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人力资源劳动技能培训助力就业扶贫

2020-11-03 10:47陈蓉
财经界·中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

陈蓉

摘 要:基于当前时代背景,本文就如何开展人力资源劳动技能培训,助力就业扶贫进行分析探讨,试提出劳动技能培训的优化对策,以谋求为更多的贫困失业人口提供工作岗位,推进开展脱贫攻坚伟大战略目标。

关键词:人力资源  劳动技能培训  就业扶贫

新时代人力资源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内涵变化,对现有工作体制和工作重心加以改革,高度重视贫困失业人口的劳动技能培训工作,在脱贫攻坚战役中起到关键性作用。

一、新时代人力资源工作的重要意义及内涵变化

人力资源工作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进行人力资源工作的研究符合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企事业单位发展的需求以及维持社会稳定的需求。经济发展是靠人的努力工作逐步累积的,合理配置人员,一个萝卜一个坑,最大化发挥人员的岗位价值,这需要人力资源工作的有效进行。人员稳定才能使得经济发展稳步增长,贫困失业人口靠双手实现生活富裕,需要人力资源工作的配合。因此,经济新常态下人力资源工作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源工作在劳动就业、扶贫攻坚、人才工作、劳动关系等方面也发生了内涵变化,这种变化是随着整体经济结构变化过程中,就業岗位数量、就业压力、人口年龄结构及经济增长时期等多方面变化综合产生的。

二、就业扶贫的总体要求

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助力就业扶贫工作需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安排部署。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统筹、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制定脱贫攻坚政策,深入了解地区贫困失业人口的就业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坚持扶志转勤、扶勤转能、扶能转富为总抓手,将调查、培训、就业科学融合,开展一体化的劳动技能培训工作,开展创新性的就业扶贫工作。充分发挥就业在扶贫中的关键性作用,实现贫困失业人口全员就业、全员脱贫、全员致富的最终目标。

三、调查、培训、就业一体化的劳动技能培训工作,助力就业扶贫

(一)做好贫困失业人口的情况调查工作

在开展劳动技能培训之前,要对本地贫困失业人口的基本情况有着充分的了解,包括但不仅限于失业人口的个人信息、地址、失业原因、过去就业情况以及身体情况等等。了解个人信息和地址是为了方面安排失业人员到住址附近的劳动技能培训基地接受培训;了解失业原因以及过去就业情况时为了掌握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在安排直接技能培训时可以针对失业人口的技能掌握情况,来定向安排培训,例如,身体情况良好,有电工经验但因下岗买断而失业的人员可以培训其电工相关技能,并做好与企业部门的联系,帮助人员再就业;了解失业人员的身体情况是为了综合评估他们的再就业能力和工作强度的匹配情况,因伤病失业的人员需要考虑转型培训,教授他们在现有身体状况下可以接受的工作所需的技能。

(二)做好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要建立在贫困失业人口实际情况的调查基础之上,根据不同人员的实际情况安排参加对应的职业技能培训活动。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要以培训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户,创业一人、带动一片、激励一方为目标。一切职业技能培训都要以就业为导向,并且要选择当前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技能为培养重点。众所周知,残疾人在接受教育上就存在一定的阻碍,以至于在社会上就业也十分困难,年纪较轻的残疾人群体在自身身体情况的限制下很少有渠道能了解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机会,年纪较大的残疾人群体在失业再就业方面也很难找到有效的途径。没有合适的工作,再就业困难是造成这些人员贫困的最主要原因。这时便需要人力资源部门结合当地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需要,发掘适合这类群体的工作岗位,并通过组织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实现就业和再就业,推动扶贫攻坚战略目标的进展。

(三)做好技能培训后的劳务输出工作

人力资源部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助力就业扶贫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如上文所说,职业技能培训要以就业为导向,实现贫困失业人口就业是最终目的,所以,只做好贫困失业人口的基础调查和技能培训仍远远不够,还要在培训后做好贫困失业人口的定向就业和劳务输出工作。这便需要人力资源部门增强与地方企业和其它组织的联系,建立劳务协作基地,整理、明确当地各行业人才缺口,以建筑行业、制造行业和服务业等用工数量大、工资收入较为稳定的企业和组织为主,给予接收再就业人口的企业和组织适当的优惠政策,鼓励它们接纳培训后的贫困失业人口。另外,与省内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源部门也要做好对接工作,形成稳定的劳务输出渠道,实现调查、培训、就业的一体化流程。

