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技术治疗普外科急腹症的临床分析

2020-10-20 10:31杨景华
智慧健康 2020年25期
关键词:普外科有效率腹腔镜

杨景华

(东明县中医医院 普外科,山东 菏泽 274500)

0 引言

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持续加快,我国在医疗技术方面也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在科研人员多年的努力之下,很多医学难题都得到了有效解决,尤其是在对外科急诊患者的治疗方面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普外科急腹症具有病情变化快、起病急的特点,在未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的前提下,非常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病情恶化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腹腔镜技术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文章就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具体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接诊的普外科急腹症患者46例为临床观察对象,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本次研究中,观察组23例患者,男性11例,女性12例,患者年龄19~48岁,平均年龄(39.7±2.5)岁,对照组23例患者,男性13例,女性10例,患者年龄18~50岁,平均年龄(39.1±2.4)岁。

1.2 排除标准

在本次研究中排除下述患者:①存在内科疾病患者。②存在精神障碍或是意识障碍患者。③存在严重疾病患者。④年龄>55岁的患者。全部患者均知情于本次研究的各项流程,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同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正式手术之前,医生需提前确定患者的病灶,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手术方案,通过手术的方式消除患者病灶,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技术进行治疗,手术前,先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患者病情,确定治疗方案[1]。治疗前,先调整患者体位,针对存在肺部不适的患者先进行吸氧治疗,减轻患者的不适感,保证患者呼吸通畅后,采用腹腔镜技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在患者的病灶部位进行穿孔操作,在穿孔位置接触各类手术器械取出患者病灶,确实达到患者患者病情的目的。具体来说,自麻醉起效之后,运用气腹针实施腹部穿刺,让腹部能够有效充气,并让压力保持在10~14 mmHg之间,将腹腔镜放置其中,检查患者的腹腔情况,针对急腹症患者来说,需准确性找到其发病的位置,并针对于患者的主要表现特点以及相关症状等实施临床诊治。如患者有腹部手术史,那么就应充分衡量与分析是否会产生粘连的情况,而后谨慎性选择手术操作的部位,通常需做到远离切口位置,最为关键的原则则在于操作期间的安全性,其余的操作还应针对患者的真实状况来加以明确,之后再将手术器械植入其中,切除其器官或是组织,同时也需实施修补操作。治疗结束后,需要对患者的穿孔位置进行消炎处理,在此基础上,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状况,保证治疗的有效性。最终比较上述两种手术方式的成功概率,对腹腔镜治疗急腹症患者的效果实施准确评估。

1.4 临床观察指标

①判断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效果判定分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显效说明患者接受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疼痛感消失,达到出院标准[2]。有效说明患者接受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所减轻,疼痛感减轻,仍需接受下一步治疗。无效说明患者接受治疗后临床症状未消失,部分患者出现疼痛感加重的问题。②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分为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排气时间这四项指标。而后评估两种手术治疗方式的效果。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8.26%,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分析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n(%)

2.2 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情况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排气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情况()

表2 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情况()

3 讨论

急腹症主要指的是腹腔内、脏器与腹膜后组织与盆腔产生了严重的病理改变,进而出现以腹部为主要体征及症状,且伴全身反应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主要类型涵盖急性肠梗阻、急性阑尾炎以及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具备发病急、进展快等诸多特征,若未能及时诊治,不但会加大临床治疗难度,也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在传统的诊治阶段医生所面对的情况往往较为困难,时常难以确定病情,进而也就难以确定是否对患者采取手术措施,和手术切口应如何选择等问题。

在治疗普外科急腹症患者的过程中,以往多采用常规手术的治疗方式,这种治疗方式不仅具有创口大的特点,同时,患者在愈后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相对较高,恢复速度较慢,易加重患者的痛苦[3]。针对这一情况,新型的腹腔镜技术在治疗普外科急腹症的过程中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其不仅有效解决了传统手术方式创口大的问题,手术的安全性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具体来说,该种治疗方式能够根据患者的疾病史、以及体检情况等,及时发现患者的病变位置、以及产生病变的主要原因,而后对患者实施有所针对的临床治疗,以加快患者的疾病恢复速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且,通过运用腹腔镜技术治疗急腹症,也利于控制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排气时间等,使患者能够获得更为妥善的临床治疗,保障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此同时,相比于传统的手术方式,腹腔镜技术具有操作简便的特点,在接受腹腔镜手术的过程中,多数患者都能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治疗,在此基础上,患者的康复质量也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利用细口径腹腔镜,能够使急腹症患者处在局麻的状态下接受诊治,利于抑制病情发展。腹腔镜手术治疗技术主要是运用手术器械和腹腔镜,开展手术治疗工作,在患者的腹腔内置入腹腔镜探头,而后在电视画面中表现出患者的腹腔状态,这样则有助于临床医生观察与研究患者的真实疾病状况,以便开展有所针对的治疗。这种治疗方式所具备的安全性与微创性均较高。并且,在运用腹腔镜手术操作方式的过程中,通常运用全麻措施,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安全性,运用腹腔镜手术方式时,切口的感染率也相对较低,脂肪液化率相对较少,不会产生腹壁切口,同时戳口也相对较小,利于降低腹壁肌肉,血管,神经的受损情况,在术后也基本不会产生腹壁薄弱或是腹壁切口疝气等相关症状,肌肉瘢痕也很小,不会对患者日后的正常运动造成不利影响,也不会由于切断患者的腹壁神经,从而致使患者产生肌肉或是皮肤麻木的情况。

在运用腹腔镜技术时,不会过于扰乱患者腹腔内脏器,能够防止空气中的细菌等刺激到患者腹部脏器,在手术过程中也多以电凝和电切操作为主要措施,可降低出血量。手术结束后,患者器官功能恢复也相对较快,如此则利于防范患者产生术后肠粘连情况。因此说,在开展普外科急腹症治疗工作时,务必要重视应用腹腔镜技术[4-10]。

在本次研究中,将46例普外科急腹症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手术治疗方式加以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腹腔镜技术加以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手术情况,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8.26%,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30%,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有效率整体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排气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说明相比于传统的手术方式,在采用腹腔镜技术对普外科急腹症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对于治疗有效率的提升也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意义,从临床的角度来讲,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综上所述,急腹症患者一旦发病,腹部疼痛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因此,正式手术前医生只能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判断患者的病情,误诊的概率相对较高,加大了后续治疗的难度。而采用腹腔镜技术就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能够提升检测的精度,一方面能够有效提升治疗的精确度,实现治疗有效率的提升,非常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猜你喜欢
普外科有效率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精细化管理在普外科引流管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普外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腹腔镜疝修补与传统开放疝修补的比较
PBL教学方式对普外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3D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在治疗肝脏肿瘤中的应用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围手术期护理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具体运用
很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