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是永恒的

2020-10-21 09:25李逢秋
雷锋 2020年10期
关键词:雷锋中华红色

李逢秋

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们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参观过程中发表重要讲话,把他关于学雷锋的重要论述发展到了空前深刻、系统和崭新的高度,使我们受到了莫大的鼓舞和前所未有的启示。两年来,通过全民参与的倾心研学和践行体悟,雷锋精神展现出了恒长久远的价值魅力,显示出跨越时空的强大优势。这种魅力和优势从哪里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它是五千年优秀中华文化和我们红色革命文化的结合。”这一重要论述,不仅阐明了雷锋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更为新时代学雷锋提供了认识论与方法论上的指导。

雷锋精神永恒就在于其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雷锋精神就深藏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之中。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概括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六个核心思想理念。我们围绕这些方面,就可以探寻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雷锋精神的滋养。

继承“讲仁爱”思想理念。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孟子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朱熹认为“仁者,心之德,爱之理”。 而当今所说的“爱心”即来自传统文化中的“仁爱”“爱民”等思想。可以确切地说,雷锋精神总的基础就是“爱心”,这也是雷锋在认识世界过程中形成的为人处世重要原则。因此,当他人遇到困难时,雷锋总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当党和国家需要时,雷锋总是放弃个人利益,毅然服从党和国家利益。雷锋如此强烈的奉献精神,显然是“讲仁爱”的因子在发挥作用。

升华“重民本”思想理念。《尚书》强调“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民本是其中最璀璨的思想明珠。雷锋从小深受旧社会苦难,解放前后更感受到人民群众改天换地的伟大力量,因而人民在他心中的位置极为重要。雷锋在参军、入党特别是当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后,人民情怀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过程中不断加深。“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是他思想真实写照,也反映出传统民本思想的基因。

提炼“守诚信”思想理念。孔子强调“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荀子认为“君子养心,莫善于诚”,墨子主张“言不信者,行不果”。从《雷锋日记》到雷锋事迹,再到雷锋精神,“守诚信”思想贯穿其中。雷锋把诚信作为做人之本,严于律己,诚以待人。对待他人批评,真诚改正;对待战友缺点,真诚相告;损坏群众东西真诚道歉赔偿……雷锋“守诚信”的高尚品格,不仅反映在点滴“小事”中,更体现在无限忠于党和人民的“大节”上,这实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與发展。

创新“崇正义”思想理念。孔子提倡“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北齐书》中更有“宁可玉碎,不能瓦全”的千古名训。“崇正义”是中华传统价值观重要内涵之一,也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追求。雷锋说:“我是一个共产党员,人民的勤务员,为了全人类的自由、解放、幸福,哪怕高山、大海、巨川;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就是入火海,进刀山,我甘心情愿,头断骨粉,身红心赤,永远不变。”这铿锵的话语宣示着崇尚正义的责任担当。“崇正义”在雷锋精神中已经是更具科学性、时代性的社会主义正义观。

赓续“尚和合”思想理念。孔子倡导“君子和而不同”,《尚书》主张“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和合”思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经过漫长历史演化也浸润到了雷锋精神之中。“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是雷锋完美处理社会人际关系的座右铭。雷锋不仅以感恩之心对待亲邻,更以孝老爱亲之情对待素不相识的人,扶危济困,关心备至……在雷锋精神中“尚和合”理念得到生动历史延续。

发展“求大同”思想理念。《礼记》倡导“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描写了“无有阶级,一切平等”的人类社会远景,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确立了“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社会理想。古往今来,“大同”一直是中国人对于理想社会的梦想。雷锋在日记中写到“我觉得一个革命者活着就应该把毕生精力和整个生命为人类解放事业——共产主义全部献出”。这其中不仅含有“求大同”传统理念,更是科学发展了的共产主义理想。

雷锋精神永恒就在于其源自红色革命文化的哺育

红色革命文化是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雷锋精神自诞生那天起就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雷锋对红色革命文化营养汲取的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

