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两网融合”模式有效推进的影响因子研究

2020-11-06 02:51刘庆华李若彤
中国集体经济 2020年27期
关键词:影响因子层次分析法

刘庆华 李若彤

摘要:为破除“垃圾围城”困境,进一步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水平,“两网融合”模式的推行势在必行。利用层次分析法将,定性与定量的因素有机结合的优势,首先明确影响因子体系的建立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围绕山东省有效推进“两网融合”的目标,从政策支撑体系、社会环境氛围、参与主体、链条完善性、处理工艺与技术五个一级影响因子出发,共界定20项二级影响因子,进而构建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其次,根据专家商议确定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最后,通过合成影响因子权重确定山东省有效推进“两网融合”模式的影响因子体系中各因子综合权重,为各地自我定位、确定阶段性任务布置顺序提供借鉴。

关键词:两网融合;影响因子;层次分析法

一、山东省有效推进“两网融合”的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急增,垃圾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城市生活环境饱受生活垃圾污染,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成为全国人民共同关注的焦点。

2010年以来,我国生活垃圾清运量快速上升,2010~2017年年均增长率4.5%,2017年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达2.15亿吨,其中202 个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达到了 20194.4 万吨,占其绝大部分。具体到山东来看,2013~2017年间全省垃圾清运量共计6400.87万吨,其中2017年的垃圾清运量达1591.31万吨,年增幅达到8.53%,生活垃圾清运量逐年攀升、末端生活垃圾处理任务不断加重,现有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需要,“垃圾围城”形势严峻。要破除困境,需要从“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三个层面发力,从源头减少垃圾清运量、提高再生资源利用率、严控垃圾末端处理的污染程度。为更好地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十三五规划将“打通生活垃圾回收网与再生资源回收网络通道进而实现‘两网融合”提上日程。“两网融合”即垃圾清运网与再生资源网的充分融合,是打造“智慧城市”垃圾回收生态链的必经之路,也是创建“无废城市”的重要前提,能够充分发挥垃圾清运网和再生资源网的合力,从根本上解决“垃圾围城”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源、环境压力。

然而,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资源化利用工作尚且处于起步阶段。据住建部数据显示,2017年城市环卫系统清运了2.15亿吨垃圾,2017年我国再生资源回收量为2.82亿吨,其中约 6000万吨来源于生活垃圾,垃圾产生量与回收量不成比例。目前,“两网融合”仍处于试点阶段,山东省内除济南、青岛、泰安三个首批强制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外,其余城市起步较晚、在普遍推行“两网融合”模式过程中面临着如何因地制宜制定阶段性计划的问题。本文依据山东省各地实际情况,通过对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方面的把握,探讨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山东省各地普遍推行“两网融合”模式的影响因子进行權重界定,为各地精确自我定位、分清轻重缓急、合理安排计划任务提供一定的借鉴依据。

二、山东省有效推进“两网融合”影响因子模型构建

(一)层次分析法概况与应用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运筹学家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最先提出的,此种方法广泛应用于系统工程问题中,用于将复杂系统的决策思维进行层次化:有机地结合决策过程中的定性和定量因素,通过判断矩阵的建立、排序计算和一致性检验得到具有说服力的结果。此种方法能够很好地将决策者的主观判断通过一致性检验过的判断矩阵形成较为客观的量化指标,能够更好地反映实际情况,进而形成有根据的判断依据。

(二)构建原则

1.系统性原则

影响因子指标是基于整个垃圾治理链条的视角,根据在整个链条中直接或间接对“两网融合”的进一步推进有着影响的方面进行选取,力图在影响因子模型构建中能够保持垃圾治理链条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以期更加全面地反映在整个垃圾治理系统中影响因子作用实效的权重。

2.适用性原则

在全国范围内,“两网融合”的进一步推进有着普遍可行的操作,但是具体到山东省来看,由于山东省特有的自然地理、人文社会、经济发展等特征,省内各地在垃圾治理方面有着较大的个异性。该模型在考虑全国“通病”的同时,着力于根据山东省现状选取主要影响因子,构建适合于山东省状况的影响因子模型。

3.客观性原则

影响因子选取和判断矩阵的构建依据对历史文献的阅读,综合考虑实地考察中各地所反映的问题,力求在给出影响因子模型的过程中剔除主观判断对指标的干扰,达到较高一致性的目标。

(三)有效推进“两网融合”影响因子模型的指标及意义

有效推进“两网融合”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垃圾处理链条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需要各个社会主体在不同的层面积极参与、共同完成整个工程的普遍落地。在推进前端垃圾分类积极落实阶段,谭文柱(2011)、杨凌等(2009)、彭德雷(2011)和刘宇熹(2012)等分析了社会经济水平、生活习惯、法律法规、政府考核等因素对居民分类行为的影响。另外具体到每个主体的行为,孙其昂等(2014)认为外在因素的强制和诱导与居民内在态度转化之间的链接能否达成是影响垃圾分类绩效的关键,内在态度即相关主体的微观行为主要包括责任义务、环境意识的道德感召等,苏为华等(2018)认为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和结构都是有关生活垃圾处理绩效的重要影响因子。此外,在后端处理方面,李定龙等(2004)认为生态稳定性、当地公众的认可程度是评价处理模式环境影响程度的重要指标。基于对文献及山东省实际考察情况的整合,本文主要以目标层、一级影响因子层、二级影响因子层为结构,从政策保障体系、社会环境氛围、参与主体、链条完善性、处理工艺与技术五个方面提出针对山东省有效推进“两网融合”模式的6个一级影响因子,下设共20个二级因子。

(四)有效推进“两网融合”影响因子的层次分析

猜你喜欢
影响因子层次分析法
基于个性化的协同过滤图书推荐算法研究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AHP—GRA的工程施工项目进度风险管理研究
手机阅读平台用户体验影响因子分析
目的论视角下旅游英语的语言特色对汉译旅游文本的启示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道路拥堵的研究
云雾物理生长过程及其影响因子的虚拟仿真实验
“影响因子”是用来赚大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