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唇珠袖两寂寞

2020-10-26 06:56眠居澄
中华瑰宝 2020年10期
关键词:梅兰芳昆曲上海

眠居澄

『有人说上海是「张爱玲的上海」,是「陆小曼的上海」……可是,我觉得言慧珠更像上海,精致、个性、张扬,正面是光彩夺目,背后是淡淡忧愁。』言慧珠的学生蔡瑶铣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

“惊变埋玉,洛水神悲生死恨;还巢失凤,游园遥想牡丹亭。”这是旧时京昆界著名的一副挽联,由梅兰芳的秘书许姬传撰写。据说,参加追悼会的人们看到后争相传抄,这是挽后世公认的梅派第一坤伶—言慧珠(1919—1966年)。

言慧珠是京剧言派须生创始人言菊朋的二女儿,祖上是清朝官宦世家。虽出生于北京,但言慧珠从1947年起就正式定居上海。她的每个重大艺术成就乃至人生抉择,几乎都离不开上海:10岁时,她就跟随母亲加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20岁时,她由父亲“护航”,在申江首秀,迅速走红;23岁拜师梅兰芳;27岁荣膺“平剧皇后”的称号;38岁转行昆曲;47岁玉殒华园……短暂的人生,上海见证了她的惊艳亮相与黯然落幕。

失凤还巢

言慧珠出生时,正值父亲言菊朋春风得意之际。当时他正是北平清音桌、各大曲社堂会的风云人物,距离因“请假唱戏,不成体统”被蒙藏院革职,“被迫”下海还有五年的光阴。然而,言慧珠10岁那年,由于父亲成名后终日唱戏养猫,沉迷烟榻,夫妻之间日生嫌隙,母亲高逸安一怒之下,带着慧珠和尚在襁褓的小妹慧兰出走上海,并加入明星影片公司做了演员。恰好该公司的老总郑正秋、周剑云都是京戏迷,公司下设的俱乐部—明星歌咏社还专门聘请了教唱京剧的先生和琴师,所以明星公司的很多电影演员业余都会来两段。言慧珠整日沉浸在古朴的胡琴声与新潮的摄影机氛围里,加上超强的模仿能力,不多时就被电影演员们称作“小票友”,在此期间,母亲还延请名师教她唱戏,小小年纪,她就可以彩唱《宇宙锋》这样的戏了。

1931年5月,言菊朋应荀慧生之约,赴上海演出。他此行的另一目的是夺回掌上明珠。言菊朋表示“老婆可以不要,慧珠必须回家”。经他的几个律师好友奔走襄助,借黄金荣名头,由明星影片巨擘张石川斡旋谈判,言菊朋一次性付给高逸安三千大洋,终于带回宝贝女儿。此番波折,言菊朋数月演出近乎白唱。幸得杜月笙为庆祝浦东高桥杜氏宗祠落成,6月9日至11日,堂会大唱三天,南北名伶除余叔岩外,悉数到场,言菊朋自然也所得不菲,这才不枉此行。

著名戏曲家苏少卿曾说:“所以我说慧珠的成功,幸亏她母亲与父亲的一次离婚(并未离婚,实为母亲携女“出走”)把她带到上海来受了南方影话剧及新风俗的洗礼。假使菊朋夫妻不离,慧珠老在北平念书,恐怕早做了贤妻良母,不会下海唱戏,亦不会红到这个样子,活泼到这样程度。”

梅边问艺

1939年,言菊朋和侯玉兰领衔宝桂社赴上海黄金大戏院演出,言慧珠与兄长言少朋随行。在父亲的精心安排下,她首次正式登台亮相,压轴演出《扈家庄》。凭借师法“九阵风”阎岚秋打下的武旦功底,以及亭亭玉立、明艳英武的扮相,言慧珠赢得了满堂彩。后续又跟父亲合演《贺后骂殿》《打渔杀家》等经典戏码,时人称她此次演出了“活生生的一丈青扈三娘”“不亚于科班”。之前爱女心切,百般阻挠她学戏的慈父终于允许她正式学戏。紧接着,言慧珠成为“言家班”的头牌旦角,并自行挑班“小言家班”,迅速蹿红十里洋场。

