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缺失及其规制

2020-10-21 18:30卜红丽
大东方 2020年3期
关键词:社会责任民营企业建议

卜红丽

摘 要: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在当今备受关注,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但是从整体上看,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为其提出相应的对策,期望能够促进民营企业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

关键词: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建议

一、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

1.部分民营企业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近几年,国民经济迅速发展,我们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了破坏,这与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有一些关联。民营企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为了减轻资本,不做节能减排有关的措施,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现象,如雾霾天气频发,水体大面积污染,荒漠化严重等现象,其中有一些破坏甚至是不可逆的,这影响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必须引起人民和社会的重视。但是许多民营企业及企业家并没有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的意识,对于民营企业应该承担的环境保护责任更是一再推诿、避之不及。

2.少数民营企业中员工合法权益的保护不到位

现如今,法律逐渐完善,国务院颁布了《劳动合同法》,针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障问题,现如今还存在一些高危工作,但是民营企业并未做先期培训,而且安全措施也不到位。

3.部分民营企业不注重诚信

近年来,我国市场存在着大量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产品,还有很多民营企业和销售商为了吸引顾客,在广告上做手脚,夸大其产品的功能,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危害了消费者的健康。与合作人签订合同,合同内容含糊不清,拖欠货款,产品质量不达标等。民营企业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向纳税机关虚报收入,降低利润额,用此手段来偷税漏税。

二、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

1.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现如今,大部分民营企业家把企业看做发家致富的工具,对社会和国家的利益思考较少,社会责任意识淡薄。民营企业中占绝大部分的是中小型民营企业,中小型民营企业对这种社会责任意识依旧有些薄弱。中小型民营企业一般由小的作坊发展而来,企业规模小,很多中小型民营企业的主要管理者出身于工人、农民,文化程度不高,社会责任意识薄弱,在其管理企业的过程中必然会造成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民营企业家并看不到履行社会责任所带来的潜在效益和长期效益。也有一部分民营企业家知道社会责任,但将承担社会责任当做负担,曲解了社会责任的意义。

2.民营企业的治理结构不完善

在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在民营企业中占比例相当大,中小型民营企业的领导人很多都是农民出身,对于企业内部的治理机构制度并不成熟,导致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致使民营企业忽视了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内部治理机制不完善,也就未建立对员工的长期激励约束机制,并未激励员工积极的为企业着想,只注重眼前的利益和自身的利益。

3.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现如今,我国对民营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并没有提及。而在其他法规中,例如《消费者权益法》、《产品质量法》、《环境保护法》,其中对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提及的少之又少。關于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问题并没有一套完整体系的法律法规。

4.政府存在监管盲区

政府部门对关于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没有明确的相关法律依据,通常有关部门只注重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责任,而忽略了总体规模巨大、数量更多的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有时民营企业明知会触犯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还是选择无视法律,有些政府有关部门直接无视,置之不理。即使相关部门依法处理,如果对企业处罚较轻,企业觉得不伤大雅,企业还会冒着触犯法律的风险去做有关违法的事情。

三、促进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建议

1.增强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为改善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现状,对加强民营企业自身观念的思想建设不可缺少。一方面,要加强民营企业家的责任意识。民营企业家是一个企业的领头羊,对民营企业内部的治理作出决定,也就对履行社会责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对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意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民营企业家的思想政治修养,是民营企业自愿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使社会责任成为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关爱企业员工,培养员工对民营企业和社会的使命感。

2.完善民营企业的治理结构

完善民营企业的治理机制,需要企业各方面都要改善与配合。一方面,民营企业家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观察学习模范企业的治理机制,引进先进人才,听取意见,结合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身企业的治理机制,另一方面,建立长期激励机制,使员工在关心自己利益的同时,也要对企业负责,关心企业的利益,考虑企业的长远的发展。综上,民营企业在自身治理结构得到优化的同时,又积极的履行了社会责任。

3.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在我国,关于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法规比较分散,并且也不全面,要使民营企业积极的履行社会责任,减少民营企业违法事件的发生次数,就需要有完整的法律法规,让民营企业可以有法可依,做到有法必依。对于民营企业中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应当充分肯定,对于民营企业中并未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应通过法律强制执行。首先,望有关部门积极对待法律法规的完善问题。其次,要完善我国关于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立法,明确我国民营企业在社会责任上的最低底线。最后,要在民营企业内部管理层及员工及社会公众中普及相关法律法规,使人人懂法,从根本上预防杜绝违法行为。

4.强化政府监督

为使民营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需要制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对于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民营企业,政府有关部门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对民营企业进行鼓励和支持。对于不履行社会责任的民营企业,政府有关部门应纠正和惩处逃避社会责任的行为。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

参考文献

[1]郎慧慧.创新创业视阈下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

[2]苏姗姗.民营企业社会责任“两极合流”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9.

[3]高洋,刘思圻,李海鹏,殷向阳.民营企业社会责任驱动因素研究[J].党政干部学刊,2019(05):61-66.

[4]马玉杰.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9.

(作者单位:山东女子学院)

猜你喜欢
社会责任民营企业建议
2018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2016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论社会责任和企业发展的关系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研究
《新闻晨报》:如何不跟着某些“网红”玩“反转”
三代人的建议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