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管理理念对我院门诊药房精神科药品管理合格率的影响

2020-10-22 02:54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463000赵俊杰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6期
关键词:精神科药房合格率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463000)赵俊杰

5S管理理念起源于日本,包括整顿、整理、清洁、清扫、素养5个方面,广泛用于服务业、制造业等现代企业管理中,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环境。相关研究表明,5S管理法应用于医院药房管理中,能有效提高药品合格率及医务人员工作效率[1]。为进一步规范门诊药房精神科药品管理,保证用药安全。本研究将5S管理理念运用于我院门诊药房精神科药品管理中,旨在探讨其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3月门诊药房精神科药品管理员11名为观察对象,其中男4名,女7名,年龄23~48岁,平均年龄(35.42±6.03)岁。门诊药房中精神科药品包括抗精神病类药、抢救药、需冷藏药品等。

1.2 方法 ①成立5S小组:5S管理实施前,成立5S小组,对门诊药房人员进行培训,制定管理计划、实施方案。②整理:对药房文件、资料定期整理,及时处理工作非必要品,完善门诊精神科药品库存临界设置。③整顿:将精神科药品分类摆放,抢救药放置抢救车里,并编号,专人管理,详细标注抢救药品批号、有效期;抗精神病类药品按口服、静脉用药分类放置,特殊药品特殊保管化,按照药品性质进行冷藏柜保存或干燥避光保存;对麻醉精神药品,安排专人专柜负责,做好钥匙、药品交接,建立严格登记、交接制度。④清扫:定期清扫、去污,指定专人负责精神科药品质量管理,每月定期进行效期、质量检查。⑤清洁:完善制度,对管理空白或不完善制度进行修订,当天值班人员检查5S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处理。⑥素养:在管理实施开始阶段,增加检查监督次数、力度,培养药房人员养成良好职业习惯;调动积极性,药房所有人员参与药品管理;建立激励机制,以激发药房人员积极性。

1.3 评价指标 ①比较分析5S管理实施前后精神科药品管理合格情况,每月对门诊药房精神科药品进行养护,每个类型药品抽查40%,观察其质量情况,合格:无污染、浑浊、变色、破损,不合格:未达到以上标准。②比较实施前后药房人员工作效率,包括精神科药品单方调配时间、患者候药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t 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精神科药品管理合格情况 实施后药品管理合格率97.14%高于实施前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工作效率 与实施前比较,实施后单方调配时间、患者候药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3 讨论

门诊药房药品数量较多,且药品管理环节众多,目前多以习惯性经验管理为主,缺乏系统、完整药品管理理念。5S管理是一种精细化管理模式,通过规范定位、人人参与逐渐培养管理人员管理素养,并形成常态机制,达到安全、规范、整洁、高效目标[2]。张华俊等[3]研究发现,在妇幼机构住院药房药品管理中应用5S管理法,能提高不合理处方检出率,减少调剂差错,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本研究结果发现,5S管理实施后精神科药品管理合格率97.14%高于实施前74.29%,实施后单方调配时间、患者候药时间均较实施前短(P<0.05),提示门诊药房精神科药品管理中应用5S管理理念,能提高门诊药房人员工作效率、药品管理合格率。分析原因可能为,5S管理实施过程中,通过整理、整顿、清扫,对药品进行整理分类,清理药品内外环境,有序摆放药品,并按药品性质进行储存,可减少寻找药品时间。同时完善相关制度,建立检查、监督、激励机制,促使门诊药房人员积极管理药品,养成定期养护药品习惯,从而保证药品质量,提高药品管理合格率。

附表 5S管理实施前后工作效率比较(±s,min,n=11)

附表 5S管理实施前后工作效率比较(±s,min,n=11)

类别 单方调配时间 患者候药时间实施后 1.16±0.36 2.78±0.64实施前 2.57±0.42 5.16±0.71 t 8.454 8.258 P<0.001 <0.001

综上可知,门诊药房精神科药品管理中应用5S管理理念,能提高门诊药房人员工作效率、药品管理合格率。

猜你喜欢
精神科药房合格率
精神科护士再任职后的压力分析及对策
我院精神科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影响因素分析
面向自动化药房的搬运机器人设计
皮肤科药房开展药学服务效果观察
2020年畜禽产品兽药残留抽检样品合格率99.49%
202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达97.8%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医院药房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探讨
提高铝电解电容器合格率的多元化工艺技术
精神科低年资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状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