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的措施

2020-10-14 21:34上官飞燕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17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小学

摘要:课程评价是加强课程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课堂教学流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于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来说,合理有效的课程评价可以有效的帮助儿童提升其品德与生活能力,让爱的评价为儿童的学习与生活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引导激励学生更好的成长与发展。基于此背景下,本文针对小学道德与课程评价的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措施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的内涵

课程评价是课程开展及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是评估教学质量与教学成果不容忽视的一种方式,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程评价来说,其是促进儿童发展的一个关键激励方式,其评价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个性特点来起到不同的激励与引导作用,其不仅仅能够促进教学进度,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还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养成个良好的行为习惯于思想品德,为学生健康快乐的学习生活保驾护航。当前,大部分小学对于课程评价不够重视,其普遍存在一些口头表示“你真棒”,或在进行期末评价时给全班同学共同的“优”的状况,因此必须加强小学教师对于课程评价的认识[1]

二、小学道与法治课程评价的有效策略与要点

1.评价目标清晰化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曾经指出:“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的目标主要是为了激励每一个儿童的发展,促进每个儿童的品德与生活能力提升”。因此,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学生角度出发,立足于其的长远发展来进行相应的课程评价。而评价目标清晰化则要求教师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与学生的个体特点和发展需求来进行有的放矢的课程评价,以鼓励为主要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生活与学习的不断进步。

举例来说,在“吃饭有讲究”这一主题内容中,可以将课堂内容与评价分为多个模块:其一,对全体学生进行日常习惯的调查与了解。比如,提出相关的问题:你饭前洗手的方式是怎么样的?你爱吃什么食物,不爱吃什么食物?你是否挑食?你认为哪些食物是不健康的呢?其二,让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生活习惯来进行一个自我检测,使其根据完成习惯自评表,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习惯来在相应的各自内粘贴小笑脸,再由教师进行观察统计和引导,对其作出鼓励:“小朋友们都很棒,很多同学都不挑食,其余同学虽然有些有挑食习惯,但是也能够勇敢的诚实的给自己做评价,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都能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一来,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思考,并在进行一定的自省,从而促进其对于相关习惯的调整与转变。其三,让同学之间互相观察其他人的评价内容,以此来交流讨论,谁做的更好,谁做的是不对的又不对在什么地方,以此让学生对于正确的生活习惯印象更加深刻,并作出相应的小计划来安排自己今后的生活过程。其四,家校合作,教师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监督学生在家中的习惯表现,并适时作出鼓励评价,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的成长。

2.评价内容生活化

让课程评价内容生活化,并使之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多种形式,如家访、调查问卷等方式来进行课程评价。这就要求教师要细致观察并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与习惯,并将课程中的主题活动融入到生活情境中去,在此基础上,讓学生在处在一个轻松自然地课程评价环境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慢慢的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调整以及自我监督,以此来获得客观真实的评价结果。合理科学的实现不无生活的品德教学目标观念,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成长,在成长中发展。

例如,根据“我是班级值日生”主题活动为背景,教师利用学生不在教室的时段将教室布置成需要打扫的状态,可以将桌椅摆放的不整齐,并将一些纸屑等垃圾放置到教室的地面,然后等到上课时观察学生进入教室之后的全部反应。一部分同学默默的走进教室里开始帮忙打扫收拾,一部分学生开始吐槽指责,信誓旦旦的要抓到捣乱的人,也有一部分被突发情况惊讶的不知所措,找到老师寻求帮助。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的做出鼓励评价引导,比如“某某同学整理的真认真”,然后很多同学都会在这样的评价下行动起来,将教室恢复如初,在此之后,可以展开相关的讨论活动,让学生自发建立一个值日生评价表,并按照相关的值日安排让同学们之间互相进行评比,再把集体形成一个良性竞争的状态, 从而有效的改善学生的生活习惯[2]

3.评价方式儿童化

1.善用成长记录袋

成长记录袋对于小学生来说有着较高的吸引力,其是一种长期持续的并且可以随时根据日常行为来进行更改的一个连续评价方式。学生可以自行建立一个成长记录袋,将自身的日常学习及生活习惯等作出目标,并根据自己的目标来进行努力。一段时间后可以由同学、家长或者是老师等来根据其为了实现目标而做出了一系列努力成果、进步程度以及努力程度等等来做出相应的评价,以此来凸显学生的发展个性,使其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习惯的调整。

2.巧用争星评价

教师可以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来制定评价星卡,并且制定规范公平的星卡获得规则,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努力遵循争星规范,有秩序更优良的去学习生活。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构建一个奖励体系,定期查看学生的星卡,规定多少数量的星可以获得什么小奖励,以此来激发出学生的热情,让其能够在你赶我超的氛围中努力的学习与生活。

3.注重语言艺术

评价语言也要注意不能千篇一律,被类似“你真棒”的语言所局限。教师要注意在小学生理解能力的基础上不断的加深对其评价语言的层次,并慢慢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习惯于学习方法的指导中去,采用充满童趣与乐趣的语言来激发出学生的积极性,让其感受到鼓励与引导,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3]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是儿童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催化剂,教师要注重这一工作的合理开展,用最合适的方法为学生营造健康有趣、积极向上的生活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的措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9

[2]张莉莉.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业评价体系构建[J].基础教育论坛(下旬刊),2020(04)

[3]陈晓梅.小学低段道德与法治课程多元化评价的研究[J].天津教育,2020(04)

作者简介

上官飞燕(1979.2—)女,汉族,江苏徐州,本科,单位:徐州市青年路小学, 学科:道德与法治,研究方向:小学德育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小学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