经历了演清装戏、西装旗袍戏的过程,擅长演现代戏,直接从社会生活中汲取创作素材,以生活化的表演为主。

 甬剧的曲调特点

甬剧的音乐曲调丰富,其中包括从农村田头山歌、对山歌、唱新闻演化而来的“基本调”“四明南词”,从乱弹班带来的“快二簧”“慢二簧”曲调及一些地方小调等。“基本调”主要用来叙述故事情节,“四明南词”主要用来抒发人物感情,“二簧”主要用来表现高亢激昂的情绪,小调则用来表达一些特殊的情感。

甬剧多有C调 .D调 . F调. G调 . 降B调等调性。其中有小调,赋调,流水,二簧等。小调:多用于叙述故事情节,多以6 1 32的旋律开头,偶尔会出现7276,旋律里面没有4赋调:节奏欢快,旋律以3.4 32  123 76  5356  12 1 开头。

流水:行云流水般,没有过多花哨旋律,听板而走,1.111 0232 开头,222   0321  66 结束。

二簧:快速,高亢,多一般5.555  3523  5235开头。

甬剧的代表剧目

传统剧目《天要落雨娘要嫁》《半把剪刀》《田螺姑娘》《亮眼哥》《三县并审》《守财奴》《三篙恨》《借妻》《半夜夫妻》《雷雨》《啼笑因缘》等,后来有新创剧目《典妻》《筑梦》《宁波大哥》《安娣》《江夏街》《龙凤杯》等,《典妻》是被专家评为甬剧史上的里程碑,由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而改编,荣获中国舞台艺术的最高荣誉——文华奖。获浙江省第九届戏剧节新剧目大奖、第八届中国戏剧节最高大奖“中国曹禺戏剧奖·优秀剧目奖”、全国第九届“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中国戏曲学会奖”等所有戏剧类赛事的最高奖项。《宁波大哥》根据真人真事创作的现代剧目,曾赴北京和黑龙江演出。

《雷雨》经典剧目,曾于北京梅兰芳大剧院精彩呈现,是继《典妻》后又一次轰动京城的演出。《安娣》曾获浙江省优秀剧目大奖,并赴美进行文化交流演出。《筑梦》获浙江省优秀剧目大奖和“五个一”工程大奖,并赴武汉大学进行武汉校庆演出。

竹笛的类别

竹笛作为我国古老乐器之一,具有其鲜明的特色,由竹管制成,按照形状大小区分为曲笛,梆笛。曲笛因吹奏昆曲而得名,音色浑厚柔美,常用有C调.D调.B调;梆笛因演奏北方“梆子戏”得名,音色高亢明亮,笛身短小,常用有g调.f调.e调;还有发展到现在的低音笛(七孔笛)。

竹笛的演奏技巧及指法

笛子的演奏由于技巧、地域的关系,简单形成两大流派,一为南派;一为北派,就技巧而言:南曲出手颤、叠、振、打;北曲拿手吐、滑、剁、花。指法有全按作5,6,7,1,2,3,4七个指法。

竹笛在甬剧中的运用

现在,新甬剧人通过传承老一辈艺术家的风格,又将新的元素注入了甬剧的血液里。戏曲,戏和曲是分不开的。现在甬剧的音乐上更加充分,完美的配合了甬“戏“的呈现。戏曲唱腔里面大量的唱腔进行托腔,由琵琶和笛箫为主,在以往的托腔中有洞箫来吹奏,但大型剧场里,箫音色虽柔美,但却有一定的局限性,音量不够大,而且乐队配置采用西洋管弦乐队来呈现音乐氛围,故而采用长笛或者低音无膜笛来代替箫。而且甬剧里面的田头山歌的旋律多用梆笛来吹奏,音色明亮高亢。

甬剧小调中,常用C 调曲笛,D调曲笛全按作5,全按作2指法来演奏。赋调,常用C调,d调,全按作5的指法来演奏。流水唱腔里面竹笛通常不主奏,常用有C调.D调.F调.g调,降B调,以长笛吹奏伴奏声部222   0321  66 。二簧的唱腔旋律,常用有C调.D调.F调.g调.降B调,以前部分旋律会用洞箫来吹奏,发展到现在二簧旋律已不常用管乐来演奏了,多是弦乐和弹拨乐演奏。戏曲比较多样化,舞台上又灵活多变,所以小调,流水,赋调,二簧等都可根据演员的表演及剧情进行灵活转换。低音笛也运用于现在演出当中,《典妻》的主创巧妙发挥甬剧艺术形式的独特优势,作曲家所作的音乐就大量运用倍低音无膜笛(不贴笛膜)来吹奏竹笛solo而展现悲剧气氛。

甬剧的传承价值

甬剧的存在使宁波有了代表自己独特形象的戏剧,而且从这个地方剧种身上,折射出宁波城市的特点和宁波人的价值观。它的現代性、开放性、民间性、民俗性、方言化、现实化,及其务实的态度,兼收并蓄的度量,善于学习、吸收、消化,绝不固步自封的特点,适合创造先进文化的特点,甬剧已被列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我们努力传承和发展下去,将这块地方戏曲发扬光大。

2008年6月16日,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11]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宁波市甬剧团有限公司获得甬剧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12]

参考文献

[1]苑利.非物质文化遗产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宋芸芸.甬剧语言的韵律和节奏[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03):34-39

[3]张维良.笛子基础教程[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

[4]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发〔2008〕19号

猜你喜欢
竹笛
My Mother
竹笛艺术的地域文化特点研究
我国民乐中竹笛的重要地位及特点
俞逊发竹笛演奏艺术风格探究
记忆深处的笛声
我的坚守
运用民间乐器紫竹笛 优化音乐课堂教学
雨后山中漫步
地方高校竹笛教学方法研究
我的竹笛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