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探索

2020-10-14 07:47程德利
青年生活 2020年31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新时期途径

程德利

摘要:初中学生正值青春期,思想观念正处于初步形成的阶段,心理较为敏感,且对事物极容易产生过激行为,所以,在这一阶段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尤为重要。在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后,教育的新时期悄然而至,人们的意识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渗透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基于此,本文将针对于这一课题展开研究。

关键词: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途径

德育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是指以学生为中心,对整体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日常行为的教育。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渗透德育教育,一方面,能够对班级的管理体系进行加固,使学生在班级生活中更具规律性与自觉性,减轻班主任的工作压力,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与质量。另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分辨对错的能力,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构成,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使学生能够学会约束自身的行为。由此可见,对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进行探索是十分必要的,具体策略综述如下。

1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现状

1.1功利化教育

受经济社会的影响,部分班主任的功利化教育思想愈发严重,教育活动的目的出现了本末倒置的情况,逐漸的偏向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校的升学率等,忽视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想观念与道德品质,致使学生受负面教育环境的影响,人身观、价值观、时间观出现便宜,对事物的认知逐渐的走向极端化,为学生今后适应社会发展融入社会生活埋下巨大的隐患。

1.2忽视学生主体性

不同学生的思维逻辑、知识储备、性格特点、对事物的看法等都具有一定的差异,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应秉持着德育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主导位置,对不同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引导,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但就目前初中班主任德育的工作情况来看,仍存在传统教育模式的遗留问题,部分班主任在开展管理工作时仍习惯性的将自己作为主导者,将学生处于被动位置,导致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不到良好的发展空间,各项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逐渐的呆板化,对班主任产生多度的依赖心理,逐渐的丧失灵活思考的能力,面对问题缺乏主动性,与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意义背道而驰。

1.3德育目标假大空

部分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对教育目标的设计存在假大空的情况,首先,班主任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并没有全民的了解,导致班主任在围绕预期目标开展德育工作时发现与实际情况相差悬殊,无法有效落实。其次,班主任对德育工作的目标设置过于理想化,与现实情况完全背离,致使德育工作的开展受到严重的阻碍。

2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2.1了解学生心理,强化情感教育

先要有效的落实德育教育工作,班主任首先要对学生的了解学生心理,时常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努力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拉近师生间的关系,使学生能够逐步的对班主任产生亲近感与信任感,进而在较为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向班主任分享自己的日常成活与兴趣爱好,使班主任能够及时的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正面的引导与纠正,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此外,由于班主任一般还需兼职学科班主任,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班主任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兴趣爱好设计趣味环节,例如:带领学生开展知识竞答的游戏,并在问题中融入德育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增强课堂中师生互动频率,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强化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进而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

2.2树立学生榜样,顺利推进德育教育

班干部对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往往起到推进性的作用,通过设立班干部,树立学生们学习的榜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拥有学习的目标,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可以给予学生锻炼自我的机会,使其能够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进而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带来良性的影响。例如:班主任可以通过民主选拔的方式,使选拔具有公平性与公正性,提高学生的民主意识,进而德育教育的顺利推进。

2.3强化班主任魅力,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班主任在学生的成长中往往作为指引者出现,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因此,班主任应积极的提高自身的素养,强化班主任魅力,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班主任的行为举止,学会遵纪守法、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等优秀品质,进而达成对学生德育素养的培养目的。

2.4建设校园文化,发挥隐形教育作用

校园文化是对学生德育素养的重要培养途径,能够发挥隐形教育作用,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身观、世界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与创造力,约束学生的日常行为。例如:可以通过合理的布局,在操场、走廊、教室等场地投放名言金句、校规校训等,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丰富学生的见识,拓宽学生的视野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

2.3积极开展家庭教育,强化德育效果

家庭是除了学校以外对学生的主要教育场所,对学生的行为、思想等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应于家长时常保持联系,时常与家长沟通学生在学校学习与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并给予家长合理的建议,使家长能够采用合理的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进而达成强化德育效果的目的。

结语:

通过上述可知,加强班主任德育工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可避免不必要的意外发生,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今后适应社会发展融入社会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玲.教学方法的基本问题与创造性的教学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4(01):675.

[2]王仁元.先声夺人 渐入佳境——教学导语设计艺术探讨[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02):9.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新时期途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