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教为学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020-10-14 21:34陈金梅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17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小学数学

陈金梅

摘要:本文对变教为学进行了概述,探究了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应用变教为学的策略,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变教为学;小学数学;解决问题

变教为学变革了传统教学模式,让教師的教学方式变得更加丰富和多样,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能够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困难进行诊断,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变教为学的概述

变教为学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变教为学把传统的以教为主变成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形式,把教学当中以教师传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自主学习或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变为学习的主人。变教为学的学习内容需要突出知识的本质,把知识的属性进行明确和清晰,由此把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来进行明确。数学知识根据不同的属性大致分为规律性知识和规定性知识,这使得学习活动方式也根据知识的属性不同产生较大的不同;变教为学的学习内容需要渗透文化,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相关的文化知识。学生学习过程也是一种经历社会活动的过程,从中获得多种经验,以便更好地习得相关的文化知识;变教为学的学习内容需要实现关联,这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把学习的新知识和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关联,实现学习中把未知的知识转化为已知的知识,提高学生关联知识的能力[1]。

二、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应用变教为学的策略

1.诱发产生自然问题,更好地去提出数学问题

变教为学教学模式应用到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主动去学习数学知识,教师把单一的教学方式变为灵活多变的引导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意识中的自然问题来诱发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去思考和探究数学知识。自然问题一般都是来源于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和人思维中的联想,比如学生在学习长方形面积公式以后,就会产生了解其他图形面积公式的想法,这就是自然问题,长方形面积公式揭示的是长方形的大小与长方形长和宽之间的关系,学生学习完之后自然会联想多制约平行四边形面积大小的要素是什么,平行四边形面积大小与要素之间的关系,不同平面图形之间的共性能够引发学生其联想和深入的思考,这样的联想自然而然就会让学生想去解决问题,因此,在变教为学的应用过程中,需要教师诱发学生产生自然问题,更好地去提出数学问题。

2.注重知识形成过程,更好地去探索数学问题

在传统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教师注重把数学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忽视让学生深刻体会解决数学知识的过程,这使得一些学生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只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应用变教为学的方法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数学知识产生、解决的过程,让学生能够亲身经历和充分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帮助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进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2]。如: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例8《解决问题》一课,老师首先可引导学生阅读正归一题目,找出已知信息和问题,并理解“同样的”含义;再让学生借助学习单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全班分享互动,指名用画图表示题意的学生上台展示,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他是怎样画图表示出题意的,重点围绕“第一步求的是什么,第二步求的是什么”这两个问题进行交流,同时教师结合直观图帮助学生分析解答,最后列出综合算式。在反归一问题解决后,教师组织学生小组交流: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比较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初步体会归一应用题的数学模型,发现正、反归一问题的特点。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教师利用变教为学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去探索新知,注重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更好地去探索数学问题[3]。

3.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更好地去解决数学问题

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当中运用变教为学教学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去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知识,比如八字眉问题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让学生通过这个问题体验到什么是解决数学问题和最重要的数学实践内容[4]。八字眉问题还能够增强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课堂确实有效应用变教为学的教学模式。八字眉问题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就是一个人的眉毛像钟表上八点二十分这个时刻,从数学角度来分析时针和分针不对称,也就表明八点二十分来形容八字眉并不精确,那就会产生一个数学问题,在八点多少时时针和分针是关于六点和十二点这两条直线对称的,由生活当中的问题引发出一个数学问题,从而通过问题来培养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问题能够活跃课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发展。这个问题解决之后,教师还可以提出钟表上共有多少个时刻,时针和分针是关于六和十二这条线是对称的?这时就会产生时间的不同表示方法,从而会有一天为什么是二十四个小时,一个月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天数等,这些问题能帮助学生打开思维,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因此变教为学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结语

变教为学对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变革有着重要的作用,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中要灵活多变地运用变教为学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冯兴杰.小学数学教学中”三角形内角和”如何变教为学[J].赢未来,2018,(6):180-180.

[2]张璠瑜.基于”变教为学”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研究[J].新课程(小学版),2019,(6):12-12.

[3]邢允秀.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8,(24):263-264.

[4]罗军.小学数学课堂”变教为学”的行动分析[J].速读(下旬),2018,(4):221-221.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小学数学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同数连加’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在数学活动中认识时间解决问题
两只想打架的熊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