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2020-11-03 05:43王道英
财经界·中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财务管理

王道英

摘 要:在新时期的行政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中,促进财务信息共享,进行资源的高效率整合应用,提高工作效率,是当前完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本文从思想建设、系统建设和人才建设等方向进行分析,研究了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建设途径方法,希望有助于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和新时期的财务改革工作。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信息化建设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既是完成新时期财务工作改革的重要要求,也是提升工作效率的必然选择。首先,工作人员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时,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增加信息收集、处理、计算、审批等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性,实现远程办公和信息的自动化处理,减少了大量的重复性、机械性的数据处理工作,有利于提升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其次,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加强了财务的系统化流程管理,优化了工作流程,有利于对项目的监管深度和广度的提高,提升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全面性和效率性。

(二)整合财务信息与资源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首先拓展了单位内部财务信息的沟通传递渠道,在各层级、各部门之间可以进行高效率的无时间、地域限制的共享传递,有利于资源的高效整合利用,上级部门可以通过财务管理系统对单位的详细财务信息、工作进度和项目管理等内容进行随时随地的获取、查询和监管,有利于对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監督,有利于政策的制定、修改、执行、监督等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实现了行政事业单位和外部单位的财务信息共享和工作连接,例如政府采购管理系统、网上银行系统等,既可以提升财务数据统计处理、预算管理、财务监管等工作的效率,也有利于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对社会经济变化的监管时效性和深入性,有利于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资源的整合利用,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

(三)强化单位内控管理

信息化的财务管理系统可以整合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信息、财务信息和人事管理信息等多方面的信息内容,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全面信息化管理和监管,有利于加强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优化管理手段、保障管理的公平性和制度性,是提升单位内控管理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途径方法

(一)完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思想指导作用

为了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的方向导引,首先要提升工作人员对信息化建设内容和意义的领会认知,从思想建设的角度提高工作人员的统一指挥和行动实施,提高财管信息化建设与新时期财政体制改革方针的一致性,保障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深入开展。首先,应加强管理层对财管信息化建设意义的高度、全面的指导认识,财管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化的建设,需要管理人员进行全面的高度统筹,合理进行建设方案的规划和指导,实现内部各部门、外部各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资源整合、基础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的问题解决,保障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和效率;其次,要进一步增加基层工作人员的信息化应用学习培训工作,提升基层财管人员的信息化建设知识,提升财管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另外,要进行新型财管信息化建设的工作制度制定,并进行严格的规范和落实,全面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

(二)推进信息化财管系统的建设

信息化财管系统是信息化建设的硬件保障,也是应用管理的操作基石,深入提升管理系统的全面性、系统性和高效性,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的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首先,要搭设完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子系统,形成全面、高效、高灵活度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例如会计核算系统是行政事业单位中会计核算工作的主要工具;资产管理系统是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信息资产、耗材、社会资源等政府资产的信息化数据库管理,包括了资产分类、采购入库、信息管理、折旧计提等管理功能;项目管理系统是对基建、科研、教育、医疗等依托政府部门进行的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包括立项申请、预算审批、执行、评价、资金管理等功能。其次,要进行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的网络化信息整合,使用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技术,进行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资源的高效信息整合与利用,实现政府业务和财务数据的有机融合处理,将行政事业单位的政策制定、业务实施、财务管理等工作进行信息化、系统化、高效化的统一管理,可以大大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质量和财务管理质量。最后,要利用整合的信息建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数据库,使用数学模型分析、趋势预测软件等信息技术进行信息的整合、分析、处理和趋势预测,为行政事业单位的政策制定、项目管理、行业引导等方针的制定提供信息决策辅助和数据支持,保障行政事业单位的前瞻性和指导性,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建立信息化财管人才培养制度

建立信息化财管人才培养制度,提升信息化财管人才的数量和专业性,加大人才培养的资源投入和思想重视程度,是提高财管信息化建设中的技术保障和人才基础的必要手段。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信息化建设培训,可以通过开设培训班、网络教育平台等形式开展信息化财务管理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时,将信息化教学成果与绩效挂钩,通过激励手段促进财务管理人员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在财管信息化建设中学习质量的不断提高,有利于加快财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完善,在构建高水平的信息化财务管理队伍工作中有着有力的推动作用;其次,要加大对高水平、高学历的创新型信息化财务管理人才的吸纳,提升专业的技术人才的薪酬待遇,吸引更多的高水平的专业人才的加入,能够提供深厚的人才基础和改革的新鲜血液。

三、结束语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需要不断完善的长期工作,从思想建设、系统建设和人才建设三方面入手,加强思想建设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指导认识和思想基础,建设信息化财管系统为财务管理提供硬件基础和技术支持,加强信息化财务管理人才建设培养更加高水平、高质量的财管队伍,可以加快行政事业单位财管信息化建设的方法探索,也是推进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不断深入的财务改革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徐小凤.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07):29-30.

[2]陈艳.浅谈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推动[J].财会学习,2020(01):107+109.

[3]胡静.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改进思索[J].纳税,2019,13(33):86+89.

猜你喜欢
行政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财务管理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