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如何提升“融能力”

2020-10-20 05:46孙艳洁
各界·下半月 2020年10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融媒体

孙艳洁

摘要:在传统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占据信息传播的绝对主导地位。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其强大的信息传播能力对传统媒体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为了在激烈的媒介市场中获得发展,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纷纷走上媒介融合道路。媒介融合的不断深入发展,推动了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对电视新闻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视新闻编辑必须及时更新观念,积极主动学习融媒体知识,才能在媒介变革中求得生存。因此,本文在阐述适应融媒体发展必要性的基础上,指出电视新闻编辑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提升融能力的对策和方法,希望其能为电视新闻转型发展提供参考性思路。

关键词:融媒体;电视新闻;融能力

电视新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其有数百年的发展历史,潜移默化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在如今新媒介技术的冲击下,电视新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如何适应新媒体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行为习惯,吸引更多的受众关注,成为电视新闻前进和努力的方向。因此,融媒体发展道路成为适应新媒体时代发展的关键途径。电视新闻编辑作为新闻制作的把关者,更应不断提高与融媒体相关的技能和素养,推动电视新闻的数字化转型。

一、电视新闻编辑提高融能力的必要性

(一)丰富新闻内容、拓展新闻来源的必要途径

在传统电视新闻制作过程中,编辑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数来自编辑团队,由于受到编辑数量限制,其获取的新闻信息存在渠道闭塞、选题单一的情况,影响了新闻质量的提升。在融媒体时代,编辑可以利用各种互联网渠道或者平台获取信息,信息来源呈现丰富多元的特征。编辑利用微博、微信、贴吧等平台获取相关信息后,可以对某一群体关注的事件进行针对性报道,从而引发更多舆论关注。此外,互联网用户的言论表达成为新闻信息的重要来源,很多用户获知的信息都是新闻第一手资料。

(二)满足受众对新闻时效性要求的不二法门

时效性是新闻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新闻质量的体现。在传统电视新闻制作过程中,受到信息收集、新闻编辑、制作播出等环节的限制,受众接收到的新闻信息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无法满足其对新闻时效性的需求。在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获取信息、发布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便利,简化了传统新闻制作的流程,提高了新闻从收集到发布的效率,实现了新闻传递的及时性,满足了新媒体时代用户第一时间获取新闻信息的需求。因此,电视新闻编辑应不断提高融能力,适应融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发展变化。

(三)实现与受众互动交流的必由之路

新媒体时代与传统媒体时代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受众的主体地位,如今受众处于信息传递中心位置,新闻传播强调与受众的互动交流。在传统电视新闻传播过程中,受众是处于被动地位的,信息传递是单向的过程。在融媒体时代今天,受众处于主动地位,可以随时随地与新闻发布方进行互动交流,扩大新闻信息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作为电视新闻编辑应树立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理念,增强融能力,加强与受众的互动和交流。

二、电视新闻编辑面临的挑战

(一)自身职能定位发生了改变

在传统电视新闻制作过程中,电视新闻编辑的职能是明确的,只需要将收集到新闻信息进行整合和编辑,最后进行发布即可。但在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的职能有所扩张,其职能定位逐渐变得模糊。具体表现为,电视新闻编辑不仅需要整合自己收集到的新闻信息,还需要从互联网平台、其他途径发获取更多信息进行补充和调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信息来自不同媒介和平台,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任务工作量较大。当需要外出获取信息时,编辑还需具备摄影、采访等技能。新闻信息发布的平台不仅局限于电视,还包括网络平台,编辑还应了解互联网用户的信息需求,制作符合网民的新闻内容。

(二)职业技能要求显著提高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电视新闻编辑需要借助多种渠道完善新闻信息,这就要求编辑不仅具备新闻编辑能力,还需具备信息筛选、应用多种媒介的能力。在融媒体渠道收集信息时,编辑需要擦亮双眼,提高辨别真假新闻信息的能力,在确保新闻来源准确、权威基础上进行稿件撰写。此外,融媒体时代对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优化新闻质量、转变话语表达、创新新闻呈现形式,成为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必要条件。

