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经济运行是寻求刺激增长还是选择自我回升

2020-10-20 03:46文宗瑜
团结 2020年2期
关键词:经济运行轨迹预期

突发新冠肺炎疫情打断了已有的经济运行轨迹,使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出现了短时失速。如果没有此次疫情,按过去3~5年的经济运行轨迹判断,2020年的GDP增速可以达到5.9%左右。5.9%左右的GDP增速可视为预期增速目标,可以保证“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简称“两个翻番”)。从今年1~2月份的数据并结合疫情全面防控措施实施影响的分析预测,今年一季度GDP增速坠落、二季度增速回落收窄、三季度增速企稳、四季度增速較快回升,全年经济运行呈前低后高态势,2020年实现的GDP增速约4.5%左右。 在某种意义上,2020年全年GDP增速是被上半年的经济失速拉低。 如果2020年想达到5.9%左右预期增速目标,2020年的经济运行尤其是下半年的经济增长有两个选择,要么寻求刺激增长,要么选择自我回升。

如果寻求刺激增长,考虑近10年已经形成缓慢下行通道的经济运行轨迹,与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严峻国内国外经济形势,刺激政策必须力度特别大且要超过2009~2010年的刺激强度。但是,通过下半年刺激实现的经济大幅增长将会过度透支各方面的政策,导致政策效应急剧弱化并加大系统性风险。需要强调指出的是,疫情导致的经济短时失速,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已经形成的经济运行轨迹;如果淡化预期增速目标,经过3~4个季度经济自我回升,经济会逐渐重回疫情前的运行轨迹。因此,尊重经济运行规律,着眼经济自我回升而精准施策,或许更有利于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也有利于经济运行风险的防控。

一、经济短时失速后的刺激增长或自我回升比较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增速的影响,2020年的经济运行尤其是下半年的经济增长有两个选择,一是通过刺激增长保全年的预期增速目标;二是依赖经济自我回升实现全年约4.5%左右的增长。相比之下,经济自我回升比刺激增长或许更有利于转向高质量发展。

1.通过刺激实现下半年8%以上的GDP增速而保全年5.9%左右的增长

2020年GDP增速5.9%左右的预期增速目标,可以保证“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但是,突发新冠肺炎重大疫情所导致的上半年经济失速,全年难以实现预期增速目标。大致测算,在一二季度GDP增速分别为1.9%和3.9%(取预测中值)的情况下,上半年仅能保持3.0%左右的GDP增速,需要下半年实现8%以上的GDP增速才能保证全年近5.9%的增长(见表1)。为了保全年GDP增速5.9%左右的预期增速目标,需要在二季度末出台强有力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刺激而增加社会总需求及总投资,使下半年三四季度GDP增速达到约6.4%、10.3%(取预测中值)左右。考虑近10年已经形成缓慢下行通道的运行轨迹与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严峻国内国外经济形势,刺激力度必须特别大且要超过2009~2010年刺激政策的强度,四季度的GDP增速才可能达到约10.3%。当然,这种特别大的刺激力度,也会导致风险更大的刺激政策后遗症效应。

2.依赖下半年GDP增速自我回升到接近6%而实现全年4.5%左右增长

随着疫情全面防控措施作用的发挥,预计二季度疫情将大大缓解,经济活动正常化的范围及程度不断扩大。基于国内国外过去突发重大疫情冲击经济活动的案例和数据与经济短时大落大起的内在运行规律看,下半年经济会呈现比较快的恢复性增长。受突发事件包括重大疫情影响的经济短时过大幅度的回落,会在突发事件得到一定程度控制及风险性释放后,出现比较快的大幅度回升。新冠肺炎疫情全面防控所抑制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会在下半年形成比较大的释放,除此以外,疫情全面防控期间政府出台的救困缓压及稳就业的应急性政策效应也开始显现,一定程度上与下半年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释放叠加,也能促进GDP增速较快回升。因此,即使不出台刺激性政策,依赖经济自我回升,也会在今年下半年基本回到原有的运行轨迹。下半年三四季度GDP增速有望达到5.1%、6.6%(取预测中值)及下半年平均5.9%(取预测中值),回升到接近去年下半年的同期水平(见表2)。

二、以下半年的更高增长力保全年预期增速目标会过度透支政策

要保全年预期增速目标,只能是出台力度特别大甚至要超过2009~2010年强度的刺激政策拉动增长。在某种意义上,经过了应对2008全球经济危机及其后的经济中长缓慢下行,又经过了近3年推动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大力度减税减费,还有刚刚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冲击而实施的救困缓压及稳就业的应急政策,下半年可用于刺激经济更高速度增长的政策空间已基本到极限。面对上半年疫情导致的经济失速,通过强度更大的刺激实现下半年更高的GDP增速力保全年预期增速目标,将会过度透支各方面的政策,导致政策效应急剧弱化并加大系统性风险。

1.以刺激力保全年预期增速目标会过度透支政府财力

受经济缓慢下行及减税减费影响,自2011年以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持续回落,财政赤字呈扩大趋势,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压力不断积累。而且2019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创历史新低,仅为3.8%。从趋势判断,即使不爆发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政府收入增速也将继续回落,财政支出压力进一步加大。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今年1~2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9.9%、全国财政收入从1月份同比下降3.9%扩大到2月份的21.4%,基本可以判断,2020年将是近10年来一般公共预算收增幅回落最大、财政支出压力最大的一年。在这种情况下,再出台强度更大的刺激政策,政府财力会过度透支,财政风险进一步加剧,多少年引以为傲的政府财力强大优势也会被大大削弱。

