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睡前故事”的研究

2020-10-21 21:11贾晓辉
新智慧·上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幼儿成长审美教育

贾晓辉

【摘 要】睡前故事是利用幼儿每天午睡前的10-20分钟,通过故事这种文学形式对幼儿进行故事欣赏或个别教育,让幼儿受到文学及艺术语言潜移默化的熏陶,以及对文艺作品的听力理解和形象思维的强化。

【关键词】睡前故事;审美教育;幼儿成长

幼儿园里的故事,有童话故事、寓言、神话等,故事形式也多种多样,而睡前故事在这么多种类和形式的故事中又显得尤其特别和重要。它是利用幼儿每天午睡前的10-20分钟,在卧室里,通过故事这种文学形式对幼儿进行故事欣赏或个别教育,让幼儿受到文学及艺术语言潜移默化的熏陶,以及对文艺作品的听力理解和形象思维的强化。睡前故事还能使幼儿感受一种家庭般的温馨,并使其在睡前排除无关干扰,静下心来,在优美的童话和遐想中入睡。

一、关于讲述睡前故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些民办园里的办园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让他们在幼儿午睡前讲故事就更是无从谈起了。公办园里的老师们,几乎都会在孩子午睡前讲故事,但老师们对于讲睡前故事的作用及其重要性还不够明确。有的老师是完成任务式的,有的是无可奈何式的,还有的老师虽然每天坚持讲了,但却认为讲不讲睡前故事其实没什么区别,只要孩子早点开始午睡就行。

二、关于讲睡前故事的调查与分析

(一)问卷调查

在问卷调查中,我随机发放了50份问卷,收到有效问卷49份。我园的17个班中,不讲睡前故事,孩子的入睡时间就很长,寝室里的秩序也不好,从进寝室直到真正入睡一般需要15-25分钟,有的甚至需要更长的时间。

(二)实例比较

我们曾经对两个班的孩子进行比较,其中一个班的孩子每天都在睡前听故事,另外一个班的孩子睡前不听故事直接上床睡觉,经过比较发现:睡前听故事班的孩子们很快就能够安静地躺在床上听故事,幼儿与幼儿之间没有出现相互讲话和发生各种纠纷,当睡前故事听完后孩子们能够安静有序的睡觉。另外一个睡觉前不听故事的班级,几乎没有孩子能安静入睡,孩子入睡时间也比较长。

(三)实际分析

1、睡前故事是幼儿园日常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现在的幼儿园大都是日托制幼儿园,如果能让幼儿通过睡前故事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对他们的成长也大有好处。更重要的是睡前故事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讲述,以故事這种文学形式,教育和引导幼儿,纠正幼儿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中出现的不良现象或习惯,更能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受到文学语言的熏陶,培养高尚的情操,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懂得更多的知识和道理。

2、在幼儿园讲睡前故事的好处。

在幼儿园中,教师讲故事都是在教育活动中按照计划去进行的。这样,尽管大多数幼儿达到了预期效果,但也应该看到,幼儿之间的差异是存在的,教师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家庭教育中,故事教育也是首选,家长的教育方法尽管是一对一,弥补了集体教育的不足,但很难做到计划性、持久性。而幼儿园睡前故事恰好弥补了上述两方面的不足。它充分利用睡前这个比较固定的时间,对幼儿进行故事教育。它给幼儿创造了一个安静、温馨的良好环境。一方面,幼儿听着故事睡觉是非常快乐的,并且能够较快的入睡;另一方面,教师有了比教充足的时间,对个别幼儿进行教育,较为系统的锻炼了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在这里,家长很难做到的事情,教师轻而易举就做到了,而且事半功倍。

三、怎样才能讲好睡前故事

给孩子讲故事并不象农民春天播种,播多少就能收多少,讲多少故事他们就能复述多少故事,并不是多多益善,而需要一定的方法,才能达到当初讲故事的目的。

(一)要有感情

讲睡前故事,要用感情来表现气氛,而且要轻柔甜美。讲故事之前,要掌握每一个角色的个性和故事情节,那么讲起来才会自然生动。为幼儿讲述故事时,要注意声情并茂,必要时要使用夸张的语气,以引起孩子听故事的兴趣和注意力。

(二)声音丰富

特别是给刚入园的小班孩子讲故事时,更要适度变化一下声音,听起来才会更生动。例如火车的“呜呜”声或汽车的“嘟嘟”声,小狗“汪汪叫”和小猫“喵喵叫”。如果我们能够充分表现愉快、愤怒、失望、难过等情绪,睡前故事就会和广播剧一样精彩。

(三)故事安详

高潮迭起的故事当然能引起幼儿的注意,但也容易使他们过度兴奋,不适宜睡前讲述,以免影响午睡质量,影响下午的游戏和活动。为了让孩子安静入梦,最好挑选有安定感、情节变化平静的故事,这样他们才不会越听越兴奋。

