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露:千古情人独我痴

2020-10-20 07:11施立松
文萃报·周五版 2020年29期
关键词:左联潘汉年西安事变

关露,原名胡寿楣,上世纪30年代著名作家,“左联”的一名得力干将,凭借诗作《太平洋上的歌声》,蜚声当时上海文坛,与张爱玲、苏青、潘柳黛并称为“民国四大才女”。赵丹主演的电影《十字街头》的主题曲《春天里》就出自她之手,这首“春天里来百花香”,让关露的名字红遍大街小巷。

关露从小就不愿意一生成为男人的附庸,为此她逃过婚,吃尽苦头;王炳南走进关露生活前,刚和德国妻子安娜分手。两颗在情感上受过伤的心,更容易产生共鸣。初次见面,是在潘汉年组织的一次聚会上。聚会时,关露言谈举止落落大方,让人情不自禁被吸引;王炳南的沉着睿智,关露仰慕已久。王炳南是出色的外交家,他在“西安事变”中周旋于张学良、杨虎城之间,成功实现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周恩来的左膀右臂。

见面后没几天,关露新搬了住处,王炳南过来帮忙。不经意间,关露触摸到了他的手,感觉冰冷,她说:“呀,你的手怎么这么凉?冻的吧?快放到兜里暖和暖和!”

不过是一句普通之极的话,让王炳南怦然心动。

第二天,王炳南孤身一人离开上海,去了武汉。不久,关露便收到王炳南的来信,信里还夹着他的一张照片。照片背面写着:你关心我一时,我关心你一世。王炳南。

关露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珍藏着。以后那些灰暗的日子,这是她唯一的安慰。

1939年,关露受中共地下党派遣,到汪伪特务头子李士群身边工作。因工作需要,她和李士群的老婆叶吉卿走得很近,这些举动,让她遭到“左联”好友的唾弃和辱骂。

幸好,有王炳南的理解和支持,他们一直保持通信。他们相约,日寇投降之后就结婚。

關露最终等来的不是王炳南,而是他的绝交信。由于关露有做特工的经历,而王炳南从事的是外交工作,他们的结合会让人们存有异议。关露的心碎了,她在王炳南的照片背后凄然写下:一场幽梦同谁近,千古情人独我痴。

新中国成立后,关露和王炳南在北京重逢。当时,王炳南已经有了自己的生活,他劝关露忘掉过去,重新生活。关露淡然一笑,轻轻摇头。1955年,由于潘汉年受到错误对待被捕入狱,受他的牵连,关露也失去了自由。

1982年,关露终获平反,恢复了名誉,可这时的她,已近耄耋。几天后,她离开了这个世界。身边只有一个塑料娃娃和一个写着“青山不改,绿水长流”的信封。信封里装的,是王炳南的那张照片。在她的追悼会上,满头银发的王炳南老泪纵横,在遗像前深深鞠了三躬。

(摘自《东方女性》 施立松/文)

猜你喜欢
左联潘汉年西安事变
潘汉年巧计“骗”日军
丁玲与《北斗》
西安事变背后故事
中国共产党以怎样一种领导方式推动了左联的成立
“左联”在中共意识形态建构中的作用
中共中央在西安事变中从“除蒋”到“释蒋”原因考
姚辛:穷尽一生为“左联”
作为当年的审判人员,我们有一种负罪感
秋风萧瑟祭英灵
毛泽东为何亲批:潘汉年不能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