社会生活实践熏陶。雷锋7岁成为孤儿,经历过解放前的苦难岁月。新中国成立,雷锋同全国人民一道获得了政治解放。新旧社会的鲜明对比,使他对红色革命文化有着天然的认同和钟爱。从1949年到1959年10年间,我们的党和国家在一穷二白基础上,进行了热火朝天的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这期间雷锋经历了上学读书,到乡政府当通信员,到县委当公务员,到团山湖农场当拖拉机手,到鞍钢当工人的成长过程。雷锋正是在这一阶段深受社会生活实践的熏陶,当然更得到了红色革命文化的陶冶。从1958年开始不到两年时间,雷锋创作出诗歌、小说、散文约20余篇。正是这激情似火的社会生活实际体验,不断激发了雷锋对红色革命文化的感性认识,进而逐步树立起坚定的政治方向和远大的人生志向。

党和人民军队教育。人民军队是雷锋接受红色革命文化熏陶的重要课堂。雷锋于1960年1月参军,当年被所在团树为“节约标兵”,被评为沈阳军区工程兵“模范共青团员”和沈阳军区“五好战士”,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当兵第二年,雷锋被提拔为副班长、班长,当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荣立三等功1次。入伍第三年,雷锋被推选为所在团党代会代表、沈阳军区首届团代会特邀代表;被共青团抚顺市委授予“少先队优秀辅导员”称号。雷锋成为军地学习宣传的先进典型。在部队期间雷锋还阅读了大量“红色”书籍,不断得到红色革命文化的滋养。党和人民军队的教育为雷锋搭建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桥梁,进一步激活了他的主体性,理想信念更加坚定。

马克思主义理论哺育。理解雷锋精神永恒,不能离开雷锋精神孕育、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不能离开雷锋个人成长的历程,更不能离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哺育。在《雷锋日记》中,直接记录学习毛泽东著作心得体会的内容不在少数。“人不吃饭不行,打仗没有武器不行,开车没有方向盘不行,干革命不学习毛主席著作不行!”这段话表明,雷锋学革命理论绝不是简单地背诵词句,更不是走形式、作样子。而是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精神实质,在掌握立场、观点、方法上下功夫,自觉地用以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真正做到了學用一致。科学的理论塑造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推动了雷锋从实践向理论升华、理论向实践转化,使他最终完成思想上质的飞跃,成长为一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雷锋精神永恒就在于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象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这一重要论述进一步揭示了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

雷锋精神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深厚历史实践基础。半个多世纪以来,雷锋精神在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显示出强大生命力、凝聚力。雷锋精神已经深深融入到机关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学雷锋社会组织、团体、志愿服务组织不断涌现,学雷锋活动领域不断拓宽。在开展学雷锋经典活动基础上,与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实现形式和载体创新,就必然会形成人人参与其中的良好社会氛围。

雷锋精神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鲜活生动的教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各个层面特别是个人层面,与雷锋精神的内涵高度契合。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更入心入脑,并转化为全民践行的实际行动,更要充分发挥好雷锋精神的教材作用。坚持宣传教育通俗化、大众化、具象化。让人们听得进、受触动、有共鸣,在潜移默化、情理交融中理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树立将雷锋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为一体的指导思想,注重在感性认识基础上进行理性提升和思想启迪,力图激发人们深层次思考和领悟。

雷锋精神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身体力行的直观示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就在于认知认同基础上的身体力行,而雷锋精神就是身体力行最形象的直观示范。军人像雷锋那样跟党走执行好每一项任务,是爱国的诠释;公务员像雷锋那样为群众办好每一件实事,是敬业的解说;工人像雷锋那样为消费者生产每一个优质产品,是诚信的代言;看见需要帮助的人像雷锋那样热心上去搭把手,是友善的暖流。雷锋精神能够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转化为社会的群体意识和人们的自觉行动。特别是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人民战争中,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人民子弟兵勇赴一线,协同抗疫;各行各业人员敬业奉献,任劳任怨;广大民众扛起责任,众志成城,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文化底色,也再次显示出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力量。

雷锋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文化基因一脉相承,直接继承了红色革命文化的特质禀赋,诠释了我们党的先进本色,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面永不褪色、永放光芒的旗帜。“雷锋精神是永恒的”这一科学论断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日益彰显!

猜你喜欢
雷锋中华红色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致敬新时代雷锋
红色在哪里?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追忆红色浪漫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