(四)爱心和耐心

如果昨天的故事还没讲完,孩子们就睡着了,那么今天讲故事时,最好要有“前情提要”,以便他们适度衔接。在讲述过程中幼儿可能会有疑问,这时候应该先为他们解说,然后再继续,不要说“现在不要问,等讲完了再告诉你们”,那是最不高明的。记住,爱心和耐心是一样重要的。

(五))提问和重复

讲完一遍故事后,要恰当地使用提问语言,以帮助幼儿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当他们提出再讲一遍时,要不厌其烦地为他们重复讲同一个故事。此时是他们理解词汇,记忆故事情节的最佳时间。重复是加深孩子记忆最好的办法。

(六)适度改编

可以适度将故事情节改编,幼儿的吸收能力和兴趣都不同,也可以试着了解他们的能力范围,然后小幅度变动故事内容。例如有些外国故事里小主人公的名字洋味十足,又长又拗口,不妨改成本班孩子的名字,读起来简单,他们听起来也会更亲切。

四、讲睡前故事要注意些什么

哪些故事更适合作为睡前故事?美国《育儿》杂志报道称,故事的适合年龄、故事的曲折程度、故事种类、文章长短都是考虑的因素。

(一)根据不同年龄特点的幼儿,应该选择他们能听懂的、情节生动有趣的故事。如为小班幼儿就应选择以动物为主要角色,故事情节简单的生活类故事,而避免讲述知识性故事。

(二)作为睡前故事,情节可以有,但不能太曲折,否则容易让孩子变得兴奋;文章以短小为佳,通常两个小故事的效果会比一个长故事更好。

(三)为小班幼儿选择的睡前故事应该琅琅上口、韵律及节奏感强,如一些儿歌、童话、童谣、篇幅短小的民间故事等,中大班幼儿随着年龄增长、知识储备的增加,需要更为复杂的人物和情节的故事,才能满足他们心理上的需求。

(四)幼儿学会讲一个故事,要经过聆听、理解、记忆、复述四个阶段。当他们重复听同一个故事时,能在重复启动的故事形象中产生愉快感,增加兴趣并检验自己的记忆和实现自己的期望。对于刚入园的幼儿,不妨选择十几个故事在睡前反复给他们听,也可以让他们跟着一起讲,经过反复模仿,加深记忆。时间长了,他们听熟了,理解了,就记住了,慢慢地就能自己讲了。

五、对于讲睡前故事的几点建议

(一)每周睡前故事的内容讲究连续性

许多老师都会在小朋友上床之前随手拿起一本故事书或童话书读给他们听,由于故事内容都不同,缺乏连续性,这对于没有养成听故事入睡的小朋友来说,听故事的效果并不会很好。因为他们对于每天的故事内容没有期待,这势必会影响讲故事的气氛,也影响了其他幼兒听故事的质量。但为什么他们每天都会准时坐在电视机前收看精彩的动画片呢?原因就是这些动画片虽然分好多节,但情节上是连续的,所以他们看了以后还想看。如果睡前故事是连续性的,他们当然也会这样。

在选择每周的睡前故事时,可以讲一些系列性、连续性的短篇童话故事,也可以把一个很长的故事分几次讲,这样,不仅让小朋友养成了听故事入睡的习惯,也利用了这样零碎的时间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避免了时间的隐性浪费。

(二)扩大睡前故事的类别

睡前故事的内容种类要多样化,不要局限于童话故事,让小朋友每天都听安徒生童话、365夜故事、一千零一夜,长此以往,他们不会有新鲜感。其实,除了这些童话故事以外,我们还可以选择一些科普读物,增加小朋友的科学知识。每天读一些他们感兴趣的科学知识,这将会激发幼儿认识自然的兴趣、探索发现新鲜事物的欲望。

(三)抓住教育契机,编睡前故事

把发生在小朋友身边的事情编成睡前故事,这独一无二、极具针对性的睡前故事,将会有非常明显的教育效果。因为这件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做对了的幼儿,做错了的幼儿听了都会心知肚明,然后对号入座,从而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同时也可以把小朋友在生活中观察到的,感兴趣的、好奇的事情拓展延伸,编成睡前故事,他们会非常认真地听,并且会牢牢地记在心里。

(四)转变睡前故事的性质

当睡前故事变成了小朋友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变成一种好习惯时,要转变睡前故事的性质,听故事不再是打发时间,不再是每天的任务,而是他们表现好,有进步时获得的奖励,这会把睡前故事引向更加积极的方向和轨道。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每位老师都把讲睡前故事作为自己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更会让我们的每个孩子受益终生。

猜你喜欢
幼儿成长审美教育
浅析幼儿园剪纸教育对于幼儿成长的意义
浅谈音乐启蒙教育对幼儿成长过程的重要性
论户外活动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结构活动促进幼儿成长探究
高校摄影公选课与大学生的审美教育浅谈
审美教育有效传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研究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爱满天下,撑起爱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