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软基地段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

2020-10-20 05:41宋尧牛惠颖
卷宗 2020年20期
关键词:高填方公路工程

宋尧?牛惠颖

摘 要:在公路工程中,软基非常常见,影响了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需要引起相关重视。本文详细分析了公路软基路段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的相关内容,包括概念、特点、施工流程等,希望能够起到良好的借鉴作用,推动公路事业的进步。

关键词:公路工程;软基地段;高填方

1 公路软基地段高填方路基概述

公路工程中的软基地段在施工中存在一定的困难,一般在靠近湖水河流的淤泥带,或者由于其他因素造成的含水量增大而变软等,路基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沉现象,严重的话会造成断裂和破碎等病害,影响其坚固性,不利于车辆的正常通行。在实际铺设的时候,必须使用合适的材料和施工技术,有效填补软基地带,避免以后出现下沉,填方路基由此而来。如果石质部分大于20m,填土部分在18m以上,则称为高填方,实际施工更加复杂,规模更大,难度更高,对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提出了相对严峻的考验。

2 公路软基地段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特点

高填方路基占比较大,具有较大的填筑断面面积,施工不慎的话,极易造成路堤累积现象,因此应严格控制土层厚度、填筑高度等关键性指标。由于填筑较高,对路基的边坡稳定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并且应具备良好的整体抗压性,并且应采取合适手段进行验证。填筑工程不仅量大,而且工期较长,所涉问题也比较多,因此难以控制。同时,高填方路基施工量较大,工期较长,整体控制难度较大,对施工人员和施工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填筑路基结束之后,由于土压力、行车荷载以及自然环境等的影响,需要较长的周期才能趋向于稳定,一般为一年,在此期间应严格控制路基质量,一旦出现局部沉降或者路基边坡滑动等,维修施工难度较大。

3 工程概况

某公路工程全长为2.75km,62km/h为设计速度,施工使用一级公路建设标准,路基、防护排水等工程包含在其中,细分较多。对于路基部分的施工,经实地考察,确定134843.2m?为挖方总量,195683.14m?为填方量,由于填土高度不同,对应的边坡率也不同,0~8m、8~20m的边坡率分别为1:1.5和1:1.75,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软基的高填方施工。

4 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

1)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前期,应选择合适的施工人员,考核理论知识与施工技术水平,提高思想重视程度,保证人员方面的完备。勘查分析现场,详细研究施工地段的地貌地质条件,结合设计意图,合理衔接施工中的各个环节,对施工范围、处理深度等进行确定。同时,一个认真审核施工方案,在对地基承受值进行计算,对于特殊地段,应提前准备好施工工艺,灵活调整以满足施工需求。先试验需要填方的路段,清除垃圾和杂物等,确保路段的干净,为后续施工提供便利。另外,应选择性能达标的机械设备,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对机械的规格和数量进行控制,保证在施工中能够合理运行。

2)铺筑试验路段和基层处理。选择试验段之后,对施工参数进行确定,为正式施工奠定基础。遵循安全施工的原则,确定碾压次数、机械数量、配套方案等,与工程实际需求相适应。在实际铺筑的过程中,应做好相关的检测工作,包含现场的各项因素,对检测到的数据进行详细记录,经过整合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出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在公路结构中,地基是基础组成部分,应全面清理存在的杂物,提高公路的平整性,检测斜坡率,一般应大于20%,可以开挖合适宽度的台阶,通常在1m左右,合理控制以达标。

3)填方区上料及摊铺的平整。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工程的质量,因此,应选择性能高效的材料,严格控制其硬度和粒径,严禁不合规的材料入场。选择合适型号的车辆,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安全运输材料,避免出现性能不均或者离析等现象,满足施工的实际需求。卸料应安排专员,对各区域卸料厚度进行严格控制,在合理区间内维持材料密度。之后进行摊铺,可以采取分层摊铺的方式,对填料进行平铺,对于边角区域,必须安排足量的施工人员,对摊铺不到的地方进行补料,施工人员应降低主观因素的影响,对厚度等进行严格控制。设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施工质量,因此选择时候应结合实际情况,保证能够与边角区域相互适应。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人工摊铺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因此需要对厚度、时间等指标进行控制,完成摊铺作业后,应使用合适型号的压路机进行碾压,使填料的密实性得到提升,避免出现松散现象。

