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竞赛对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探索

2020-10-14 12:16郭立欣辛芮霞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17期
关键词:技能竞赛高职教学改革

郭立欣 辛芮霞

摘要: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职业技能竞赛不仅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也推动着教师教学水平、课堂教学、校企合作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职业技能竞赛的意义及对高职教育的影响。

关键词:技能竞赛;高职;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教学主要目标是为企业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因此求学生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我国教育部2008年发文《关于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通知》以来,受到全国各地职业院校的重视,踊跃参加。技能竞赛具有展示、评价、激励、导向和宣传等多种功能,在培养出大国工匠、技术能力、促进企业生产者技能水平和产品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精心组织、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以国家、行业竞赛标准与教学过程内容、方法相融合,把企业生产过程和教学过程相对接,紧密校企合作,能使职业院校办出特色,对提升教学质量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普通教育看高考,职业教育看竞赛”,由此可见,职业技能竞赛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地位。[1]

一、有助于促进校企合作,助推学校办出特色

高职院校办学特色要体现在行业性、地方性、技能性,学生毕业后主要就业方向是为相关行业企业服务,但由于在校期间所学知识跟企业所需求的有差异,导致学生毕业后需要去企业再学习与企业相关的专业技能,不仅浪费时间精力,同时也是对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2]

在高职技能竞赛中,许多设备、工艺流程及程序的设计,都有相关企业方参与,将企业所需要的管理方式、技术手段融入职业技能竞赛中去,我校选手在准备“2019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比赛”中,得到了广州铁路集团公司长沙电务段高级技师的指导,将企业生产过程与竞赛标准融合,在人才培养系统中充分发挥作用,增强了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从而促进了校企合作。[3]

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就业能力

高职教育的特点是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但在平时的学习中,由于实训场地受限,教师教学任务重等原因,学生实际操作机会有限,很多学生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他们想掌握的东西。因此技能竞赛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个动力、目标,同时也是展现知识水平,锻炼动手能力,证明自己的一个平台。学生通过职业技能竞赛,获得技能竞赛荣誉证书,在企业招聘时,可从从众多竞聘者当中脱颖而出,增加就业成功的机会,拓展就业面。以2019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比赛为例,从比赛最初的校园选拔开始,到淘汰等一系列过程中,学生积极踊跃报名,学习热情高涨,日以继夜准备,最终获得全国二等奖的好成绩,舞了全体参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通过该赛项,也让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专业的学生学会了PLC编程,对于今后就业来说,不仅可以从事轨道交通类工作,对于数控、编程类工作也能胜任。通过技能竞赛,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也拓宽了自己今后的就业面,提高了社会就业竞争力。

三、促进教师自身能力素质提升

职业技能竞赛不仅是对学生能力的一次综合能力的检测,同时也是对教师自身水平的考验。指导老师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竞赛的名次。指导技能竞赛的要求远超课堂教学的范围,很多时候竞赛项目在专业范围之外,因此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强大的学习能力,而且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学习研究比赛项目,熟悉比赛规程和标准,并且还需要主动接近企业,熟悉生产岗位,把生产过程的标准融入教学和实训中。备赛是一个漫长且枯燥的过程,教师还需要对选手的技术状态、心理状态及时掌握,并给予适当的调整策略。因此学生的技能竞赛,不仅提高的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反过来也是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

四、促进教学改革不深入与创新

高职院校职业竞赛是以行业企业的标准进行设计,比赛内容重点突出专业的技术特点,牵扯到的知识面广,甚至有些比赛项目中加入了其他专业的内容,不僅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素质,也是对该专业课程设定及教学的一种考验。因此,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竞赛标准为向导来调整教学标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技能训练方法,对于比赛涉及的内容,着重讲授,将比赛的内容与课程有机结合,将行业标准渗透于平常的课堂中,同时,专业课程的设定可以根据职业技能竞赛的内容进行适当增减。同样以2019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比赛为例。在该比赛项目中涉及PLC程序的设计,但作为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专业来说,并未开设该课程,学生之前没基础,训练过程中感到吃力,作为后续专业课设定,可考虑将课程列入为选修课。在该赛项中,要求学生焊配线的速度快,质量高,在实训课程中,可以增加焊配线的训练时间,使学生的焊接技术达到又快又好,为今后的比赛做好准备。

职业技能竞赛是职业院校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强有力的手段和助推器,是培养选拔优秀高级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对广大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激励作用,也是造就“双师型”教师的有力措施,同时有利于校企之间展开全面合作。对职业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4]

参考文献

[1]周美容.职业技能竞赛对高职教学改革的意义[J],鄂州大学学报,2014,21(8):75-76

[2]向辉.以职业技能竞赛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产学研理论与实践,2019,27(24):67

[3]沈晓玲,刘富财.校企合作创新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机制探索[J],创新创业与实践,2019,8(16):172-174

[4]唐还尧,梁英豪等.高职院校“双创”人才培养与职业技能竞赛结合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9,(5):255-256

作者简介

郭立欣(1989.12-),男,汉,讲师,籍贯:福建省福州市,毕业于湖南工业大学,单位: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

猜你喜欢
技能竞赛高职教学改革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融通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