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会计电算化人才能力与素质调查研究

2020-10-14 14:46王诗璇周蕾顾炜戴华江易爱军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17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

王诗璇 周蕾 顾炜 戴华江 易爱军

摘要: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了“互联网+”下会计电算化人才的能力与素质,在“互联网+”下会计电算化人才能力应分为基础能力和延伸(拓展)能力,基础能力主要包括“会计核算”“使用会计软件”和“计算机操作”等,延伸(拓展)能力主要包括“互联网思维”“企业战略管理能力”“企业资金运营能力”和“个人素质”等。

关键词:互联网+;会计电算化人才;能力与素质

“互联网+”给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在社会经济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和效率,进而也促进了企业整体经营的管理水平。“互联网+”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能力与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但面对“互联网+”对会计领域的影响,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整体不高(周星煜、余英,2016)。 [1]“互联网+”下,会计电算化人才应具备哪些能力与素质呢?陈富强(2016)认为,“互联网+”下,会计电算化人才必须具备基本的会计能力,包括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等等能力,还要掌握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2]焦萌(2016)认为还应具备网络安全知识 [3]。沈永丽(2016)认为在“互联网+”下,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重视对人才拓展能力的培养,如企业战略管理思维能力、提取关键信息能力的养成[4]。高竹悦(2016)认为,企业现在需要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必须具有企业思维,这里包括管理思维,资金运营能力等等[5]

为了更好地研究“互联网+”下会计电算化人才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本课题组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问卷的发放形式是:对企业主要以发放纸质问卷面对面调查为主,对学校财会教师通过微信、QQ方式进行问卷填写为主。本次调查共填写了100份纸质问卷,收回89份,其中有效问卷86份,网络填写的有效问卷共92份,两种调查形式收回的有效问卷共计178份。

一、调查问卷设计

1.调查对象的设计

本课题将本次问卷的调查对象只局限于企业管理人员、企业财务人员、高校财会教师三大主体。企业管理人员代表了用人单位,是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需求者与管理者,他们应该很清楚需要具备哪些能力与素质的会计电算化人才。企业财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执行者,他们从各自实际工作中对会计电算化人才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应该有很好的体会与理解。高校财会教师是会计电算人才的培养者,他们应该明白会计电算化人才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人才。

2.“互联网+”对会计电算化的影响调查设计

本课题组主要从如下六个方面来调查被调查者对“互联网+”对会计电算化影响的认识:转变会计信息处理方式、转变会计信息反应时间、转变会计信息功能、提高个人能力与素质、促进企业发展、其他。其实本课题组设计本问题的根本目的是了解“互联网+”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能力与素质是否有影响。

3.“互联网+”下会计电算化人才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调查设计

本课题通过前期的理论调研和初步的调查,初步认为“互联网+”下会计电算化人才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应分为基础能力与延伸(拓展)能力,初步认为作为会计电算化人才需要具备的基础能力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熟练使用会计电算化软件、做好会计核算工作、掌握简单的计算机操作方法;延伸(拓展)能力包含以下四个方面:互联网思维、企业战略管理、企业资金运营和个人综合素质。但会计电算化人才的用人单位、实际工作者及培养者他们是怎么认为的呢?为此,本课题组共设计了三个问题,首先调查会计电算化人才能力架构是否分层,然后调查会计电算化人才应具备的基础能力与素质包括哪些和会计电算化人才需要具备的延伸(拓展)能力与素质有哪些。

二、被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被调查对象超过半数是高校财会教师,企业管理人员和企业财务人员成对半分布。被调查对象情况如表1所示。

被调查对象中超过一半的人对会计电算化软件基本了解,超过30%的人对其非常了解,基本不了解和完全不了解的共计25人,均为企业管理人员,占比14.1%,如表2所示。本课题组认为,只有为了使调查结论更具科学性,后续问题统计分析时剔除了对会计电算化软件基本不了解和完全不了解的25人,总样本量为153人。

三、“互联网+”对会计电算化的影响调查统计分析

本课题组主要从“转变会计信息处理方式”等六个方面来调查被调查者对“互联网+”对会计电算化影响的认识,调查统计分析如表3所示。

调查显示,所有的企业财务人员和高校财会教师和超过60%的企业管理人员认为“互联网+”对会计信息处理方式会产生影响;对于“互联网+”影响了会计反应的时间,所有的企业财务人员和近全部的企业管理人员和高校财会教师都表示认同;对于“互联网+”转变了会计信息的功能,只有近10%的人认为没有变化;而对于“互联网+”下会计电算化人员要提高个人的能力与素质,100%的人都表示认可,同时大部分也都认为“互联网+”能促进企业的发展。综上所述,“互联网+”对转变会计信息处理方式,转变会计信息反应时间,转变会计信息功能,提高个人素质与能力,促进企业发展等方面有重大影响。

四、“互联网+”下会计电算化人才能力架构调查统计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98%的被调查者都表示在“互联网+”下会计电算化人才能力架构应分层,可以看出“互联网+”对电算化人才的能力与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过去的仅具备基础能力即可到现在需要具备各种延伸(拓展)能力,复合型人才更满足于企业的长效发展,所以复合型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刻不容缓。

五、“互联网+”下会计电算化人才应具备的基础能力调查统计分析

如表5所示,调查结果表明,“互联网+”下会计电算化人才应具备的基础能力方面,100%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会计核算”和“使用会计软件”这两项能力素质要求,近100%的被调查者选择了“计算机操作”,有约50%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企业资金运营”,其他选项均低于50%。由此看出,“互联网+”下,“会计核算”“使用会计软件”和“计算机操作”这三项是會计电算化人才必需具备地基本能力。

六、“互联网+”下会计电算化人才应具备的延伸(拓展)能力调查统计分析

调查问卷统计显示,对于“互联网+”下会计电算化人才应具备的延伸(拓展)能力,被调查者中没有人选择“会计核算”和“使用会计软件”这两个选项,另外,仅有17%的被调查者选择“计算机操作”,其他的选项均超过60%的人选择。特别是高达90%多被调查者认为“互联网+”下会计电算化人才应具备“互联网思维”和“个人综合素质”两项延伸(拓展)能力。由此可以看出,“互联网思维”“企业战略管理能力”、“企业资金运营能力”和“个人素质”这四项是“互联网+”下会计电算化人才需要具备的延伸(拓展)能力。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下会计电算化人才能力架构应分为基础能力和延伸(拓展)能力,基础能力主要包括“会计核算”“使用会计软件”和“计算机操作”,而“互联网思维”“企业战略管理能力”“企业资金运营能力”和“个人素质”这四项是“互联网+”下会计电算化人才需要具备的延伸(拓展)能力。这就要求在今后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中要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周星煜.新时期“互联网+”对会计领域的影响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6(11):322-323

[2]陈富强.互联网时代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6(17):271.

[3]焦萌.“互联网+”对现代会计发展的影响研究——以财务会计领域的创新实践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6(01):225.

[4]沈永丽.“互联网+”时代下财务人员的定位[J].财经界(学术版),2016(12):182+304.

[5]高竹悦.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商业经济,2016(11):128-130.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