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方程教学中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研究

2020-10-14 21:34李晓玲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17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李晓玲

摘要:方程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贯穿了数学学习的始终,也是学生数学学习情况的整体体现。对此,教师要进一步提高对方程问题的重视程度。结合目前教学中的常见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方程解决能力。对此,本文也将从多个角度出发,分析具体的可行性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方程教学;教学策略

引言

从目前小学数学方程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单一、学生课前与课后利用效率低下、缺少对重点问题与难点问题的关注以及学生方程学习情况分化严重等方面。因此,本文针对问题,探讨小学数学方程教学中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1]

一、通过微课,实现课前、课上与课后的结合,开展系统化教学

一般情况下认为,有效的教学该是课前预习、课上学习与课后复习的有效结合。但是,从过往的教学观察来看,教师虽然能够对学生的课上学习进行把控,却无法对学生的课前与课后进行干预。这些也是学生产生学习分化的主要原因。同时,从数学学科的特性来看,更多是一门集复杂性、抽象性于逻辑性于一身的学科。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难免会感到困惑,呈现出理解效率低下的窘境。同时,方程本身也是数学内容里比较复杂的一个部分,仅凭借课上学习也很难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对此,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方程教学,一定要利用好学生的课后时间。通过微课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课后学习进行系统化的干预。[2]

例如,在正式进行一节新的方程内容学习前,笔者会通过微课来制作预习视频。其中内容,主要是以建立方程体系为主。将本节课的知识与此前知识进行管理,并做好下节课知识的预告。同时,针对本节课的内容,向学生展示主要的学习方向以及知识的重点与难点。那么,通过这样一种预习方式,可以发现等到上课时,不再是教师的覆盖式讲解。而是针对学生的问题来进行答疑解惑,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课堂的利用效率。预习是方程教学中,必须要有的一个环节,也是面对其他难点学习时必须要有的一个环节。但是,从过往的教学展开来看,也都强调预习,只是并为能达到理想效果。这主要是因为此前的预习缺少系统化的干预,学生虽然进行了预习,却不知道预习的方向和重点,自然无法提高质量。而微课模式下的预习,是在有了教师干预的前提下展开的,学生的预习效率自然更好。

二、针对小学数学教学难点与重点,制作方程知识信息库,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前文中曾谈到在面对小学数学方程学习时,仅仅凭借课上教学是不够的,还要结合好学生的课后自主学习。并且从多年的教学工作展开来看,学生群体也大都容易在方程学习时出现困惑情绪与畏难情绪。同时,与这些情绪产生所对应的问题,往往也是方程中的重点与难点。因此,教师尤其要做好方程重点问题与难点问题的针对性工作,对其进行统一攻克。

例如,在笔者的教学工作中,经常会与其他数学老师进行沟通。通过交流来总结自身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并对其进行记录。那么,过程中也可以发现,多名教师总结出来的问题是非常集中的。对此,笔者也针对这一类问题进行解决方法的探讨。分析了新老教师方法的可行性,将其在筛选后统一整合,制定了小学数学方程教学知识库。并通过互联网平台,如微信、QQ等手机软件分享给学生。那么,知识信息库中也同时配备了视频讲解与文字讲解,能够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不同困惑提供更适宜的解决方法。此外,知识信息库的优势还在于,它不是针对某一个班级的学生而展开的。而是针对所有学生所能提供的教学资源。并且这一资源还能够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发挥出作用,实现学生群体覆盖率的极大提高。

三、设置递进教学目标,强化教学基础,开展分层教学

从过往的教学观察来看,方程教学很容易在数学学科内部产生分化。学生数学知识掌握的好坏,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方程学习的好坏上。对此,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方程能力,笔者认为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做好分层教学工作。[3]

例如,在方程教学中,笔者将所涉及的方程内容进行了统一的整合,制作了方程的学习体系。将所学方程知识以树状图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那么,通过这样一个树状图,学生首先可以掌握方程知识的脉络,在自己的脑海中构建方程体系。同时,与知识体系相对应,笔者还配备了例题。其中例题安排主要按照由简到难的顺序来制定。学生根据自身水平进行解答。那么,从学生的停留位置便可以了解学生的方程掌握情况。对此,针对不同学生的停留问题,设置更多的对应性例题。期间,也可以发现,学生群体的停留位置是具有相似性的。那么,这里分层教学展开,便可以根据学生停留位置的统计来设置分级。既基础性内容一、基础性内容二、进阶性内容一、进阶性内容二,以此类推。分别给予不同情况的学生不同的方法,从而实现班级学生的整体提高。此外,相对于传统的分层教学来看,这样一种模式下的分层教学也更容易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传统的分层教学,大都在强调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虽然我们并不否认基础知识教学的意义,但要是一味地在课堂上讲解基础知识,必然会对学习较好的学生产生影响。从而限制了学习好的学生的继续进步。同时,盲目的基础知识教学也会缺少针对性,无法让教师更详细地掌握每一个学生的真实情况。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方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通过微课,实现课前、课上与课后的结合,开展系统化教学、针对小学数学教学难点与重点,制作方程知识信息库,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以及设置递进教学目标,强化教学基础,开展分层教学等一系列方法来达到目的。意在从多个角度出发,针对目前小学数学方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问题成因,找寻解决方法。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方案策略。从而不断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实现学生的整体进步。

参考文献

[1]赵婧.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反思——以列方程解決行程问题为例[J].中华少年,2017:163.

[2]任擎宇.对小学数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的探讨[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8,000(012):52-53.

[3]郑丽娟.基于小学高年级列方程解决数学问题的措施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000(007):1-1.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