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葆艰苦奋斗精神

2020-10-29 05:44王咏梅
共产党员·上 2020年10期
关键词:永葆毛泽东精神

王咏梅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只有永葆艰苦奋斗精神,才能把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这个伟大事业建设好。

艰苦奋斗是贯穿我们党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的优良传统与作风,毛泽东同志曾撰文《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足以说明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新时代,我们面临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以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永葆艰苦奋斗精神,赋予它崭新的时代内涵。

永葆艰苦奋斗精神,需要涵养英勇无畏的奋斗激情,砥砺攻坚克难的担当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全国各族人民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结果,是一个个艰苦奋斗群体努力的结果。毛泽东曾高度评价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人员在1936年到1948年间形成的艰苦奋斗精神。在徐特立60岁生日时,毛泽东赞扬徐先生在1927年许多共产党员离开共产党之时积极加入共产党,比青年壮年党员还要不怕困难,总是选择难事来做,徐先生就是“一切革命党人与全体人民的模范”。在给吴玉章的六十寿辰祝词中,毛泽东赞扬吴玉章从同盟会开始的40年革命期间,之所以能抵抗住各种恶势力恶风浪,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点赞过多个奋斗群体,如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扎根雪域高原的建设者、长期战斗在边海防一线的同志们、航天战线的同志们以及广大劳动模范,他们在艰苦奋斗过程中所形成的奋斗精神,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值得我们永远学习与发扬。特别是在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从“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到“人民英雄”张伯礼、张定宇、陈薇,再到无数普通民众,他们无不展现了英勇无畏、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这种精神说到底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有这样勇于排除万难的精神和攻坚克难的品质,才守护了患者的身心健康,也正是在这样的精神鼓舞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才使我们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这种英勇无畏、砥砺斗争的精神是我们战胜前进道路上艰难险阻的法宝。

永葆艰苦奋斗精神,需要发扬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坚持一心为民的政治本色。“以人民为中心”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来的,它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论断,这一论断反映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体现。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认为红军中的流寇主义思想的表现之一就是“不耐烦和群众在一块作艰苦的斗争,只希望跑到大城市去大吃大喝”。这显然妨碍了红军执行正确的任务。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了要提倡艰苦奋斗,绝不能把个人物质利益看得高于一切,要反对不关心群众疾苦的官僚主义作风。可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与群众利益的实现并不矛盾,二者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我们需要大力发扬他们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也需要更多地注意解决他们在劳动和生活中的迫切问题。”在《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中,毛泽东批评一部分同志在革命胜利后,革命意志衰退,革命热情不足,缺少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缺少了革命时的拼命精神,却讲究起了吃穿,比起了薪水,争名夺利,不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只关心个人的利益得失,这样怎么能做到密切联系群众?怎么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呢?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党的几代领导集体都就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意义,如何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作出一系列科学的判断和重要论述,说明了只有一心为民,党的艰苦奋斗的传统才能在思想、作风上真正扎根。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艰苦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濟体,综合国力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堪称人间奇迹。可是,“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一切贪图安逸、不愿继续艰苦奋斗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一切骄傲自满、不愿继续开拓前进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说明了要永葆艰苦奋斗精神,只有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才能走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

永葆艰苦奋斗精神,需要秉持勤俭节约的生活准则,树立健康理性的消费理念。“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可见,能否坚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生活准则,不是个人的小事,是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大事。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保持着俭朴的生活习惯。1947年7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各边区实行简政,“对外贸易必须严格统制,不但奢侈品、非必需品不许入口,就是日用必需品必要时也不许入口,而由自己生产”,要求先从干部开始降低生活水平。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毛泽东强调指出节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不仅在中国是一个贫穷的大国之时要提倡节约,“几十年以后也需要执行勤俭的原则”,对于许多合作社不注意节约的不良作风提出批评,要求迅速加以改正。有人可能会说,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面临的生产和生活条件都很艰苦,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有历史的必然性,那么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还坚持“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理念是不是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呢?我们的答案是否定的。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历史背景下,有人把“美好生活”等同于穿名牌、炫富,甚至出现了惊人的“舌尖上的浪费”,全然没有考虑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基本国情。所以需要扭转人们畸形的消费观念,提倡节约、反对浪费,主张量入为出,不攀比,树立健康理性的消费观念。我们所倡导的“美好生活”,意味着应该吃好穿好,是消费升级,但不代表衣食无度、任意浪费,我们不仅需要物质生活上的富足,更需要精神生活的满足,多种需求的均衡,才是健康的生活,我们要在合理消费中寻求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氛围,才是对艰苦奋斗精神的全新诠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只有永葆艰苦奋斗精神,才能把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这项伟大事业建设好。(作者单位:沈阳大学)

本栏编辑/肖辰

猜你喜欢
永葆毛泽东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奋斗创辉煌
1949,毛泽东点将
拿出精神
录毛泽东词一首(草书)
脸蛋永葆年轻的秘密
青春永葆乐陶陶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