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经济法的人性价值

2020-10-21 21:29朱月
大东方 2020年3期
关键词:经济法探讨

摘 要:本文主要是以经济法为基础,探讨了其对人性价值的作用和影响。首先阐述了经济法是建立在人性假设的基础上,另外叙述了经济法对于人性价值的具体解析,分析了经济法推行的内在原因,从而使得经济法对于人性价值有着良好的参考价值,之后也阐释了经济法对于人性价值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经济法;人性价值;探讨

一、经济法理论是建立在人性假设的基础上

在我国干预经济发展的理论是经济法的理论核心内容,其发展的动力可提高经济的迅速发展,借助“隐形之力”进一步促进经济的迅猛发展。相关学者指出了“理性经济人及看不见的手”的假设,提出的假设是基于人性化的发展提出的,在社会的范围内,一个理性的经纪人主要是通过人类的理智消费观念,即是做出较少的牺牲来获取更多的财富。从人性化的角度来看,人在一生的历程中会追求生、性、群、强、乐,个人人性的特点展现出自私自利,理性经济人的主要目的是人类个体的自身追求,与此同时也会产生一些特定的自立性基础。在保证人类个体的经济利益时,通常会凭借相关的法律手段来完成,所以经济法也是基于这种理论而建立。

通常情况下,较为理性的经济人会注重人性的自私,但有时可能会与人性的特性背道而驰,另外理性经济人的设定有时仅仅会为自身权益,因此较难考虑其他因素。以人类的个体而言,人人都有追求自身利益的权利,人类也在追求者群体生活,这种群体生活也会映射出固有的群体人性,在群体利益的研究中,通常也存在着个人利益,另外个体利益和群体利益在某种程度上是有冲突的,个人利益有时也会通过群体利益得到相关的展现,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经济法理论的认识。

二、经济法人性价值构成之解析

1、经济法理论中的人性假设

某种意义上经济和人性没有多大的联系。“所有各种科学都或多或少地与人类本性有关”如若我们从法律发展的规律上来看,就会发现经济法会从一些人性的基础上得到。在传统的法学中,公法与私法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在人类的社会中将法律分为两类,等同于逻辑上的二分法。从人性的角度来看,人类的个性是追求自身的生命完整,个体都是独立的,人人之间是平等的,人性不会是个体的隶属与从属的关系,个体都会以群体为依托,如果离开群体则会失去人性。人性主要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一些竞争关系,人类中的每个个体都会去追求完美得到生存的目的,另外,人性中存在着冲突也是会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状况。

2、经济立法实践之人性动因

对于经济法的兴起,一些观点断定,“市场失灵”是经济法发展的基础。一些学者在其著作中都会将市场失灵作为经济法律的准则来。在一些经济活动中可将其活动的垄断对市场的窒息以及对不正当的竞争等,都可以被看做是市失灵的体现,从而也会被看成经济法的基础理论。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市场失灵会不仅仅是客观化的现象,其内在或者主要的原因人类并没有去进一步追究。在人类发展的长河中,人性发展的必然产物中主要包括群体、组织、国家,在一些群体中都会对人性做出相关的基础保障,同时也会有抑制部分人性的作用。

三、经济法对于人性价值的体现

1、在本质上经济法对公平价值的取向,使得每个人的基本条件得到保证

经济法会在不同的能力、禀赋和条件的设计中,谋求出人和人之间的公平度,使人类在生存条件下得到保证。对经营者这一人群中,经济在交往的过程中会采取一系列的法律尺度,使得双方的权力尽可能达到平等。就经营和消费两个类别的人群来说,在一些特定的经济往来中,能力和财力往往不是很对等的。经济法在某种程度上会保证人类的生存权力,同时会保障消费者的一些正当权益。在设置法律的过程中,我们会做出“不对等”的设计,继而使消费者得到公平的待遇。所以经济法会让每个人的生存权利得到有利的保证,另外在法律的设置中,可以以尽可能平等的设置建立出一套较为人性化的经济体系,这也是经济法价值的具体体现。

2、经济法以社会利益为主,同时会兼顾个人利益

民法主要是以个人利益来进行设计,但对整个的社会利益,其重视度不是很夠,另外经济法和民法在个人利益上有些许的不同。经济法以个人利益为主,是通过自身的奋斗追求自身合法的权益,但是会更注重社会利益,且强调在财富的追求过程中,不要去损害到公共利益,使得社会利益得到协调发展,对人性的公共权利得到保障。

通常情况下经济法会鼓励有能力的人创立企业,开办公司等,公司中的一些企业逐渐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在发展自身企业的同时,也会去进一步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经济法在劳动安全、卫生安全、资源保护、生态平衡和公共安全上等领域上都有明确的保护,经济法可以关注社会的整体利益,如若一旦触犯到整体利益而去追求个人利益,则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经济法会从人类的发展到社会的整体利益,使利益得到平衡的发展,也是经济法对人性价值具体体现。

3、经济法会以人类共同发展为出发点,保证社会的相对公平

民法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倡导人类的自由发展,强调其发展的理念,且在经济法则中,主要针对的是个人发展的理念,基于经济的基础、环境的条件等因素,经济法则主要关注发展的权利。经济法在保护弱者权益的情况下,长期会关注着弱势群体的生存情况,同时也会在政策的制定上对弱者有所偏袒,尤其是对消费者、失业者群体、残疾人群体等都会给予法律的援助。对于不平衡地区的处理上,经济法一般会关注某些地区发展平衡情况,在政策上尤其是对欠发达地区要适当照顾。再者,在子孙后代的处理问题上,保证后代人类的发展利益,进而节约资源,进而保护环境,促进我国整个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唐琼琼.第三方支付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J].河北法学,2015(04).

[2]胡光志.经济法研究的一种新思路-经济法的人性解读[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报).2008(04).

作者简介:

朱月,知产,上海市申汇律师事务所

(作者单位:上海市申汇律师事务所)

猜你喜欢
经济法探讨
浅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大数据时代经济法的完善路径探讨
经济法责任制度的缺陷及完善策略
大数据时代经济法的完善升级路径分析
经济法理论的反思与完善
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