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卒中患者家属焦虑因素分析及健康教育对策

2020-10-20 10:31刘洋邓星瑶徐智杨雯雯
智慧健康 2020年25期
关键词:家属情绪疾病

刘洋,邓星瑶,徐智,杨雯雯

(德阳市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四川 德阳 618000 )

0 引言

近些年来,脑卒中发病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研究也表明中国的卒中负担是目前全世界最高的[1]。而对于脑卒中发病后存活的患者中:丧失劳动能力者大于70%,重度残疾者也超过40%。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由于固定思维,医护人员常常关注的是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基本上都疏忽了患者家属的焦虑情绪。事实上,家属作为患者的长期看护者及照顾者,心理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最最常见的心理问题就是焦虑[2,3]。因此为保障脑卒中患者早日康复,我们必需要分析出影响家属产生焦虑情绪的原因,并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本文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家属的焦虑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对策。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9年3月-7月所收治的确诊为脑卒中患者的家属。方便取样98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56例,年龄32-90岁,平均(61.16±11.72)岁。与患者关系:配偶46例,父母8例,子女44例,诊断为脑梗死88例,脑出血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5例,其他脑血管疾病2例。

1.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情况调查,包括家属年龄、性别、与患者关系、患者住院次数、家属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疾病诊断、对本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第二部分为焦虑自评量表(SAS),根据SAS成人量表T分(标准分)来确定焦虑程度。一般来说,分数越高,表示焦虑症状越严重。焦虑总分低于50分者为正常;50-60分者为轻度,61-70分者是中度,70分以上者是重度焦虑,国内常模分数为(33.8±5.9)分。第三部分为家属焦虑相关因素分析,内容包括担心患者有生命危险、脑卒中的相关知识缺乏、医疗费用高、本人生活规律改变、担心患者预后、想知晓治疗方案、环境陌生。第四部分为家属倾向的健康教育方式,包括护士讲解示范、媒体教育、书本教育、自学、他人经验。共发放问卷98份,回收有效答卷98份,有效率100%。

2 结果

2.1 脑卒中患者家属的焦虑水平

脑卒中患者家属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其中重度焦虑63例(64.3%),SAS平均分(72±2.5),其中父母4例,配偶31例,子女28例,中度焦虑25例(25.5%),SAS平均分(65±4.2),其中父母3例,配偶12例,子女10例,轻度焦虑10例(10.2%),SAS平均分(54±3.1),其中父母1例,配偶3例,子女6例。与国内常模(33.8±5.9)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见表1。

2.2 焦虑相关因素调查表

引起家属焦虑最主要的原因是担心患者有生命危险(100%),其次为担心患者预后(瘫痪、失语、大小便失禁等)(90%)及脑卒中的相关知识缺乏(87%),担心医疗费用高(76%)也是家属产生焦虑情绪的主要因素,部分家属对想知晓治疗方案(38%)以及本人生活规律改变(40%)表示焦虑,少部分家属对环境陌生焦虑,见表2。

表1 脑卒中患者家属的焦虑水平

表2 焦虑相关因素调查表

2.3 家属倾向于的健康教育方式

护士亲自讲解示范是家属最喜欢的健康教育方式,其次为媒体教育、自学和借鉴他人的经验,最后为书本教育。说明护士与家属面对面沟通,能及时解答家属的疑问,提出针对病人的个性化护理措施,更能激发家属的兴趣,从而对患者实施更好地照护,见表3。

表3 脑卒中患者家属倾向于的健康教育方式(例)

3 讨论

随着全世界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重,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4]。脑卒中不仅使患者失去工作及生活能力,同时也使患者的家庭经济、人际交流等方面变得困难重重。作为照顾者的家属,同样面临着这些困难,同时,还要照顾患者的情绪,承担家庭的经济重担,因此会产生以焦虑为突出表现的不良情绪。所以,早期识别患者家属焦虑情绪以及采取相应的对策对患者预后以及家庭之间的和谐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结合调查结果,可以得出女性家属的焦虑情绪明显大于男性家属,可能与男女在家庭中的角色分工以及男女的心理特征不同。配偶的焦虑情绪也大于子女,可能与照顾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关。配偶不仅要担任日常繁重的护理工作,还要支付昂贵的医药费以及家庭日常开销,同时配偶与病人朝夕相处,患者的不良情绪也直接影响着配偶的心情,对其造成不利影响[5]。本研究也表明年龄越大,焦虑情绪也越严重。家属年龄越大,自理能力越低,对患者的照顾也会越来越力不从心,从而怀疑自身能力,从而产生双向焦虑。患者住院次数越多,焦虑情绪越严重,可能与家庭经济不但以及反复住院有关。文化程度也对焦虑情绪的产生有影响,这可能与文化程度越高,自身所了解的疾病知识及预后有关。同时,家庭经济收入越少的家属焦虑情绪也更严重,这可能与高额住院费用以及不良预后有关。

