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的手机“管”“不管”

2020-10-14 15:12杨林
青年生活 2020年31期
关键词:中职学生管理措施

杨林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对于大家的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离不开它。针对这一问题,文本分析了当前中职学生的手机问题,得出为什么要管,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职学生;手机问题;管理措施

当今社会有一个新的名词叫“手机控”,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是“被手机控制的人”称之为“手机控”,另外在网上不止一度蔓延着“卖肾”的段子,这些都是发生在手机上的一些报道。做为中专部的一名教师,每天接触中专生这一个广大“手机控”群体,感触良多。做为未成年的他们,不仅是年龄上,还是心智上,更多的是自控能力上不健全和不足,中专生的手机问题一度成为一个老大难的疑难问题困惑着我们。今天就这个问题,在这里跟大家做一个交流,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管”还是“不管”

对于手机,第一个问提,我想应该就是“管”还是“不管”的问题了。那我们应该是“管”还是“不管”呢?

科技的发展,小小的手机功能越来越多,手机游戏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在和学生的聊天中,99%的学生都会在手机上玩手机游戏。而且50%以上的学生都有在上课时间玩过手机游戏,60%的学生在晚上11点之后才放下游戏进入睡眠,20%的学生甚至玩到凌晨2点左右。严重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长时间的盯着手机屏幕,没有近视的慢慢近视,已经近视的更加近视。再加上没有休息好,上课精力不充沛,或者干脆无心上课,心神都放在了手机游戏里,另一种形式的网瘾进而产生,中专学生的年龄正是学习和身体生长的黄金时期,自制力和分辨能力的不足,影响更加巨大,一些学生甚至因为手机问题,和老师的矛盾也是越来越大,抵触、叛逆,更有甚者还自我放弃,产生自暴自弃和自杀的情况。

除了手机游戏,因为现在软件的发达,通讯技术和联系方法也是日益增多。除了可以打电话,发短信,QQ、微信、陌陌等社交软件也是使用频繁。象QQ的“附近的人”、微信的“摇一摇”等软件功能,可以瞬间让不认识的人认识,不熟悉的人熟悉,从而也引发的一系列新的问题。对于中专生而言,学校是单纯的,学生的生活也是单纯的,社会是具有吸引力的,但是因为他们的分辨能力不足,自制力不够等因素,社会和社会上的一些人对于他们而言,有太多的安全隐患。

另外,手机的信息搜索功能和消息浏览功能强大,电脑上能完成的操作,现在一部小小的手机基本上也能完成,可以上网冲浪、看电影、购物,甚至可以贷款,手机都能完成,并且因为一些不良商人的无良,充斥了太多的不良信息、淫秽信息、和诈骗陷阱。网吧门外有帖着,未成年人禁止入内,那手机对未成年人是不是也意味着要进行管理。答案我想应该是肯定的,“管”“不管”的问题我想应该有了一个共识。那就是“管”。

二、怎么管

“管”,我想应该已经达成共识,那么下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怎么管”。中专部从2013年开始尝试对学生进行手机管理,一路走来,很多的曲折和故事。学生也从思想抵制,到手机上的“小动作”,比如使用备用机等,再到现在慢慢的适用,都自觉上交手机配合管理,我个人总结如下:

(一)思想上认同

首先是让学生思想上认同。想让学生从思想上认同,那就要和他们达成共识,通过教育和引导,慢慢的让他们知道,手机管理的必要性和正确性。从中专部一年级学生入校开始,就开始告知学生,中专部有手机管理的制度,在二年级学生干部和一年级的接触中,不停的灌输中专部的手机管理制度,从思想上对新生进行影响。第一次班级的主题班会就是《如何正确的使用手机》,通过班会的形式,让学生知道应该怎么样正确使用手机,也是让学生真正把手机管理和校规校纪联系在一起,让他们知道,原来不正确使用手机,那也是要 “挨处分”,甚至还会影响他在校期间的评优评先,奖助学金评比及进入学生会锻炼等各个方面。从而使学生在心理上慢慢把手机管理变成自己的事情。从环境入手,让他们也慢慢融入环境。

(二)制度上遵从

除了学生在思想上认同的同时,第二步就是制度上规范。根据实际情况,中专部制定了中专部手机管理制度,从制度上把手机管理规范化,做到了有法可依,管理制度把手机管理的方法、步骤和处理意见做了细化,即对学生有了制度约束,也对老师有了操作要求。另外,制度的制定也遵循了一个实事求是的原則,循序渐进,有一点“温水煮青蛙”的感觉,进一步降低了学生的抵触程度。从最初的一上午一收发,慢慢到一天一收发,到现在的一个星期一收发。为了方便家长和老师联系学生,也为了让学生方便联系家长和老师,各班可以保留二部手机,也体现了手机的方便联系的功能。对于违反手机管理制度的学生,也是从谈话,到口头警告,再到纪律处分的步骤,让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对屡教不改的学生能够做到有方法和制度去教育和处理,也让学生不至于违反一次就受到纪律处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出发点。

(三)管理上严格

有了思想认同,有了制度规范,但总是会有一部分学生做不到自觉自律。那么下一步就要在管理上下工夫,严格管理。所谓有法可依,还有执法必严,这个法才有意义。事实证明,学生还是害怕纪律处分,可能谈话和口头警告学生不会太在意,但是到了通报批评,就有一大部分学生开始能够自我管理,自觉遵守。极少数到了警告一级纪律处分之后,也基本上能够克制和被迫接受,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就形成了新的习惯,知道怎么样正确使用手机。

当然手机的问题还没有彻底杜绝,新的问题也在不断的出现,但是好的方面也慢慢体现了出来。上课,低头的现象越来越少,上课没有了手机去分散精力,上课的纪律和效率明显提高;晚上就寝纪律好了很多,基本上都能在11点前入睡,睡眠足了,白天上课睡觉的现象明显减少;集体活动时候,学生整体状态明显好转,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拉进活动中来,也让活动更加有了实际意义;晚上外出,特别是翻墙的现象明显好转,没有了手机联系,外界对学生的干扰明显减少,基本上不再出现外面一个电话或者短信,学生就跟着翻墙外出;吃饭时间,在食堂吃饭的同学越来越多,而不是一个电话直接叫外卖,学生的饮食健康也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寝室的环境卫生有了很大改观。

上述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这里与大家做一个交流,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猜你喜欢
中职学生管理措施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浅谈变电站变电运行的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