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农业循环经济工作实践与探索

2020-11-05 03:22王艳霞
甘肃农业 2020年10期
关键词:定西市农膜沼气

王艳霞

甘肃省定西市农业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技术推广站,甘肃 定西 743000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于有效缓解农业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促进资源与环境的永续利用,实现农业可持续高效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与实践意义

循环经济以“3R”为基本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是一种新型的资源利用模式与理念。从本质上讲,循环经济就是生态经济,就是要运用生态经济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1]。就实践意义而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能够显著缓解定西市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等问题,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2]。

(一)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

定西市从2003年开始,连续13年实施了农村沼气项目。截至目前,共建成户用沼气13万户、小型沼气工程38处、大中型沼气工程22处。推广节能柴炉24万台、节能炕30万铺、省柴节煤灶56万台、太阳能热水器7万台、太阳灶43万台、太阳能路灯550盏,以上各项目年CO2减排总量46.33万t。在大循环背景下,充分开发利用高效生态农业技术,促进生产与生活、农田与庭院的紧密联系和良性循环,把能源开发与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目标[3]。

(二)废旧农膜回收利用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增温保墒、增产增收的同时,也给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白色污染”。随着以全膜双垄沟播等旱作农业技术的推广和蔬菜生产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农膜使用量还将不断增长。为了减少废旧农膜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定西市积极申报争取省级专项资金,以废旧农膜加工回收企业为依托,积极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为了全面完成回收任务,全市加强农膜市场监管,坚决淘汰超薄农膜,统筹推进源头防控、过程防控、末端治理这三个环节的工作。进一步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加工企业监管,按照分片包干的原则对各企业划分回收责任区域,签订回收协议。创新回收模式,通过“以旧换新”和“以旧换物”等方式提高农民回收废旧农膜的积极性,基本实现了“地膜增产增收、残膜回收利用、资源变废为宝、农业循环发展”的目标。据统计,2019年全市各类农膜使用面积495万亩,使用量达到2.91万t,共回收废旧农膜2.34万t,回收率为80.4%。

(三)乡村清洁工程建设

针对农村环境脏、乱、差和农业资源污染问题,在党的政策的扶持下,定西市从2008年开始实施以田园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清洁工程建设,共计18个示范村。通过项目实施,实现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有效地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

(四)尾菜处理利用工作

尾菜是新鲜蔬菜必须去掉的残叶,近几年,伴随着定西市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尾菜的产生量也越来越大,随意倾倒若不及时处理,腐烂变质后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身心健康以及蔬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了推进尾菜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甘肃省出台了《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尾菜处理利用工作的意见》。据统计,2019年全市共产生尾菜82.5万t,处理利用29.8万t,处理利用率为36%。通过推广适宜尾菜处理利用技术,逐步达到保护蔬菜产地环境、蔬菜清洁生产的目的,为促进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奠定基础。

(五)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近年来,定西市农业经济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同时,农业集约化程度也在明显提高,在这一过程中,也增加了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产出。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能前景广阔,但主要还是用于生活燃料和牲畜的粗饲料。据统计,2019年全市各类农作物秸秆收集量为282.9万t,综合利用量为235万t,综合利用率为83.1 %。

二、对策建议

(一)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定西市针对不同生态类型区域的自然条件,在北部干旱半干旱山区示范推广“一池五配套”模式(配套暖圈、厕所、太阳灶、集雨节水窖及高效无公害马铃薯生产),发展“草—畜—沼—薯”循环模式;在南部高寒阴湿区示范推广“一池四配套”模式(配套暖圈、厕所、太阳灶及高效无公害中药材生产),发展“草—畜—沼—药”循环模式;在洮、渭、漳河水川区示范推广“四位一体”模式(日光温室、畜禽养殖、沼气生产和蔬菜种植),发展“畜—沼—菜”循环模式。通过推广应用生态循环型农业模式,能够有效地缓解农村可再生能源紧缺的局面,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二)发展以秸秆为核心的综合利用模式

秸秆用途广泛,对其综合利用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一个切入点[4]。定西市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但是主要用于饲料和燃料。应加快秸秆肥料化、能源化、工业化进程。发展以秸秆为原料的沼气工程有利于发展清洁能源,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减少秸秆污染。秸秆发电可为农村提供更丰富的电力资源,还可将废弃的秸秆转化为商品,为农民创业增收。

(三)推广农村可再生节能新技术

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加快推广以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为主,以户用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高标准太阳能采暖房为补充的太阳能开发利用技术,应用高效节能新产品,启动农村炉灶炕系统升级换代,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四)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与推广旱作农业技术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并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各县(区)农环部门要督促回收企业和网点对交通主干道及通村公路沿线、城乡接合部堆放的废旧农膜开展清理捡拾,彻底消除“视觉污染”。农业部门要定期对废旧农膜以旧换新兑换企业和网点回收利用情况进行检查,通报检查结果。县(区)农业环保站对乡(镇)回收站、村级回收网点捡拾、收购、兑换情况进行实时监测,随时掌握工作进展,及时收集废旧地膜捡拾、回收、拉运、兑换过程的照片及视频资料。整合农村沼气、乡村清洁工程、能源生态村、农业清洁生产示范等项目资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保护农业生态资源,建设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增收的“美丽乡村”。

猜你喜欢
定西市农膜沼气
亢蕾作品精选
亢蕾作品精选
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对策
沼气发电工艺中沼气干燥设备的应用
原继斌作品精选
全国农膜回收率年底前达到80%以上
第四章 化粪土为力量
沼气提纯纳管的能源利用
定西市安定区凤翔幼儿园
选购农膜时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