言慧珠扬名申江之时,恰逢抗日战争,国内军民同仇敌忾之际。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香港迅速沦陷。早已决意息影舞台,蓄起胡须的梅兰芳再也无法在港平静闲居。1942年,当言慧珠打听到年近半百的梅兰芳返沪定居,便抓住机会,由教自己的身段老师朱桂芳(也是梅兰芳的身段老师,曾编创梅氏《西施》佾舞、《霸王别姬》剑舞等)和李释戡(梅兰芳编剧)、许姬传引薦,拜入马思南路121号(今思南路87号)梅门。她谦虚向学,执礼甚恭,为便利学戏,与梅兰芳爱女葆玥姐妹相称,同吃同住,成为唯二的得梅氏真传的弟子(另一位是李世芳,1947年空难罹难,年仅26岁,梅甚哀恸)。

抗战胜利之后,对梅兰芳的演出,言慧珠几乎是每场必到,美琪大戏院、中国大戏院、天蟾舞台、皇后剧院都有她的专座。由于她便装时也太过美艳,竟连入场观摩都屡屡成为观众议论的焦点。而且,即使每晚在梅宅吃夜宵的时候,她也要跟老师交流当天学戏的心得体会。

言慧珠在回忆文章《学梅十年》中,曾这样描述自己的学习状态:“我简直就像个贪心的孩子一样,恨不得把自己所没有的东西一下子都拿过来,可是没有的东西太多了,不知去从哪里下手才好。记得十年前我曾在报上写过一篇稿子,我说‘眼睛要像照相机,耳朵要像收音机,我是希望我当老师表演的‘复制品……天天看,天天记,一念一式,一声一韵,像收藏家似的,把表情、水袖、身段……各种大小动作都一一收藏起来,逐渐有一点准谱。”

拼命的揣摩练习以及梅师的亲炙,使得言慧珠各方面素质得到飞速提高,很快得到了“小梅兰芳”的美誉。梨园耆宿刘曾复曾评价,言慧珠的唱非常聪明,她比别人有优势,很重要的原因是父亲言菊朋文化程度高,使得言慧珠在四声音韵方面比一般旦角演员修养深厚。

梅兰芳晚年的琴师卢文勤曾在回忆文章中讲:“那时,我正为言慧珠操琴,几乎每晚都能在上海马思南路梅先生家里见到她。说来也巧,一次梅夫人福芝芳在家与朋友玩牌,收音机里正播放着《霸王别姬》的实况录音,梅夫人觉得梅先生这次录音调门高,嗓子也特别好,非常高兴地问道:‘这是大爷什么时候的录音?后来才知道这是言慧珠在黄金大戏院的演出。那时言慧珠不过三十岁刚出头,扮相、嗓子都特别好,加上长期专心致志地模仿大师,可以说已到了惟妙惟肖、几可乱真的地步。如果把言慧珠当时的演出喻为年青时代的梅兰芳亦不为过。”如此“照相机”“收音机”式的模仿,练就了言慧珠坚实的梅派青衣基本功,也给她的编、导、演灵感提供了丰沛的源泉。

至于她的创新才能,“梅党”成员们有目共睹,公认她是京朝派和海派结合得最好的演员。比如,梅葆玖曾回忆,1954年,言慧珠在无锡演出《太真外传》时,提前在剧场里安排了真的檀香,演到“长生殿盟誓”时,檀香袅袅,满座生香。演出结束后,她得意地告诉大家,此举借鉴的是美国的香味电影(20世纪50年代美国电影院的一种技术,观众席座椅下有制造香味的装置),众人无不叹服。

对于上海的观众来说,言慧珠不仅是梅兰芳抗战息影期间高度再现梅氏风采的最佳坤角儿,也是抗战胜利后最值得一看的正宗梅派传人(彼时梅兰芳年岁已高,社会事务繁忙,很多繁重大戏暂时不能贴演)。她结合观众需求,曾对梅兰芳早期的《天女散花》《太真外传》《西施》《生死恨》都做过整合精简或剧本改编,极大地弥补了戏迷观众看不够梅派戏的缺憾。

