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科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课程群的教育意义探析

2020-10-21 10:32周亮张利芳
大东方 2020年3期
关键词:教育意义实验课程体育

周亮 张利芳

摘 要:运动人体科学课程是体育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一类课程,实验教学在其人才培养中有重要意义,包括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激发理论知识学习兴趣,巩固学习成效等。明确该类课程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重要意义,对于提高课程地位,推动教学改革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体育;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课程;教育意义

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课程群是体育院系一大类实验课程的总称,具体包含体育教育学、运动训练学等体育类专业大学生課程中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群的实验教学部分[1]。运动人体科学课程群是研究体育运动与人的机体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学科群,通常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康复及运动医学等体育专业的重要基础理论课程,该类课程通常是以实验研究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学科类别,因此实验教学在这一学科类别的教学中自然具有重要意义,其在体育专业学生培养中的教育功能和目标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1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体育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类学科。体育类专业学生的培养是以运动技能培养为基础的一类人才培养模式,运动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在体育专业学生培养中具有核心价值和意义[2]。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和体育人文类课程则是培养全面发展、综合素养较高的高素质体育人才的重要双翼。对于体育类本科生的培养而言,除了基础运动技能的教育以外,体育文人类学科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文人精神,而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则有利于培养体育类专业学生的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

运动人体科学课程是体育类人才培养中难得的自然科学类课程,这类课程以实验和实证研究为基础,通过该类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和准确的科学态度和认真负责的学习工作作风。实验课程是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的基础,实验课程与一般理论课程有明显差异,实验课通常有明确的实验目的、严谨的实验设计、可验证的实验结果,这对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性、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勤于思考的思维方式均具有重要意义。运动人体科学的实验通常是开放式的,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情况,学生必须去实验中注重实验对象的个体差异、项目差异、实验条件所造成的设备差异进行具体问题的分析,对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创新意识也有重要意义。因此,运动人体科学课程群的实验教学是体育类专业学生培养计划中可以培养其科学态度的最佳途径,是体育类本科生培养不可缺少的重要课程环节。

2 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体育的教育目标是培养人,其现实价值是通过科学的运动和锻炼达到提高机体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的目的[3]。随着我国《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经济水平发展带来的健身教练的新需求,体育类人才的知识结构需求已经远不止于对高运动技能水平的掌握,而且更包括对客户(包括学生)科学锻炼和健身的生理、心理、营养、保健和康复等运动人体科学知识的要求和实践。通过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结合科学健身的实践,解决健康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将大大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培养复合型的人才,更好的服务于健康教育和健身市场的需求。

体育产业总体属于第三产业。体育类学生的创新创业主要基于健身教练、健康咨询、体育培训等以服务为主的创新创业模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对获得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个性化的服务模式必然成为体育提供服务的主流模式。如果本科毕业的学生只是掌握了简单的运动技能,其服务内容局限于传授和协助运动技能的提高,这在未来的就业创业市场的竞争力将非常有限的。而运动人体科学可以从生理学、心理学、营养学、运动医学和保健康复等多个新的视角为客户群体提供更为周到、细致和有效的服务,这无论对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创新创业能力和培育更为完善的体育产业市场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从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来说运动人体科学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特别是通过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所获得的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3 激发理论知识学习兴趣,巩固学习成效

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是体育类人才培养中的主干理论课程,其自然科学类课程属性决定了其以实验研究为基础,实验教学是其重要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体育生通常理论知识基础较差,理论课程学习困难而畏惧。实验课以其直观可见、高度参与和开放创造三种特性成为激发学生理论课程学习兴趣的最佳手段。通过实验教学来检验和应用理论学习的成果,激发其对于运动人体科学类理论知识的好奇心和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可以达到巩固理论知识学习的目的。

传统的运动人体科学实验通常强调以验证型实验达到巩固和提高理论学习成效的重要手段。比如在运动解剖学实验课程中,人体模型、骨骼标准、肌肉标本、器官模型等被视为运动解剖学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这些教具提供的直观认知确实可以提高学生对理论课所学知识的巩固。但是,进一步的实验改革应该看到巩固理论知识不仅可以通过验证性实验来达到,更应该通过设计性和探索性的实验设计牵引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动机和热情,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理论知识的宝库,从而服务于其实验目的的实现。这一种高层次的实验教学服务于理论课程知识的巩固才是我们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课程改革的应然目标。比如同样是对人体骨骼的认知和量度。我们就可以采用结合运动选材、项目定型的指标在不同的个体进行不同项目运动员的骨性指标测量的差异分析。毫无疑问,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动探索知识有重要意义,学生会被实验目标所牵引而主动探索该类理论知识并加以应用。这样就达到了以理论指导实验,以实验促进理论学习的双重效果。

参考文献

[1]周亮,邱苗.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课群混合式课程模式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38(03):181-183+198.

[2]卢文彪,张向群,阮定国等. 普通高师体育专业学科类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 体育科技,2013,34(2):105-107.

[3]赵焕彬,王海涛,刘彩绵,等. 体育院校实验室及实验课现状与发展对策.体育学刊,2006,13(1):85-87.

(作者单位:1.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2.长沙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

猜你喜欢
教育意义实验课程体育
浅谈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
浅析高中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行为—认知”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让健康向上的通俗歌曲走入高中音乐课堂
幼儿课间游戏活动的开展研究
以会计学为例建设财经类实验课程体系
电视新闻摄像实验课程的基本教学方案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