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强则迹不远,宜未雨而绸缪
——谈农村高一政治课教学中课前预习的有效性

2020-11-06 08:02福建省福安市第二中学王玉华
青年心理 2020年14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学案政治

福建省福安市第二中学 王玉华

有效课堂是我们每位教师不停追寻的目标。在我校的“315”课堂教学模式(第一个环节强调自主学习,第二个环节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第三个环节是课堂检测及巩固)下,我们该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呢?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霍兰德曾说过:学习的最好方法是会预习。但在平时学习中,课前预习被大多数学生忽视或敷衍了事,如果我们能够利用好这部分学习时间,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岂不又有了新的突破点?

为此,我们进行了课前预习有效性的课题研究,下面以高一学生为例,研究预习情况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政治课前预习的必要性

(一)教材的编写结构特点适合学生进行自主预习

就政治学科而言,每一框题内容的逻辑顺序一般是按照“是什么——含义或内涵,为什么——地位、意义,怎么做——措施”几个方面来编写,适合学生自主预习。所以,通过课前自主预习,大半学生能了解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点、概念,剩下的个别难点、重点知识则需要师生共同在课堂上探究来解决。这样让课堂教学更有时效性与针对性。

(二)高一学情要求学生先学

高一阶段学生整体上是个过渡性的特殊群体。初中政治是比较容易学的,偏重于了解社会,侧重于研究“是什么”这个问题,平时考试经常能得高分。但高中思想政治更侧重于学科化研究,对于问题和现象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而且更要探究“为什么”和“怎么办”,对高一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光死记硬背不行,只理解不识记也不行,必须是识记、理解、运用三管齐下。因此高中思想政治的学习,更强调学生的自主性。

(三)我们的有效课堂要求学生必须预习

足不强则迹不远,锋不铦则割不深。有这么一种说法:最不会旅游的人都喜欢跟团走,不喜欢操心;最会旅游的人会选择最爱的旅游线路,制定周详的旅游攻略。预习,就像旅游前要做好攻略:事先要对当地的风土人情、行程线路等具体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进而安排必玩景点,让旅游目的性更强;同时知道哪些旅游注意事项要跟导游及时进行沟通,这样的旅游才算是愉悦身心的一种享受。我们的课堂不也正是如此吗?教师是导游,引领学生更有目的地学习,所以预习阶段是有效课堂教学非常重要的阶段。

二、农村高一学生政治课前预习现状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预习是听课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高一新生会预习吗?对此,针对我们这所农村中学的高一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在政治学科学习中课前预习的情况,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调查表如下:

表一 学生的预习情况

表二 学生的预习方法

调查显示高一学生课前预习现状:大多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较差,尚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预习率并不高——在预习政治时就是把书本粗略看一下,囫囵吞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把书上的知识点画一画且不知什么是重点,跳过一些需理解、思考的问题,也就发现不了难点和问题,使得课前预习流于形式。可见,预习是当前政治学习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

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必须根据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指明预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课前预习、学会自主学习。

三、政治课前预习的方法

陶行知先生说过:“与其把学生当作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的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地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的宝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根据现状指导学生学会预习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因此在课前预习中我认为教师应做到:

(一)指导学生学会“读”

怎么读呢?我觉得不能只粗读一遍,正如朱熹所言:“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1.迅速浏览一遍要学习的新内容

要求学生通过浏览教材,了解课文都讲了哪些主要内容,弄清读懂与读不懂的内容,并把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勾画出来。

2.带着问题,再读教材

再读教材时,应适当地放缓速度,对于初次阅读没读懂的问题,可以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争取依靠自己的努力把难关攻克。但对于那些经过认真思索仍不能解决的,就不应再为难自己,因为那意味着浪费时间,这时要做的事是标记好问题,留到课堂上解决,即带着问题听课。

(二)设计学案,指导学生根据课前导学案完成预习

我觉得编写出适合学生的学案对预习而言是最重要的。学案是学生预习的“指南针”“方向盘”,一般由三部分组成:(1)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让学生通过预习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掌握哪些内容);(2)基础梳理(形成知识体系);(3)自我测试。下面以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五课第二框“新时代的劳动者”为例来说明:

1.按照学案,学会构建知识框架

前面说过政治教材的编写结构特点适合学生进行自主预习。在学案的“基础梳理”部分就可以这样呈现:劳动的含义、意义,就业的意义、形势,就业的措施(从国家、企业、劳动者个人三个角度)。学生根据这几个方面去构建整理知识框架才能从整体上把握整节课的内容,否则知识是零散的、无效的。

2.设计问题,增强预习的目标性

在学案的“自我测评”环节,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做到循序渐进。因此,除了几道单选题外,可设置情境探究题,需要学生动脑筋思考整合课本内容才能给出解答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学案的关键部分,不能太难,若大部分同学都做不出,就失去了作用;也不能过易,太容易解出,也不能达到锻炼学生的目的。

比如:背景:近几年,就业形势愈发严峻,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2019 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800 多万,竞争激烈令很多刚毕业进入职场的大学生很焦虑,当然名校毕业的还是比较占优势,或者大学能考取一些专业证书,对找工作也是大有帮助的。呈现现状:城市就业岗位竞争激烈,但是涉及“边远山区”“农村基层”字眼的岗位都少人问津,“专业”冰火两重天等。

设置问题:“为什么有些大学生一毕业就面临失业?如果是你,你觉得应如何顺利就业?还可从哪些方面入手去解决大学生就业择业问题?”以此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时代性,培养与拓展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三)指导学生搜集时政材料及生活化事例

政治是一门时政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反映,高一政治教材的整体难度较大,知识的理论性太强,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政素材、事例来解释教学中的基本原理、观点等抽象理论知识,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吸引力,重视对学生的“想法”和“做法”进行指导与帮助,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

比如就业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通过观看新闻,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去了解我国2018 年大学生毕业就业状况(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共享,在分享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感),因为所学的内容自己比较熟悉,这种形式的学习操作虽然简便,却能给严肃的思想政治课堂增添活力,学生学起来也比较带劲和自信。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课堂的效果自然就好了,这不就是有效课堂追求的吗?

事实证明:充分的预习让学生未雨绸缪,学习起来事半功倍;课前预习既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政治有效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设计切合实际的预习学案,以学生为中心,指导学生学会预习,让“授之以渔”转化为“用之以渔”。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学案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名师学案·姜彬
乡愁导学案
“政治攀附”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
做好课前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