四、建设信息化人力资源平台,夯实就业扶贫工作的基础

信息化人力资源平台是新社会经济常态下,全面开展贫困失业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实现点对点帮扶、推进就业扶贫工作的基础。所以,在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还要完善信息化人力资源平台的建设。

(一)重视信息化人力资源平台建设

建立信息化人力资源平台,完善失业贫困人口档案管理信息化,实现职业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信息化,需要人力部门加大重视。虽然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流程也相对完备,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传统的管理模式很难在保证工作效率的同时做好贫困失业人口信息收集、技能培训、劳务匹配等多方面的工作。只有建立信息化平台,才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就业帮扶水准。这需要各级领导认识到信息化人力资源平台建设的重要性,批准资金、配备相应设备、聘用相关人才并建立合理、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确保制度具有简洁性和双向性,使信息化平台充分发挥管理作用。

(二)配备信息化设备

建立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平台,是对贫困失业人口实行就业扶贫工作最合理、最快捷的方式。这也需要在硬件设施上进行调整,配备高配置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并租用服务器。互联网公司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一方面是借了行业快速发展的东风,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本身硬件设施的先进。硬件设备的配置,可以直接影响信息化人力资源平台的建设进度,也直接影响了就业扶贫工作的开展效率。在硬件设备的支持下,贫困失业人口基本情况的调查速度、相关劳动技能培训的安排速度以及对口劳务输出速度都会得到质的改变。在信息化人力资源平台的帮助下,就业扶贫工作的基础会更加雄厚,落实就业扶贫政策。

五、人力资源工作改革为就业扶贫工作提供保障

(一)进一步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在经济新常态下,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本身需要做好人才引进的工作,为各岗位匹配最合适的素质人才,改变政府及事业单位人员结构,为关键的职能部门提供更为可靠的人才支持,同时强化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人才评价体系、晋升体系以及奖励制度,从而在日常工作中,提高职工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以至于提高整個部门乃至整个行业的整体效率,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进一步提升人才的整体素质

经济新常态对于职工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素质人才一般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日常定向培训。人力资源部门在开展技能培训工作以帮助贫困失业人口脱贫就业的同时,其内部人员的综合素质也要有所提升,在日常培训中不光要注重职业技能的培训,道德素养方面的培训也同样重要,通过人力资源部门人才素质的提升,可以加快落实贫困失业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提升人力资源的工作效率,更加有效地帮助他们就业脱贫,实现地区人均产值的进一步增长。

(三)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就业创业比例

这对我县人力资源部门在日后工作中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针对农民群众的职业培训机构应提供一定的培训补贴,缓解农民群众改变职业方向所带来的经济压力;其次,建立完善城乡创业园,结合农民群众创业贷款政策,为农民工创业提供充足的物资支持;最后,加速农村劳动力转型建设,改变农民群众的职业结构,提高农民群众的人均GDP。

六、结束语

地方人力资源部门应明确自身的任务,通过大力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助力就业扶贫工作的进一步落实,而未来的目标也不能仅限于带领贫困失业人口走出“贫困”,还要充分发挥党和政府的统筹引领作用,帮助广大人民群众走上致富的道路。

参考文献

[1]丁勇军.让贫困劳动力端稳就业“饭碗”——福建省应对疫情积极落实就业扶贫政策举措[J].中国就业,2020(06):40-41.

[2]王琼.建立劳务协作扶贫长效机制 助力高质量就业扶贫[J].中国就业,2019(12):40-41.

[3]张会香.技能在手 脱贫不愁——汉滨区人社局技能培训促进就业扶贫侧记[J].西部大开发,2019(08):119.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经济管理的应用与发展
山东青岛市张远问: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具体指什么
北京调整人力资源市场从业人员资格管理方式
人力资源会计研究与应用
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世界第一
京津冀人力资源服务从业资质互认互通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论我国人力资源会计
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
关于人力资源会计有关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