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合谷穴对痤疮患者大肠经前臂循行线皮肤温度的影响

2020-10-30 05:35周丽莉潘晓华萨喆燕朱小香许金森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循行合谷前臂

周丽莉 ,潘晓华 ,萨喆燕 ,朱小香 ,许金森

(1.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经络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3; 2.福建省经络感传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03)

●西医断病,中医辨证,两者似乎截然不同。但如果戴上分子医学的眼镜,你就会发现证原来是寓于病之中的。从病识证,揭示了一条分子诊断和分子治疗的新途径。

《四穴总歌》曰:“面口合谷收。”手阳明大肠经之经脉、经别、经筋循行经过头面部,合谷穴为大肠经原穴,且阳明经气血充足,临床上头、面颊等部位的疾患经常通过合谷穴来治疗[1]。痤疮的病位主要在头面部,故合谷穴是治疗痤疮的常用穴位之一。针刺合谷穴对手阳明大肠经前臂经脉循行线的气血有何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电针痤疮患者的合谷穴,观察其对大肠经前臂循行线皮肤温度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一般资料 招募符合纳入标准的25 名痤疮患者作为本试验的受试对象,其中男7 例,女18 例;年龄 20~28 岁,平均(24±2)岁。在痤疮受试者参加试验前,告知相关试验内容及注意事项,与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试验在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灸生理三级实验室完成。

1.1.2 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2]中寻常型痤疮的诊断标准。

1.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14~35 岁;皮损为白头、黑头粉刺或毛囊性红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和疤痕,可伴有皮脂溢出;发病呈慢性;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1.4 排除标准 不符合纳入标准,患有严重的心、脑、肾及精神疾病,近期参加过其他临床试验,孕妇、哺乳期、经期的女性受试者。

1.2 研究方法

实验室环境温度保持在28 ℃,无明显的空气对流。受试者先在实验室中休息20~30 min,以适应室内环境。采用日本进口仪器Thermo Tracer TH9100 型红外热像仪,先开机预热30 min。受试者摆好体位,适当调整仪器探头,对准受试者左侧前臂,使需要观察的前臂部位完全进入拍摄区域。在电针干预前,先采集2~3 幅前臂的红外热像图,随后针刺双侧合谷穴。

具体操作方式如下:受试者仰躺于检查床上,使用0.30 mm×25.00 mm 的一次性毫针,采用医用酒精常规消毒合谷穴处的皮肤,先于合谷穴进第一针,再于合谷穴沿手阳明大肠经向上臂方向旁开0.5 cm 处进第二针,进针后均予以提插捻转泻法,得气后连接华佗牌电子针疗仪(SDZ-Ⅱ型,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同侧两针连接一组电针输出线,选择疏密波,频率为2 Hz/10 Hz,强度以受试者耐受为度,留针30 min。在进针后15 min(即电针时)、电针结束后即刻拍摄受试者观察部位的红外热像图,使用红外热像仪配套分析软件MikroSpec 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将大肠经前臂循行线分为两段分析:①合谷-阳溪:为合谷穴至阳溪穴大肠经循行线;②阳溪-曲池:为阳溪穴至曲池穴大肠经循行线。结果见图1,拍摄体位见图2。

图1 大肠经前臂循行线

图2 拍摄体位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时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配对样本 t 检验;不服从正态分布时采用秩和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合谷-阳溪:与电针前比较,电针时、电针后该段的皮肤温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后受试者该段皮温低于电针时(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阳溪-曲池:与电针前比较,电针时、电针后受试者该段皮温均降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电针后受试者该段皮温低于电针时(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图3。

表1 电针前、电针时及电针后受试者皮肤温度 (℃)

3 讨 论

图3 电针前、电针时及电针后红外热像图

红外热像仪将检测对象发出的红外辐射转换为可视的红外热像图,仪器所采集的图像上呈现不同的颜色,这些颜色对应检测对象的表面温度[3]。红外热成像技术具有操作方便、图像直观、检测不造成创伤等优势,目前被广泛运用于经络研究[4]。《验方新编》中提到“面上粉刺,肺经血热而生”,根据文献研究发现痤疮最可能的相关证候因素为外风、肺、热。合谷是痤疮治疗的前十个常用腧穴之一[5],合谷作为手阳明大肠经的经穴,与手太阴肺经相表里,同时合谷穴可以疏散风邪、清泄邪热、宣通气血[6]。可见,合谷穴治疗痤疮可以针对痤疮的主要发病因素风邪、肺脏、郁热,所以本研究选取合谷穴作为针刺干预痤疮的腧穴研究对象。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原穴为脏腑原气经过、汇聚之地,原气再由此处通过经脉灌溉机体的五脏六腑[7]。针刺刺激痤疮患者的合谷穴后,大肠经前臂段的气血在大肠经循行线上是如何改变呢?本研究采用红外热像仪检测大肠经前臂段皮肤温度变化,来间接观察针刺合谷穴后气血循经运行情况。

本研究发现针刺合谷穴可以降低大肠经前臂段循行线的皮肤温度,考虑可能原因有:痤疮患者多为实证,热证多见,故本研究进针合谷穴后采用泻法。泻法可以削弱该经亢盛的功能、减少气血在该经上的流动,所以泻法可能降低了大肠经前臂循行线的皮温。本研究团队前期发现,电针健康人合谷穴可以使上肢大肠经深部组织温度下降,提示深部组织增强的能量并未转换成热能,可能是通过相关通路到达相应病所[8]。本研究采集的是体表皮温,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大肠经深部传热通道的能量变化。相较于以往的大肠经测试点检测,本研究采用的是循经线体表皮温前臂段连续检测,更能反映大肠经循经线该段的气血变化情况。基于前期研究电针合谷、曲池穴使痤疮患者面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增加[9],结合本研究大肠经前臂段循经线温度降低,提示可能为电针合谷穴激发大肠经前臂段的气血向头面部流动增加,使得本段的气血降低(实验室数据表现为皮温下降),从而增强了头面部的气血灌注,加强了面部皮肤的新陈代谢,有利于面部痤疮症状的改善。相较于阳溪-曲池段皮温电针前、电针时、电针后逐渐降低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合谷-阳溪段皮温电针前、电针时、电针后也有逐渐降低的趋势,但是电针前与电针时、电针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考虑可能是本研究样本量偏小,而且合谷为针刺处,进针后该处会有一定程度的充血,充血处抵消了该段的降温程度,导致降温程度不如阳溪-曲池段。

本研究为针刺干预对痤疮患者大肠经前臂段气血运行的初步探讨,后续将结合面部气血运行以及疗效,进一步探讨针刺合谷调动大肠经气血治疗痤疮的作用机制。本研究不足之处体现在中医证型的欠缺。今后应增加例数,分析电针合谷穴对痤疮的哪种证型气血激发更有利,还应当结合疗效,从红外辐射角度总结电针合谷穴治疗痤疮的机制。

猜你喜欢
循行合谷前臂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马王堆导引术循经导引基本规律与特征初探
银河系“吃”麦哲伦云
督脉循行考
合谷三阴交合用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