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2020-10-29 05:44
共产党员·上 2020年10期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共产国际李大钊

编者按:2021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自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历史贡献。为迎接党的百岁华诞,本刊特约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专家学者,梳理党史上的重要事件,讲述党史上重要人物的光辉事迹,回顾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

“北大红楼两巨人,纷传北李与南陈;孤松独秀如椽笔,日月双悬照古今。”这首诗赞颂的“北李”与“南陈”,就是中国共产党两位主要创始人李大钊和陈独秀。两人的姓氏前之所以冠之以“南”和“北”,是因为建党时陈独秀主要在上海、广东活动,而李大钊主要在北京活动。两人一南一北,交流往来,合作共谋建党大业。

陈独秀与李大钊都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共同致力于先进思想的启蒙与宣传,早在五四运动之前就已是思想界的明星人物。李大钊是在中国大地上举起社会主义旗帜的第一人。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李大钊经过深入观察和思考,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陈独秀则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五四运动的“总司令”。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掀起了一场空前的新文化运动。1917年,陈独秀受聘为北大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迁至北京,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1919年6月8日,陈独秀与李大钊商量后,起草了著名的《北京市民宣言》。 6月11日,陈独秀等人到宣武门外的新世纪游艺场散发《北京市民宣言》时,当场被捕。在社会各界的营救、声援下,陈独秀于9月16日获释,李大钊为此还写了诗作《欢迎独秀出狱》。

从监狱出来的陈独秀其实并没有真正获得自由,警察局不准他擅自离京。据胡适回忆,1920年2月某天,陈独秀打扮成讨债的财主,李大钊则一身账房先生打扮,赶着带篷骡车直奔天津。为防止陈独秀说话露出南方口音,沿途打尖住店一切交涉都由李大钊出面办理。顺利到达天津后,李大钊立即购买外国船票,让陈独秀坐船前往上海。

陈独秀离京南下后,一直与李大钊保持紧密联系。1920年7月和9月,张国燾、张申府分别离开北京,把李大钊关于建党的意见报告给陈独秀,陈独秀也通过他们把在上海的建党计划转告李大钊。

1920年4月,共产国际派维经斯基等人来华,考察能否在上海建立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他们先在北京会见了李大钊,后经李大钊介绍,又去南方找陈独秀。维经斯基的来访,让陈独秀非常兴奋,加快了建立共产主义小组的步伐。从5月开始,陈独秀邀约李汉俊、李达、俞秀松等人商谈建党问题。 8月,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共产主义组织。同年10月,李大钊与张申府、张国焘在北京也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紧接着,各地的共产主义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

1921年3月,在共产国际的建议和支持下,中国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召开秘密代表会议,为党的成立作了必要的准备。6月,共产国际派马林等到上海。他们建议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23日,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这次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张国焘负责组织,李达负责宣传。中国共产党由此正式宣告成立。

猜你喜欢
新文化运动共产国际李大钊
李大钊与赵纫兰的革命者爱情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关怀青年的李大钊
下篇走向觉醒的文化与精神
觉醒与解放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An Analysis of George Orwell’s Anti—Utopian Elements in 1984
体相和个性:以五四为标识的新文化运动再认识
李大钊资助北大贫困生
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