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调查”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讨

2020-10-21 17:15何涛杨永霞李南楠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何涛 杨永霞 李南楠

摘 要:文章分析了赤峰学院抽样调查课程的教学现状,总结了该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和措施:丰富教学方法;注重课程体系的前后衔接;强化实践教学;改革考核方式.

关键词:抽样调查;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0)03-0103-02

1 引言

抽样调查是统计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抽样调查在国际上已有很长的发展历史,它是政府部门、各社会团体、企业单位了解情况和收集信息的最主要方式.近年来,抽样调查在国内得到了广泛应用,我国财经类院校和理工类院校的统计学、应用统计学专业普遍将抽样调查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1].抽样调查课程主要介绍几种基本的抽样方法、抽样调查的步骤、精度要求及效率分析.通过开设此课程,能使学生掌握抽样调查的理论知识,根据不同的数据,选择最适合的抽样方法,培养学生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的能力.

2 抽样调查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材中实践环节过少

赤峰学院选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由金勇进编著的《抽样:理论与应用(第二版)》.该教材对几种基本的抽样方法的特点、具体抽样步骤和估计量的性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不仅讲清楚了每种抽样方法的基本原理,又尽可能避免了复杂的统计公式的推导.教材的理论性较强,而对于抽样方案的设计、调查过程的具体实施,数据的分析处理涉及较少,从而造成学生虽然熟练掌握了抽样调查的理论知识,但动手能力较差,大部分学生不会实际应用,不能根据一个社会调研题目独立地完成一项调查,这显然达不到应用型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

2.2 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目前,我校开设的抽样调查课程过于注重理论内容的讲解,由于课程中公式的推导和证明所占比重较大,老师利用板书在课堂上一直以推导公式及定理证明为主,学生紧跟老师的公式推导,无暇思考,这种重视理论轻实践教学方法,师生缺少互动,学生的缺乏学习兴趣,主动性较差,在理论与应用上不能很好地结合,且实验课时较少,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2.3 考核方式不合理

抽样调查课程的考核以闭卷考试为主,平时成绩占比30%,期中考试试卷占30%,期末考试试卷占40%.课程考核方式过于单一,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死背一些公式和例题,没有真正学到理论与实际的融汇贯通.

3 抽样调查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此课程教学需要新的思维,如何结合抽样调查课程特点和专业培养目标来提升教学质量,对《抽样调查》课程教学提出几点改进思路[2-6].

3.1 丰富教学方法

传统的大学课堂是老师在讲台上不停的板书,讲授课程知识,学生在台下机械地听,老师和学生之间缺少互动,缺少交流.致使老师不知道学生对课堂上所讲知识理解怎么样,掌握的怎么样.学生也缺少了学生兴趣和学习动力.因此,要寻求一些适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加以巩固,最终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3.1.1 应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就是在教学中引入真实的案例,通过案例,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通过分析和讨论案例中的问题,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终提出解决方案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用真实的案例向学生展示抽样调查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各种抽样方法的概念、使用方法及它们之间的区别,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1.2 应用图示教学法

图示教学法,是通过简单的符号和文字构成特有的图文,并形成板书、PPT课件的教学方法.图示教学能够省略语言、文字在人脑中的翻译过程、直接转化为相应内容,更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接下来我们就结合《抽样:理论与应用》这本教材中的内容,利用图示教学法来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抽样的随机性.以整群抽样为例,在群规模相等时的等概整群抽样中,把每个群作为一个基本抽样单元,那么群规模相等的整群抽样可以看作是特殊的简单随机抽样,从而具备了简单随机抽样的性质.例如:在群规模相等的等概整群抽样中,假定从群数为N的总体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n个群,群的次级单元数为M,记Yij为第i个群中第j个次级单元的标志值,则有

因此,可将群作为简单随机抽样中的个体,则总体中第i个群的均值Yi可看做第i个个体的标志值,因此整群抽样则看作从有限总体{Y1,Y2,Y3,…YN}中抽取样本容量为n的简单随机样本{y1,y2,y3,…yn}.因此,整群抽样中的“随机性”体现在了将群规模相等的群作为抽样的基本单元的抽取过程,对于群的抽取是简单随机的,所以是的无偏估计.运用图示法可表示如下:

图示教学法将抽象的理论变得直观明了,使学生能更加形象、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使学生能更好地融会贯通,对于我们的教学的提高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3.2 注重课程体系的前后衔接

在抽样调查课程的教材中,对抽样方法的定义、估计量的性质和效率等内容都做了详细介绍,公式的证明也较完善,但对于抽样方案的设计、调查的实施、数据的分析等内容较少,致使学生即使熟练掌握了理论知识后,对于怎样根据数据的不同更合理地开展调查和分析工作的能力较差.因此,应在学生学习和了解基本的几种基本抽样方法之后,增加有关抽样方案设计、调查的实施、数据处理分析及调查报告撰写等过程的介绍与讲解.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后,能把相应的理论知识用到实际的抽样调查中.

3.3 强化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抽样调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抽样方法的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使学生能够进行抽样方案和问卷设计、实施开展调查、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最终形成调查报告.因此在教学中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创新能力非常重要.下面以赤峰学院为例,从两个方面加强抽样调查课程的实践教学.首先创新小学期的实践课程,赤峰學院暑假开学后,前一个月是开设创新课程,对于统计学专业学生来说,在大三的创新课上,会开设两周的抽样调查的实践课程,学生们3-4人一组,根据本组情况选择大学生感兴趣也有所了解的调研题目,考虑到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制定出抽样方案,设计出调查问卷,然后发放调查问卷,为了得到较准确的数据,同时发放纸质问卷和电子问卷,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写出调查报告.最后,学生们以组为单位进行答辩,指导老师会根据同学现场的展示对各组的报告进行点评,指出其不足之处并给出实践课程的分数,并让学生加以改正.通过此实践课程,学生的理论知识加以巩固,学生进行问卷设计、实施调查、处理数据以及撰写调查报告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其次是鼓励学生参加统计类专业的比赛,让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和热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数据分析,并撰写调查报告,通过比赛能使学生学到更多课堂外的抽样调查知识[8].

3.4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目前,赤峰学院抽样调查课程的考核主要以考试的方式进行,其中,期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40%,平时成绩占30%.在此考核方式下,学生实践的机会不多.因此,可以把实践考核加入考核体系中,让学生们自由分组,对调研题目制定出抽样方案,设计出调查问卷,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写出调查报告,指导老师根据学生提交的调查报告给出实践环节的分数.将试卷考试、平时成绩、实践考核、按4:2:4比例进行分配,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实践活动动力.

4 结语

对于处在转型期的综合类院校而言,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抽样调查课程教学与学生的特点相结合,明确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更换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改革考核方式,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金勇进.抽样:理论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朱松.《抽样调查》课程教学能力提升探索[J].教育现代化, 2018(52):90-91.

〔3〕李春平.“抽样调查”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讨[J].实验实践教学,2014(9):129-131.

〔4〕王红敏,隋文涛,王建军,等.大学专业课程建设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7,4(36):139-141.

〔5〕谢娟,闵杰.大数据环境下抽样调查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9(2):149-150.

〔6〕朱建平,张悦涵.大数据时代对传统统计学变革的思考[J].统计研究,2016,33(2):3-9.

〔7〕陈巧玉,鲁鸽.高校《抽样调查》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 科教园地,2010(6):111-112.

〔8〕刘媛媛,苏金梅,吕雄,张彩琴,樊裕.抽样调查课程的教学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2):63-66.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