2.以刺激力保全年预期增速目标会过度透支国有收益

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作为国有经济运行主体的国有企业所上缴税收和国有资本收益也是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为保证财政收入增长目标,近几年,中央本级及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征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之外向部分国有企业征收国有预算调节基金,透支了部分国有收益。除此以外,国有企业一直在承担一些无法摊平成本的应急任务,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应对中,国有企业也承担了很多难以盈利的任务,这实际上消耗的是国有收益存量。如果为保全年预期增速目标而出台强度更大的刺激政策,除了国有企业要充分配合,各级政府为应对支出压力,还会再加码征收国有预算调节基金收益,将过度透支国有收益。

3.以刺激力保全年预期增速目标会过度透支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与出口贸易增速紧密相连,近三年基本稳定在3.1万亿美元以上。从近三年的外汇资产负债表的变化看,随着外汇债券发行额的较快增长,虽然稳定住了外汇储备总额,但外汇储备净资产额在下降、外汇储备流动性压力在加大;今年1~2月我国对外贸易三年来首次出现逆差,估计贸易逆差可能延续到3、4月份,外汇储备及流动性压力进一步加大。如果为保全年预期增速目标而出台强度更大的刺激政策,刺激性政策增加的国内需求将会增大对设备原料等生产资料进口与消费品进口的过快增长,进一步透支外汇储备,加剧汇率波动。

4.以刺激力保全年预期增速目标会过度透支物价稳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虽然在调整总供给总需求结构上开始发挥作用,但是,农畜牧中高端与其它消费升级的中高端过度依赖进口、价格的国内国外倒挂过大,使已经形成的物价上升通道斜率逐渐抬高。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今年1~2月CPI上涨5.3%、猪肉价格上涨125.6%,从全年看仍存在物价上涨的压力。如果为保全年预期增速目标而出台强度更大的刺激政策,将过度透支物价稳定,严重冲击国内消费和社会稳定。

三、淡化经济运行的预期增速目标而精准施策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经济短时失速,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已经形成的经济运行轨迹。因此,应淡化预期增速目标,避免实施强度更大的经济刺激政策。在上半年出台的救困缓压及稳就业应急政策基础上,下半年继续完善政策,让政策精准发力,等待市场力量作用的充分发挥,经过3~4个季度经济会逐渐重回疫情前的运行轨迹。着眼尊重经济运行规律,支持经济自我回升的精准施策,要推动财政金融作用转变及财政金融证券工商外贸等多部门协作支持中国产业及企业补全球供应链的“缝隙”,还需要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携手及多部门联动稳就业保就业。

1.财政借力支持投资增长与产业发展并侧重拉动终端消费

财政支出压力的不断加大及减税降费政策继续实施,对财政支持经济增长的方式提出了创新性要求。具体而言,财政通过扶植政策借力证券市场支持投资,财政扶植产业投资基金定向投资支持并促进产业发展,财政要围绕如何拉动终端消费增长而完善相关措施。除了常用的消费劵发放、消费补贴等措施,应考虑终端消费与灵活就业、住房公积金灵活提取、个税年底抵扣增加、公益公共服务折换消费等相结合,在拉动中低收入群体与老龄化群体的终端消费上加大力度。

2.金融要围绕提供小短快进行创新,并把流动性输送到产品端与服务环

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中小微企业的现金流短缺及产业链的流动性放慢对经济失速影响较大。金融机构要依托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侧重支持中小微企业并为其提供小短快的金融服务,围绕小额度短时间快审批的“小短快”进行流程简化,实现金融与企业的双赢;金融机构还要通过金融科技的新手端把金融流动性输送到能真正造血的产品端和服务环。

3.财政金融证券工商外贸等共同携手支持中国产业及企业补全球供应链的“缝隙”

中国产业及产业加入全球供应链,大大拓展了中国的国际市场份额。但是,中国产业及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中一直没形成很强的黏连性。近两年中美貿易摩擦在中国产业链及企业与全球供应链中间撕开了“缝隙”,新冠肺炎疫情又把这“缝隙”进一步裂大。财政金融证券工商外贸等要共同携手支持中国产业链价值链与全球供应链深度融合,加快补“缝隙”并最终实现“缝隙”的完全弥合。一是多措并举支持中国产业链价值链与全球供应链的深度融合,二是协调政策促进中国产业及企业加快弥补全球供应链的“缝隙”,三是依托两个创新实现中国产业及企业与全球供应链“缝隙”的完全弥合。

4.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携手及多部门联动按就业比增速更重要的思路稳就业保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因此,按照就业比增速更重要的思路,多措并举加强加快全面复工进程稳定存量就业岗位。一是把推动绝大多数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当作稳就业的关键;二是挖掘新行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就业潜力而拓展增量就业岗位;三是围绕重点人群重点行业重点地区分类施策而各有侧重。

(文宗瑜,财政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公共资产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责编 刘玉霞)

猜你喜欢
经济运行轨迹预期
浅谈求轨迹方程中的增解与漏解
无从知晓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变压器经济运行分析与应用
变压器经济运行分析与应用
捕捉物体运动轨迹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分析师一致预期
分析师一致预期
分析师一致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