20世纪50年代初,言慧珠曾在上海挑班重组“言慧珠剧团”。1950年,移植话剧《洪宣娇》到京剧舞台。随后,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也移植成功。1953年,她还作为私营剧团班主,参加了为期两个多月的赴朝慰问工作团。回国后,经许姬传、黄宗江的润色,把在平壤观摩的歌舞剧《春香传》移植为京剧。不过,这其中最让她得意的就是50年代初重新创作加工改编的《花木兰》。该剧是她在朝慰问演出期间演出率最高的京剧之一,也是她50年代到60年代初演出场次最多的剧目。

不同于梅兰芳的《木兰从军》,言慧珠依据演出改装情况(先是女扮男,后是男扮女),精简工序,整合琐碎场面,舍弃了梅兰芳旧版本的梳大头、穿花褶子的花木兰扮相,给闺阁扮相的花木兰设计了全新的古装头。而花木兰男装扮相时,在《巡营》一折,她设计了【娃娃调】让自己过足了反串小生的戏瘾,还增加了一些调剂气氛的喜剧场面,收到了很好的舞台效果。

京昆双跨

20世纪50年代末,言慧珠由于咽喉长期劳累受损,扁桃体手术后一度唱京剧吃力,最严重时,吊嗓出声都困难。这让她想起了梅兰芳抗战胜利之初重返舞台的状态。梅兰芳当时也是饱受败嗓之苦,后听从俞振飞建议,改唱昆曲,大获好评。1957年,言慧珠正式调入上海市戏曲学校,担任副校长。从此,言慧珠变成了昆大班学员眼里美若天仙的言校长,而校长俞振飞也有了昆曲舞台上的最佳搭档。两人后来不顾各方阻力结婚,惜未能白首

言慧珠以近40岁的年龄转攻昆曲,一招一式都几乎从零开始,难度可想而知,但进步极迅速。1959年底,昆曲彩色电影《游园惊梦》开拍,她有幸跟随梅兰芳亮相大银幕,饰演春香,俞振飞饰演柳梦梅。言慧珠版的春香也是有史以来最像小姐的春香,也成就了她与梅兰芳唯一的一次大银幕合作。行家们都笑称,梅兰芳先生以66岁高龄扮演杜丽娘,怕也只有言慧珠这样的高足才能压得住台。

如果说,昆曲电影《游园惊梦》还是经典的再现,那么之后《墙头马上》就完全是“再现”的经典了:该剧是由上海戏校“传”字辈教师改编,俞、言两位校长及昆大班学生演绎的作品,已成昆曲经典,这其中也凝聚了言慧珠的心血。据昆大班学生梁谷音回忆,该剧组当年在长春拍摄时,她半夜三点醒来上厕所,差点被楼道里身着白衣,苦练卧鱼儿的言校长吓晕过去。极度苛求完美的言校长,在影片拍摄期间,事必躬亲。蔡瑶铣讲,言校长曾专程到苏州挑料子,配丝线做该戏的行头。连服装都是自己亲自设计,妆容、道具、灯光……她都一一过问。

言慧珠一生中,共拍摄三部戏曲片、四部故事片。台上的古典仕女,台下的摩登女郎,言慧珠的每个形象都美得惊心动魄。她毕生好强争胜,苦练不辍。前半生学梅,学出了“梅兰芳的样儿”,中年转投昆曲,学出了“俞家唱”,加上早年有“武旦泰斗”之稱的阎岚秋、“胡琴圣手”之称的徐兰沅等大行家的教习,是真正的“京昆两门抱”“文武昆乱不挡”的梅派大青衣。

猜你喜欢
梅兰芳昆曲上海
领略昆曲之美
“百戏之祖”:昆曲里的古典传承
问天
大运河畔响起昆曲声
梅兰芳以情打假
梅兰芳以情打假
欢乐上海迪士尼
梅兰芳苦练基本功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