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双线策略”提升初中学生语文素养

2020-10-21 21:11李舜
新智慧·上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文

李舜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应当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学生的发展做出更多的努力。本文从核心素养的理念出发,通过“双线策略”来构建新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双线策略

一、内线——“五课型四统一”单元教学法

(一)单元导读课型

在教学中,教师可从单元的层面着手,在深入把握单元主题和课文特点的基础上,编写“单元自学导航”,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实施,教师可由低到高设置单元自学导航的内容,首先是“生字过关”,引导学生记忆和理解生字词,然后是“感知欣赏”,通过一些问题和任务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比如从《春》中找出五幅描绘春天景色的画面;在《雨的四季》中,从调动感官的角度摘抄至少两处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进行赏析等。最后是组队探究,提出更具挑战性与开放性的任务,并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如分析课文《春》中,作者从哪些感官来描写春天,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观察现在的季节,并尝试动笔写下这个季节的景色。通过这种方式,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能动作用,逐渐引导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其语文素养。

(二)课内精读课型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程的主要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必要途径。在课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坚持“精读精讲”的原則,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核心,突出文章的主题、问题与阅读方法,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努力建设出思辨型的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语感与阅读理解能力。比如课文《背影》,通篇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但用几次对父亲背影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朴实而深沉的情感。对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围绕“背影”这一关键词展开阅读与讨论,让学生思考“背影”在文中出现了几次,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通过这种精细化的推敲与品味,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丰富其思想感情。

(三)课外比较阅读课型

新课程标准提出,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应不低于260万字,因此,语文阅读教学不能局限在教材当中,还要积极地向外拓展延伸。例如七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以“亲情”为主题,包含了《秋天的怀念》《散步》等文章,在学习完这一单元的课文后,教师可围绕“人间最美是亲情”的主题来设计一节比较阅读课,引入一些关于亲情的课外文章,如阎连科的《打》、白帆《父亲的泥脚》、琦君《母亲的书》,并设计以下阅读任务:“1.找出这三篇文章相同之处。2.这三篇文章在语言表达,写作手法方面有何不同?3.这三篇文章的思想主旨有何不同?4.你最喜欢哪篇文章?结合文中具体例子说明理由。”让学生在带着问题对文章进行比较阅读,通过对比思考,深入理解三篇文章的异同之处,在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同时,也使得他们对不同类型的文章形成更加准确的认知。

(四)读写联动课型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紧密相关。首先,教师可让学生阅读课内外精彩文章的时候,分析和学习其中优秀的写作手法,然后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补写或者写读后感等,并组织学生互相批改和评讲,构建互动型的语文课堂,训练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比如,在教学《阿长与山海经》的时候,文章主要通过“给我买《山海经》”来表现阿长的善良与热情,以及“我”对阿长的感激与怀念,但作者在前半部分先写了阿长的缺点,如地位低下、饶舌多事、愚昧迷信等,运用“先抑后扬”的手法,为后面写阿长的美好品质做铺垫,塑造出一个有缺点的好人形象,使人物更加真实立体。在读完课文后,教师可让学生运用“先抑后扬”的手法,来描写自己的一位亲人、老师或朋友,使学生在锻炼写作能力的同时,对课文的写作手法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

(五)名著阅读展示课

名著阅读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语文老师结合新课标定期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其阅读的经典名著。比如在《水浒传》阅读展示课上,可设计讲故事、评人物、赞英雄、考知识、写感悟等环节,为学生的阅读成果提供充分的展示平台,同时也有利于加深他们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与感受。

二、外线——举办校园悦读节

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抓好“内线”,还要抓好“外线”——每年举办一届校园“悦读节”,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在校园内创设出浓郁的读书氛围。具体来说,可分为“常规活动”与“特色活动”两大类。

“常规活动”包括“悦读达人”、“博文之帆”、“书香班级”的评选,对表现优秀的学生或班级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发学生阅读的动力,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并且要读出自己的感悟。

“特色活动”更加具有趣味性与互动性,比如校园演讲比赛、原创诗歌大赛、古诗词擂台赛等,为学生的阅读成果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跳蚤书市、图书漂流以及与外校进行文学交流等,让学生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学习,丰富自己的阅读体验,完善知识体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师要改变过去的“知识型”课堂,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教师可采用“内线+外线”的策略,将“内外结合”的“双线策略”落实到语文教学活动中去,达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元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28):152.

[2]王红梅.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语文教学模式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7):148.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语文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语文俱乐部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