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付账》

2020-10-21 21:29魏少龙
大东方 2020年3期
关键词:剧作

魏少龙

摘 要:从《绝不付账》中可以看出,“表演工作坊”以多种方式表现出丰富的荒诞性特征,而其揭示荒诞性和社会现实问题的结合十分紧密,值得细细玩味和琢磨。正是荒诞性特征的突出存在才使得这些话剧分外引人深思,无论是对现代都市社会异化现状的批判,还是对人性真相的多面拷问,都显示出强烈的情感冲击和思想力量。

关键词:剧作;舞台设计;荒诞性

表演工作坊是台湾著名的民间戏剧团体,成立于1984年11月,主持人为台湾剧坛杰出的戏剧艺术家赖声川。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著名导演夏淳认为“赖声川为当代台湾话剧方面的代表人物,称得上是很有创造性、很有造诣的戏剧艺术家。”夏淳对赖声川所主持的“表演工作坊”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赖声川的‘表演工作坊的出现,使台湾话剧有了转机,赢得了观众,开拓了新的局面。”《绝不付账》便为“表演工作坊”的代表作品之一。

喜剧《绝不付账》由赖声川担任艺术总监,丁乃筝担任导演,由表演工作坊制作。本剧是由意大利著名剧作家达里奥·福编剧,讲述了一对在经济压力下艰难生活的小夫妻,妻子因为物价飞涨而决定去抢超市,因此与保守的丈夫发生了巨大的分歧的故事。这对夫妻不但要面对外在生活压力,更要面对两人内心对社会乱象的纠结。该剧用喜剧的节奏描述有些荒谬的世界,但最贴近真实的人生。

受现代法国著名戏剧家安东·阿尔托的“残酷剧场”的影响,赖声川提倡“集体即兴表演”的方式,事先拟定表演计划,而后分头搜集资料再于排练场即兴表达、反应,彼此切磋,最后由导演统一完成。正如赖声川所讲:“我们集体创作不是坐着讨论剧本,而是在排练室中实际去做。让演员吸收、消化,再根据自己内心真实的感情,现场反应,及时撞击。”因此,表演工作坊丁乃筝导演的《绝不付账》台词是高度“台湾化”的,以一个极其荒诞的故事,处处指向台湾的种种社会弊端,与达里奥·福的原作保持了精神上的统一。

表演工作坊具有一种悲喜交集的特质和浓厚的荒诞性色彩。所谓荒诞(absurd),来源于拉丁文的absurdus,原指“悖理”、“刺耳”,意指音律上的不和谐,词典上定义为“不合逻辑、不近情理、不可理喻、悖谬、无意义”;加缪在《西西弗斯神话》中如此解释荒诞:“一个哪怕可以用极不像样的理由解释的世界也是人们感到熟悉的世界。然而,一旦世界失去幻想和光明,人就会觉得自己是陌路人,他就会成为无所依托的流放者,因为他被剥夺了对失去家乡的记忆,而且丧失了对未来生活的希望。这种人与他的生活之间的分离,演员与舞台之间的分离,真正构成荒谬感。”西西弗斯日复一日推动巨石,巨石到达顶点之时也是痛苦延续之时,命定难逃的机械性重复劳作与其说是一种自我救赎,不如说是一种习以为常的荒谬和悲剧,推动巨石的目的是什么?没有目的的目的才是最令人恐惧和悲哀的,当巨石滑落的瞬间,西西弗斯却感到幸福,这是为何?这是他抗拒神明与死亡的最好的方式,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自身将永陷痛苦,却以苦为乐,贴近于悲剧,内在却竭力以幸福与快乐反抗命运的压迫。荒诞是悲喜交加的,荒诞剧悲喜交织的特性在表演工作坊的戏剧中非常常见,如《绝不付账》中的人们像小丑一样在舞台上疯魔般地存在,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有多可笑,无知可怜又身不由己,怨天尤人却摆脱不了无形的规则控制。国强天真地相信法律却被所谓的执法者嘲弄,最终被逼到开始反抗;强嫂抢了超市的东西牵连了秀子却无法抗争到底一直东躲西藏;秀子自己拿不定主意一直被人牵着走;鲁一吉是社会上一个符号化的人物,偶尔快乐,更多烦恼,愤世嫉俗却不得不向生活低头。还有警察、调查员、送棺材的、老人和陈大器,他们成为一切闹剧的核心。送棺材的把棺材送给了调查员,警察是当权者的走狗听从了陈大器的调遣。《绝不付账》这部戏就像是在看戏中人物自抽耳光同时还高兴地拉着大家一起看他们自抽耳光。在荒诞的故事下,夹叙夹议,荒谬的谎言昭然若揭,带有极强的批判讽刺意味。

荒诞不仅表现于台词,还有奇形怪状扭曲的舞台设计。国强家的玄关抬高了,与客厅连接的地方成了一个斜坡,门是倾斜的,房间看起来随时可能会倒塌,凭空营造出一种莫可名状的逼仄感,而当主人公在这个空间中说出:“只想有尊严地活着,国家能保护我”的台词时,荒诞至极。家外除了一个个诡异混乱的圆圈像是梵高扭曲画卷的布景相互挤压排列外什么也没有。国强在这里再次目睹了警察——执法者的嘴脸,对他引以为神圣的法律绝望。

戏中还有许多符号化隐喻的设置,如其中的“怀孕”情节,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挺着大肚子,酝酿着变革,结果被识破被镇压。调查员挺着被氢气充满的肚子说“我怀孕了!”我们都知道这注定是一场空。最后的几分钟他们甚至打破第四堵墙,把他们的绝望扔给了观众,告诉观众们这并不是一场戏,这荒诞的一切就是我们的生活,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被嘲弄着过活的。

“表演工作坊”无疑已经成为华人世界话剧的一面旗帜。长期以来,赖声川通过“表演工作坊”的历次演出,在其舞台创作实践中,不断地扩展中国现代戏剧的表现方式,同时努力扩大台湾剧场观众的层面与数量,力求做到其戲剧演出达到“雅俗共赏”,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审美需要,既借鉴现代西方戏剧的表现形式也重视向我国传统戏剧学习。从《绝不付账》中可以看出,“表演工作坊”以多种方式表现出丰富的荒诞性特征,而其揭示荒诞性和社会现实问题的结合十分紧密,值得细细玩味和琢磨。正是荒诞性特征的突出存在才使得这些话剧分外引人深思,无论是对现代都市社会异化现状的批判,还是对人性真相的多面拷问,都显示出强烈的情感冲击和思想力量。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影视系)

猜你喜欢
剧作
在细节中燃烧的真相
论摄影、剪辑与剧作对影视剧艺术水准探讨
浅谈《美狄亚》的悲剧特点
从莎士比亚看英国文艺复兴特点
民国曲学家卢前研究综述
从“水”意象谈高行健剧作的生命意识及其流变
刘桂成剧作的艺术特征初探
微电影中的悬念
关于哈罗德·品特剧作中沉默手法的研究与分析
论关汉卿剧作中的婚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