(三)新闻编辑业务流程有所变化

在传统电视新闻制作过程中,编辑只需要将收集到的新闻信息整理好发布出去即可,不用考虑受众的观点和看法。在融媒体新闻时代,网络活跃在新闻发布第一线,很多网民的评论和看法影响着大部分人对事件的态度和看法。因此,电视新闻编辑在撰稿时不仅要注重实质性的新闻内容,还需要考虑网民的观点和看法,并将其代表性言论放置在新闻内容中,实现与受众的互动和交流。可见,新闻编辑业务增加了网民互动环节,改变了原有流程。

三、提升电视新闻编辑融能力的对策和方法

(一)更新传统思想观念,主动适应融媒体发展

面对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传统电视新闻必须直面挑战,更新传统新闻制作观念,积极适应融媒体时代发展,实现自身的数字化转型。电视台应加大资金、技术投入,积极建设融媒体中心,开发“中央厨房”,为融媒体新闻制作提供基础设施保障。当需要引进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新闻制作技术时,电视台应加大资金扶持,促进其作为电视新闻编辑更应树立融媒体观念,借助互联网不断提高信息素养、职业技能和新闻敏感度等素质。其中,新闻信息辨别能力也亟待加强,践行好新闻把关人的职责和义务。

(二)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编辑信息素养和职业技能

电视新闻编辑融媒体能力的提升仅靠自身主动学习是不够的,还需要电视台新闻部门统一对其进行业务培训。电视台可以定期邀请新闻领域专家或者学者举办讲座,拓展编辑的眼界和思维,使其认知当今新闻行业最热门、最潮流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提高其新闻业务素养。对于一些网络信息获取技术、网络新闻制作技术,电视台也应聘请专业人士对编辑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其信息素养,以适应融媒体时代的网络新闻编辑要求。新闻部门也可对编辑进行单独培训,可以采用网络学习方式,学习其他省份融媒体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方法,不断增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能力和融合能力。

(三)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优化新聞编辑团队构成

融媒体时代更需要全能型的新闻编辑人员,要求其不仅具备扎实的新闻业务能力,还具备符合融媒体发展的信息素养和创新意识。因此,电视台可以积极实施人才引进策略,招聘高校内的学习精英或者经验丰富的社会精英,以带动整个部门的工作氛围,为“中央厨房”建设提供高质量的编辑人才。对于一些具有融媒体实践、融媒体技能的社会人才,电视台可以采取放宽准入门槛、提高工资报酬等形式进行人才引进,以优化整个编辑团队的人才构成。

(四)完善工作考核制度,激发新闻编辑的积极性

电视新闻编辑的积极性是提高其融合能力的基础,首先应端正其态度和思想认知,激发其学习、工作的积极性。电视台应建立健全编辑工作考核制度,实施责任制,定期对编辑的稿件质量、融合能力、创新能力、媒介操作能力进行评估和测评,对符合要求的编辑进行口头或者物质奖励,对不符合要求的编辑采取加大培训力度、同事间相互帮助等形式提高其各方面素质。考核获得的结果作为岗位调整的依据,以此提高编辑人员对各项能力的重视。

四、结束语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传统媒体新闻制作和发布的观念和流程,呈现出台网融合、数字化发展的态势。电视新闻编辑不再局限于传统渠道获取、发布新闻信息,而是通过传统渠道和网络渠道相结合的方式。在这种发展背景下,电视新闻编辑的融能力需要得到有效提升。首先,应更新传统思想观念,主动适应融媒体发展。其次,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编辑信息素养和职业技能。此外,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优化新闻编辑团队构成。最后,完善工作考核制度,激发新闻编辑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克军.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创新意识和融合能力分析[J].中国传媒科技,2020(04):29-31.

[2]郑素琴.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素养提升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19(12):90-92.

[3]郑景阳.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提升[J].传播力研究,2019,3(17):123.

[4]郎大鹏.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如何提升“融能力”[J].采写编,2019(01):102-105.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融媒体
从功能语用角度解析电视新闻采访的提问策略
壮语电视新闻制作创新探析
电视新闻慎用“谐音”词
传统媒体在融媒体时代内容增值策略分析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
试论电视新闻的娱乐化现象
电视新闻也要有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