4)填方碾压施工。完成摊铺施工后,需要进行后续的碾压操作,选择合适的碾压人员,对整个施工流程进行指导,从而提升高填方路基密实性。使用之前准备好的碾压设备,按照先两边后中间的碾压方式,匀速碾压,如果是弯曲路段,可以从内侧开始,逐步向外推进,循序渐进进行碾压,根据路段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碾压遍数。需要注意的是,在控制压路机行进速度的时候,一般为4km/h,可以适当调高或者调低,一旦确定不能随意调整,避免在行进过程中出现褶皱和凹坑等现象,影响路面平整性,切实保障路面的强度和硬度。

5)压实度的检测。压实度是影响公路路基质量的关键因素,必须做好现场检测工作,对压实度情况进行全面掌握,在规定范围内,有效控制各层的压实度实测值,达到理想的标准。检测之后,如果质量不达标,需要及时找出原因,返工之后再次检测,确保压实度符合施工需求。另外,应重视含水量的大小,如果含水量偏高,会降低路基强度,结合具体数值,制定出完善的清淤换填方案。全方位处理软基地层,挖除原有材料后,使用砂砾、碎石等性质良好的材料进行换填,开挖基底的深度应在2m以内,使用挖掘机,将开挖土运输到指定区域合理堆放。如果开挖深度大于2m,应先挖除端部,再逐步向中间移动,开始运输便道的临时修筑。在实际开挖过程中,可以采取相应的抽水施工,解决渗水或者雨水带来的病害,可以全部挖除后进行换填,也可以边挖边填,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选择振动压路机比较合适,提高路面的稳定性。

5 路面沉降稳定性质量控制

1)沉降稳定性的检测。为了掌握施工情况,可以将测点设置在沉降区外稳定性较好的区域,一般设置在路基脚、坡脚及坡脚外3个位置,以便能夠全方位获取施工信息。通常情况下,200m为各测点间距,准确获得需要的观测数据,将全站仪和水准仪相结合,作为施工中的检测设备,安排专业的检测人员,及时记录观测到的施工数据。

2)沉降处理技术。应以较低的速度进行填筑,对各环节的施工顺序进行调整,在整个项目的前期完成高填方路基的施工工作。在施工的时候,可以适当晚些开工,保证沉降时间的充足,使沉降能够稳定。应压实基底,基于地基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加固,尤其重视谷底和斜坡部位,可以采取台阶处理的方式,保证这两处施工的合理性。填筑应分层进行,对土层厚度、填筑高度以及压实度等相关参数进行控制,预留出合适的长度,保证整体施工的顺利进行,使土层的厚度达到均匀统一的状态。对于原地面以上1~2m的区域应重点对待,使用硬质石料进行填筑,在缝隙内填入小碎石然后压实。如果路基填方高度在20m以上,应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一旦出现失稳问题,应及时采取支挡措施,提升路基的稳固性。

6 结语

对于公路软基,高填方路基施工是一项重要工作,应引起高度重视。必须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控制材料的性能,提高施工人员的水平,结合地质的实际情况,实现施工技术与现场状况的有效适配。需要根据技术指标,按照规范,做好施工中各个环节的操作,有效解决不均匀沉降,顺利完成软基段高填方路基施工,确保施工质量,促进公路事业的稳步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秦俭.公路工程软基地段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产品,2019(10):112-113.

[2]徐淑军.公路软基地段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研究[J].交通世界,2019(Z1):102-103.

[3]马泽铭.公路软基地段高填方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交通世界,2018(36):18-19.

猜你喜欢
高填方公路工程
各阶段造价控制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公路工程中的水泥比对试验
探析寒冷地区的水利高填方渠段衬砌施工技术
工程量清单在公路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
公路工程投资快速估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