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手术室输血非溶血性反应的临床分析及预防措施

2020-10-22 02:55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451191高斌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6期
关键词:血液制品溶血性全血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451191)高斌

随着现代交通业、建筑业等的快速发展,交通事故、工程事故发生率呈快速增加趋势。手术室是抢救和修复危重创伤的重要场所。而围手术期输血抢救患者生命的必要手段。近年来,随着实验室检验技术的发展,大大降低了经输血感染性疾病的传播。但是,由于血液成分的复杂性及血型系统的多样性,任何血液制品的输入都有可能会发生过敏、发热等非溶血性反应[1]。目前,安全输血的重点也从采供血环节转移至医疗机构的临床输血中。为了有效减少围手术期手术室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现将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围手术期手术室输血不良反应事件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手术室,采用同种异体血输注患者1700例,其中男性1080例,女性620例。分布科室:骨科400例,腹部外科760例,胸心外科440例,妇产科100例。输注的所有血液制品均来郑州市中心血站,其中输注全血120例、红细胞悬液1220例、血浆330例和血小板30例。

1.2 方法 由科护士长负责,巡回护士具体填写的《临床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单》,一式两份,一份交输血科保管,一份存放于手术室。主要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和所住科室、临床诊断、输血史和过敏史,输血时或输血后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症状。

1.3 观察项目 依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外科学》(第9版)输血不良反应判定标准[2][3],分别确认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分类统计不同性别、不同年份、不同血液制品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的全部数据资料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用(n,%)表示计数资料,实施χ2检,用±s表示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当P<0.05时为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附表1 不同年度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附表2 各种血制品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n/%)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输血不良反应 本组输血患者1700例,共发生不良反应11例。其中男性1080例,发生输血不良反应7例,发生率为0.65%,女性620例,发生输血不良反应4例,发生率为0.64%,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同年度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016年、2017年、2018年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附表1。

2.3 各种血制品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输注全血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发生率为2.38%;洗涤红细胞未观察到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附表2。

3 讨论

输血是促进外科发展的三大因素之一。输血可以补充有效血容量、纠正休克,改善微循环、增加红细胞携氧能力,改善组织缺血缺氧,提高机体免疫力和凝血功能。正确掌握输血的适应症,科学合理选择各种血液制品,有效防止输血不良反应,对保证临床治疗的成功及病人安全具有重要意义[4]。

随着我国输血管理制度及技术水平的提高,溶血性输血反应基本杜绝。但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热反应、过敏反应等)依然较多。如果在临床用血时严格掌握输血指征,遵守输血操作规程,大多数输血反应是可以预防的。目前,最常见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是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5]。

分析本组结果显示,各年份输血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加强输血管理由主要关系。本组共发生发热反应49例,包括全血、血浆等成分输血,其原因可能与免疫反应、致热源及细菌污染等有关。即①免疫反应常见于多次输血或经产妇,当再次输血时可与输入的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反应引起发热。②致热源所使用的输血器具或制剂被致热源(蛋白质、死菌或细菌代谢物)污染;③细菌污染是血液制备过程及使用过程受到污染。输注全血不良反应率高达1.67%,成分输血与输注全血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这是因为全血中的保存液是针对红细胞特点设计的,并未考虑到在4℃对白细胞、血小板(需要在22℃震荡条件下保存)和不稳定凝血因子的保护作用,一般在很短时间内失去活性,产生细胞碎片。特别是对于多次输血者,受血者体内存在白细胞、血小板等不规则抗体,当接受或再次接受全血时,极易引起免疫性发热反应。本组过敏反应6例,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过敏性体质病人对血液中蛋白类物质过敏,或者是过敏体质的供血者随血将其体内的抗体转移给患者,当再次接触该种过敏原时,即可发生过敏反应。此类反应的抗体常为IgE型。②患者多次输注血浆制品,体内长生多种抗血清免疫球蛋白抗体,尤以IgA抗体为主。③或免疫力低下,体内IgA低下或缺乏,当输血时对其中的IgA发生过敏反应。输注洗涤红细胞内含少量血浆、无功能白细胞及血小板,去除了肝炎病毒和抗A/B抗体,适应于对白细胞凝集素有发热反应者等,可降低输血反应发生率。输血不良反应防治措施[5][6][7]:①加强围手术期输血管理,严格核对制度;定期进行医护人员的培训,严格掌握输血原则和指征,提倡成分输血,做到合理用血;②加强输血观察,掌握相关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加强巡视,做到早发现早处理;③严格无菌性输血操作,杜绝致热源或细菌污染。④加强对有输血史者不规则抗体的筛查,能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⑤对于有过敏史者,要预防性应用抗过敏药物或激素制剂;⑥有过敏史者不宜献血。

猜你喜欢
血液制品溶血性全血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全血超量采集原因分析及返工制备可行性分析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执业药师在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成都地区医疗机构红细胞类及血浆类血液制品退回的现状分析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华兰生物(002007):血液制品回暖 疫苗业务有亮点
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指标在DIC患者血液制品输注中的指导价值
注射用头孢替坦二钠的安全性再评价
微量全血彗星试验检测电子制造业不同工种人群DNA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