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早读课高效利用实践研究

2020-10-14 12:16张丽红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17期
关键词:早读个体差异语文能力

张丽红

摘要:本次研究根据高中生心理生理发展特点和教学实际,探究语文早读课在早读目标、形式、行为主体上存在的不足,为形成并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语文早读课模式提供思路和依据;探讨了高中语文早读应该以何种方式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并自觉加强对早读课的有效控制;根据早读课的特点和朗读背诵内容材料的特点,对早读课的评价模式进行研究,并形成较为可行的操作模式,将高中语文早读课形成系统并与高考紧密结合。

关键词:早读;高效利用;语文能力;个体差异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接受情感熏陶。”

除了课堂,对高中生来说,要学好语文,语文早读时间可能就是唯一可以帮助学生实现“整体感知”“培养语感”“接受情感熏陶”的一个时间节点了,其重要性不言自明。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早读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介于这种现状,我们就早读课的高效利用展开了一系列调查活动、实践研究,力图发现原因,找出方法,找到一条可以高效利用早读时间并行之有效的方法以指导以后的教学工作。[1]

一、我校早读的现状:

我校语文早读的时间每周只有三次,各40分钟,时间短,早读的质量不能保证,学生重理轻文,语文学习的意识极其淡漠,语文整体成绩偏低,听说读写能力整体较差。[2]

二、早读课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经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谈话,包括长期的早读观察以及同同科教師的沟通交流,发现了一些问题:

1.早读形式各异,没有形成模式,不利坚持监督。大部分学生以自由诵读、默读为主,很少大声朗读。且大都把背诵课本内容,完成老师检查当作终极目标。

2.早读内容单一、范围狭窄,不利于语文素养的提高。特别是高一,学生很少朗读课外内容,大都只在课本上重复,

3.早读时间安排不够科学合理有效,不能成为课堂的有力支撑。许多学生一个学期就是反复诵读那几篇规定必须要背诵的古文,课外涉猎太少,知识面狭窄,理解能力较差,没有形成良性循环。

三、原因分析:

造成学生早读课不能高效利用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是我的一些认识:

第一、高中生的生理和心理成长变化使然。高中生已经有了强烈的自主意识,他们追求独立、渴望自由,已经不愿意再像初中生、小学生那样大声齐读课文,而愿意自由安排时间。 所以自由诵读,默读就成为主要形式。

第二,高中生还没有养成自学的良好习惯。学生在学习上缺少自主性、自觉性,且大都没有制定明确合理的阅读提高计划,早读课一旦给了他们自主,他们中的大多数学生反而可能无所适从。

第三、长期的应试教育,重理轻文的传统观念也造成了学生读书的功利性。必考的篇章才有可能去读去背,而忽略了语文的功能性,缺乏大语文意识。

第四、语文教师早读教育意识的缺失。重课堂轻早读,重布置轻方法。大多语文老师容易忽略早读的时间、内容、形式、目标和效果。

四、实践研究: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高中语文早读课要适应高中生的特点,高中教学的实际,对于语文老师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需积极探索和实践。

针对以上问题,本课题在借鉴其他传统早读课优良做法的基础上,根据高中生心理生理发展特点和教学实际,基本确定了早读的时间、形式:

早读的时间为四十分钟.早读的形式为先齐读,而后散读(自由朗读),最后检测。

一、齐读,齐读时间控制在十分钟以内。早读课刚开始,学生大多精神不振,声音洪亮、富于节奏、大造声势的齐读能快速地让学生亢奋起来,有利于营造读书氛围。

二、散读,也叫自由朗读。是早读选用的最主要的形式,时间不少于二十分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进行落实,充分尊重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需要说明的是, 无论是齐读还是散读,读前必须明确目标,制定计划 。

在早读任务布置上,可由科代表写在黑板上,最好分条陈列,让学生有章可循。

早读任务一般为两种:1、硬性规定,人人都要落实,2、自由选择,供学有余力的学生提高。

在早读内容安排上,教师要统筹安排。结合本校本班学生实际,引导学生,整合高中语文知识体系。[3]

在诵读方法上,教师要给出指导,同时要加强过程调控。让学生掌握朗读的基本方法,激发朗读的兴趣,使学生不知不觉爱上早读。

在早读管理上,教师要尽可能巡回走动,管控课堂。

三、早读检测,时间控制在十分钟以内。以此反馈早读的效果。检测的内容一定要围绕早读内容展开,以适量的客观选择题、文字表述题为宜,可以是字音字形成语病句的判断,也可以是名句名篇的背诵默写,还可以是文学常识、语言综合表达应用,甚至可以是一两句文言翻译、文学作品的写作技巧。内容要丰富,设计要有针对性,检测形式要灵活。[4]

总之,科学布置早读任务,合理划分早读时段,充分利用单位时间,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早读的效率。

时代在发展,学生在变化,我们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必须紧跟时代,结合实际,所以我们要更新观念,勇于创新,使早读课真正成为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人文素养的主阵地。

参考文献

[1]杨新洪.漫谈高中语文早读课[J].中国校外教育,2019(26).

[2]何官明.提高高中语文早读课效率的有效途径[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8).

[3]王英.多彩的高中语文早读课[J].青海教育,2016(06).

[4]凌艳青.读出效率——论高中语文早读课的优化改进[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02).

猜你喜欢
早读个体差异语文能力
浅议如何提高英语早读的学习效率
浅议提升高中英语早读课成效性措施
不因人文失语言 要因语言悟人文
浅论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应用型本科人才语文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对高中英语早读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高中生二语(L2)习得的性别个体差异
如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体育教学
早读,让高效从清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