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观念的探索

2020-10-14 21:34方永伟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17期
关键词:生物课程生命观念渗透

方永伟

摘要:生命观念是生物核心素养的一种,也是生物教育的重点。通过对学生生命观念的培养,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意识形成。文章以中学生生物课堂教学中生命观念的渗透为研究对象,对此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對生物教育健康发展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中学生;生物课程;生命观念;渗透

引言

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生命观念的培养,可以促使学生形成敬畏生命、尊重生命意识,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意义重大。如何将生命观念渗透在生物课堂上,是生物教师面对的问题。本文就此进行分析。

一、结合教材内容,渗透生命观念

生物教材内容是教育工作实施的基础,将此作为生命观念渗透的载体,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过程中意识到生命的伟大,形成珍惜生命、关爱生命的意识。利用教材内容进行生命观教育时,需要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为学生创建自主学习空间,引导学生思考教材中蕴含的道理,真正地意识到生命形成的不易与成长的艰辛,从而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以《人的由来》为例,这一章节内容讲述了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人的生殖、青春期者三个部分内容,是生命观念教育的重要载体[1]。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发展阶段,对人类的生殖、起源发展的认识比较模糊,教师可以利用这堂课进行针对性教育工作,将生命的来源呈现在课堂上,并引导学生思考生命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地球上的生物为什么不断的繁殖?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学习,学生会意识到生命存在的价值,并形成生命可持续发展意识。课堂活动中,采用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进行基础知识教育,引导学生自动探究学习,思考教材中描述的内容,掌握基础知识同时,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为后续生命观念形成打下基础。

二、多元化教学方法,提升教育质量

生物是一门以研究生命现象生物活动规律的科学。在中学生物课堂教育中,多种类型教学活动的开展,丰富教育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2]。传统教学中,教师会将教材中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忽略学生思想品质的培养,导致素质教育教学效果不理想。多样性教学活动在生物教育中应用,不仅促使生命观念的渗透,同时可以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值得注意的是,无论使用哪种教学方法开展教育工作,都应为学生预留充足自我学习时间,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生物知识,并发现生物与生活关系,形成应用意识。生物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若是一味强调理论知识,会弱化生物学科实践性特征,无法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因此,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课堂,了解大自然中蕴含的生物知识。

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内容为例,当教学结束后,组织一场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对野生动物保护进行相关的调查分析,了解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措施与种类,并思考野生动物保护的意义。确定调研内容后,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六人,分别担任调研方案制定、调研内容、调研人群、调研方法等环节的工作,通过交流互动,制定科学的调研方案,并在课堂上与教师、其他同学分享,说出方案制定的目的与意义。课下则选择调研对象进行社会调研活动,了解我国人们对野生动物保护的看法,并对此进行总结归纳。学生调研的整个过程,会了解到不同人对生命的看法,意识到动物保护的重要性。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命观念教育,给予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使学生意识到保护生命的重要性,促使学生思想观念成熟发展。

三、信息技术教学,深化学生对生命的认识

生物课程中,很多学生都存在学习热情不高,学习态度不端正的问题。致使该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认为生物课程知识难以理解,且与自身生活之间的关联不大,因此不愿意参与课堂活动。此外,教师教学手段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热情的因素之一。黑板、粉笔组合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合当前教育模式,无法提升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不利于生命观念渗透教育。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运用,将抽象的理论知识直观化,为学生呈现影像化的知识,提升学生知识理解能力与运用能力。教育工作中,对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进行分析,选择符合中学生认知方式的学习方法进行知识教育,构建信息化课堂,使学生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中学习生物知识。这样一来,降低教师教学压力,同时推升学生知识学习欲望,促使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与态度与形成[3]。生命观念教育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播放一些与学生生活贴近的生命现象,如一个生命的出生、花开花落等等,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自己身边的生命,并因此形成生命观念。此外,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线上教育,将与教材内容有关的课件分享给学生,由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探究教材知识,完成生物知识学习任务。

例如,进行“光合作用”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将热带雨林中植物生存的景象呈现出来,并对学生问道:为什么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有森林的地方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讨论,并引出“光合作用”这一理念与作用。基础内容教学结束后,引导学生独自思考“若是地球上没有绿色植物,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借此激发学生的生命意识,使学生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促使学生生命观形成。

结语

总而言之,在生物教学中,通过教材内容、多元化教学方法及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应用,渗透生命观念,使学生在生物知识学习中意识到生命的伟大,并形成生命意识。生物教学中,加强对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将生命观念渗透在各个教育领域,促使学生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桑虎.浅析高中生物核心素养中生命观念养成[J].中学课程资源,2019(12):58-59.

[2]沙美群.基于生命观念形成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以“植物的开花和结果”为例[J].中学生物学,2019,35(12):66-67.

[3]尹利军,张瑜.基于培养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生物课堂教学探究──以“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为例[J].中学生物学,2019,35(06):17-20.

猜你喜欢
生物课程生命观念渗透
基于发展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创新实验室建设
对比中美高中生物教材,初探生命观念
在生物学教学中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探讨
浅析表观遗传学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
构建育人模式转型下的生物课程体系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浅谈生物课程备课艺术
多样化的生物课程评价方式初探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