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提升小学低年级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路径

2020-10-14 12:16周加忠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17期
关键词:科学实验小学低年级教学

周加忠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对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综合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科学实验是小学生获得感性认知的重要方式。小学科学实验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实践性。强化小学低年级科学实验教学,不仅能够让小学生获得新知识,而且能够掌握一定的实验方法,锻炼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对小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讲述了科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以及特点分析,并重点阐述了提升小学低年级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旨在进一步提升科学实验教学质量,促进小学生智力的开发,有助于小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科学实验;教学;路径

在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重视科学实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由此可见,注重小学低年级科学实验教学逐渐成为小学科学教学的发展趋势。有效的科学实验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小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而且还可以帮助小学生获得对客观世界的感性认知,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对于小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科学实验教学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的重要性

1.自然科学学科主要的研究对象就是学生生活周围的自然事物。[1]由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年纪比较小,对客观世界和自然现象的认知比较浅,只能认识到事物的表象,而不能理解其内在原理和本质。通过科学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揭开自然事物的内在本质,弄懂自然现象的奥秘,让学生对自然事物获得最直接的感知能力,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扩大眼界。

2.科学实验的对象一般都是自然现象和自然事物,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小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揭开客观存在体的奥秘,能够让小学生获得最直接、最生动的知识,强化小学生对生活的认知,从而促进小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科学实验本质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学生必须通过动手实践才能顺利完成科学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总结等良好的实验习惯,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的提升,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此可见,实现小学低年级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具体认知和感性认知,为学生对世界的一般认知和理性认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低年级科学实验的特点分析

1.实验器材简单

由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年龄比较小,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不足,所以,所涉及到的科学实验都比较简单,并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比较贴合,能够吸引学生的操作兴趣。所以,小学低年级的科学实验操作简单,所需的器材也比较简单,比较容易收集和准备。例如树叶、酒精灯等器材,都是小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比如,在进行小水轮的实验时,只需要准备软木塞、塑料袋和金属丝就可以完成。[2]简单的操作和简单的器材可以激发小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升实验效果。

2.实验要求较低

由于小学低年级的年龄较小,知识储备不足,所以实验要求水平层次较低,能够保证大多数的学生顺利完成实验。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具体的指导,确保实验的安全性。教师要注重对实验的设计,提升实验成功率,照顾学生的情绪,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具有趣味性

由于低年级小学生活泼好动,富有好奇心,所以教师在设计科学实验时,实验内容要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贴合,保持一定的趣味性,以便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到实验中去。

三、提升小学低年级科学实验有效性的策略

1.对科学实验进行合理设计

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时候,教师要在遵循基本的实验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知识水平,对实验方案进行合理设计,确保实验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实验形式简单易操作,保障学生能够独立顺利完成。教师可以先把实验过程向学生示范操作,让学生进行模仿,并剔除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确保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例如,在进行《沉和浮》的相关实验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示范,将准备好的实验材料慢慢地放进水槽内,观察哪些是浮在水面上,哪些是沉到水底的。[3]然后做好实验记录和总结。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熟练掌握实验步骤,而且让学生获得了最直观的知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提升实验教学和生活的联系

由于小学生年龄比较小,所以对自身熟悉的事物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因此,教师在进行科学实验教学时,要注重和实际生活的联系,降低实验难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实验信心。强化实验教学和生活的联系,能够增强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科学实验的快乐,从而提升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4]

3.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总结

科学实验教学是最终目的是要让小学生获得最直接的知识,增强对客观世界的感知能力。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梳理实验结论,让学生充分认知到事物的本质,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的过程,是小学生锻炼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

结语

综上所述,科学实验教学对小学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对小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小学低年级的教师要逐渐转变教学理念,增强对科学实验教学的重视,采取有效策略进一步促进科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开发小学生的智力和思维能力,促进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參考文献

[1]谢晶晶.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J].江西教育,2020(18):87.

[2]高志勇.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实验创新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5):269.

[3]公成.浅析小学低年级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学周刊,2020(13):19-20.

[4]谢平,杨世众.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20(03):189.

猜你喜欢
科学实验小学低年级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我国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小小科学实验
为革命搞科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