4 健康教育对策

4.1 重视脑卒中家属焦虑情绪,加强医学知识的宣教

脑卒中患者预后较差,大多会留有半身瘫痪或肢体不协调等后遗症,患者大多情绪低落,家属也容易产生不良情绪。本调查显示大多数家属处于重度焦虑状态。如果家属能有好的精神状态,那么患者就能得到好的家庭支持,他们会感受到爱与关怀,能增强自己面对疾病的信心,同时也能带给家属安慰,因此这是一个互利的过程。加强对家属的疾病知识宣教就显得尤为重要,让家属了解病情,了解患者的预后,从而减轻家属的焦虑,这将直接影响患者的诊疗护理以及预后。

4.2 重视宣教内容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

有的家属对健康知识的接受与焦虑内容及健康教育方式是直接相关的,不同家属产生焦虑的原因不同,故而对健康知识的要求也不同[6]。几乎所有的家属都担心疾病给病人带来生命危险,大部分都关心疾病的预后,相关疾病知识以及治疗费用。因此,在内容上,我们尽量从家属最关心的问题开始,逐一宣教,有的放矢,因人而异,不做“对牛弹琴”。

4.3 重视多种宣教方式的结合

在教育方式上,要选取家属最能接受的,效果最好的方式进行宣教[7]。把系统讲授、现场示范、多媒体教育等多种教育方式结合起来,并且学会因人而异的安排宣教内容,做到因人施教,选取家属最能接受的方式,增加我们之间的互动,以兴趣为中心,使家属主动学习健康知识,主动配合并且持之以恒的学习。

4.4 指导家属学习相关的医学资料及书籍

随着社会教育水平的提高,家属的自学能力也有显著提高,他们不满足于医生护士简单地讲授或是知晓疾病诊断结果,他们愿意主动学习与疾病相关的医学知识。但是由于他们本身医学知识有限,没有完整的医疗知识框架,因此很容易受到误导,用自己所学的一知半解的知识来怀疑医生的诊疗方案或是护士的护理。因此,我们需要将这一部分家属组织起来,将健康教育与家属自学紧密的结合,向他们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向推荐自学资料或发放一些通俗易懂、便于自学的医学手册,指导他们正确全面的学习,以促进健康教育的深化。

4.5 指导家属合理饮食、休息,提供休息场所

除了要重视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还应该指导他们合理的饮食和休息。脑卒中患者病程长,预后差,生活自理能力部分或完全丧失,需要家属协助完成日常的生活护理,这就需要家属有良好的的精神状态。可指导家属合理安排工作、生活和休息。家属较多时可轮流进行照顾,若家属存在人员困难,可聘请医院专业的陪护人员进行照顾,以减少自身疲乏症状所带来的焦虑情绪。

5 小结

对于脑卒中患者,家庭支持非常重要。脑卒中患者的自理能力差,疾病预后差,家属因为照顾患者而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是引起家属焦虑的主要因素。患者家属不仅要长期照护患者,还需长期支付患者的医疗费用,生活的负担也随之加重[8]。因此,家属需要努力工作以维持稳定的收入,但另一方面,由于家属照顾病人,会影响到工作,则可能直接影响到家庭的经济来源,进而使家属的焦虑情绪加重,从而导致恶性循环。对于预后较差的患者,其生活已经无法自理,必须家人的照顾或另请护理人员对其进行照料才能生活。并且,卧床患者可能产生压疮、关节挛缩、肌肉萎缩、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等卧床并发症,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因此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越差,家属更易产生焦虑情绪[9]。所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要正确的引导家属控制自己的焦虑情绪,满足病人家属提出的合理需求,来减轻病人家属的压力,使其为患者提供更多的家庭和情感支持,这对疾病的康复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0]。

猜你喜欢
家属情绪疾病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遇到疾病,如何医疗
情绪认同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