旴江德育文化资源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运用研究

2020-11-06 03:20戚中美彭柳怡
西部学刊 2020年18期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立德树人

戚中美 彭柳怡

摘要:挖掘利用旴江德育文化资源,对中医药类院校提高思政课教学,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强的作用,在目标任务和功能作用上存在内在一致性。为此,应着重做好两个方面工作:一要做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利用旴江德育文化资源的整体设计与规划,重点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二要找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融入旴江德育文化资源的切入点和契合点,提高学生的接受度,增强思政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旴江德育文化资源;思政课教学;立德树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0)18-0085-03

学校地处旴江流域(今江西抚州),地方中医药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尤其是近年来对地方医学——“旴江医学”的深入挖掘,研究成果丰硕。这不单是对祖国传统中医药事业的挖掘、传承、创新与发展,也为地方中医药类院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优质的教育教学素材。在“立德树人”背景下,作为地处旴江流域的中医药类院校,深入挖掘、整理旴江德育文化资源,并科学转化运用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本文坚持以充分发挥思政课主阵地、主渠道作用为根本原则,以提升中医药类院校思政课教学实际效果为根本目的,尝试对思政课教学挖掘、利用旴江德育文化资源的整体设计规划与现实操作途径作一探讨。

一、关于旴江德育文化资源的基本涵义

旴江德育文化资源是指旴江医家在千年的医学实践中形成的并能够挖掘利用的道德精神及其载体的总和。其基本内涵:一方面是其无私治病、救人济世的道德精神和道德传统。旴江医家道德精神和道德传统的时间节点应限定为新中国成立以前,新中国成立以后展现出的新精神和新传统应视为对其的传承与创新。另一方面是“旴江德育文化”与“资源”这两个关键词,它们是展现旴江医家道德精神与传统的两个载体和两个具体发力点,使得旴江医家道德精神与传统保持了与时俱进、形象具体的特点,摆脱了其他精神文化抽象模糊的状态,让人真正看得见、摸得着,并且具有很强的承续性和可效仿性。

旴江德育文化资源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旴江医家的医籍医案、诊疗经验、学术思想中蕴含的医德论述、医德思想;二是旴江医家原籍、旧址流传的旴江医家励志成才故事,医德医风轶事等。三是现已建成的旴江医学纪念馆、展览馆收藏、展览的旴江医家史料等。四是旴江医家人物传记、回忆访谈。五是精神层面的资源,如反映旴江医家道德情操、善言善行、理想信念、清正廉洁等方面的精神层面资源。

二、思政课教学与旴江德育文化资源的内在关联性

(一)从目标任务看,思政课教学与旴江德育文化资源之间具有内在一致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及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思政课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就是要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发挥思政课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在青年学生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就是要对青年大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同时,不断地开拓创新,促进思政课教学更加贴近实际、更加贴近生活、更加贴近学生、更加贴近学校,在理论与现实的紧密联系中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和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旴江医家道德精神与道德传统是旴江德育文化资源的主体与灵魂,是中国精神在中医药领域最真实的体现、最生动的实践、最富特色的创新,最具领域性的升华,也是最具承续价值的宝贵精神财富。它贯穿于旴江医家千年医学实践的全过程,是以前仆后继的旴江医家人追求“天人合一”理想,保持身体康健的不懈探索和善于创新的实践成果与智慧结晶。是旴江医家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自觉传承与弘扬,自觉坚持以治病救人济世为己任,抛弃私欲杂念,心藏为民情怀,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以“仁心仁术、生命至上、精术立德、谦和辞让、求真务实、贫富同视、贵义贱利、同行相亲、奉方献术”等为核心内容的优秀中医药文化资源。是旴江医家实事求是,勇于冲破封建思想束缚,艰苦上下求索,促进祖国医学持续发展的巨大勇气和坚定毅力的集中体现。挖掘和利用旴江德育文化资源的根本目的和迫切任务,就是要面向继往开来的中医药从业者们,尤其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中医药专业青年大学生,讲清旴江医家千年的探索史、奋斗史、创新史、道德史,讲活旴江医家感人至深并激人前行的励志故事,使他们继承好、发展好旴江医家千年来课徒时所秉持的“德为身本,医无德不立”理念,不断地形成良好的医德医风和职业操守,为在未来的执业道路上更好地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服务健康中国战略提供道德理论支持。

(二)从功能作用看,思政课教学与旴江德育文化资源之间具有内在一致性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落实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求,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各高校要重点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设定课程模块,系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旴江德育文化资源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类院校优质的思政课教学资源。它是中医药类院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水平和质量的好教材,它是展现旴江医家精神世界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好窗口,既展示了旴江医家们把个人发展与人民命运、国家前途紧密相连的不懈探索、奋斗、创新历程,又充分地展现了旴江医家们坚韧不拔、心系人民、博施济众、无私奉献的高尚道德情操和优良个人品行。旴江德育文化资源所具有的好教材、好窗口功能与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主渠道课程功能不谋而合,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三、关于思政课教学挖掘利用旴江德育文化资源的方案探讨

(一)切实做好中医药类院校思政课教学挖掘利用旴江德育文化资源的整体设计与规划工作,着重从丰富调整教学内容、改革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尝试

第一,结合实际,注重实效,推动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丰富和效果。注重从整体上熟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掌握该课程基本教学架构,在保证完成既定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注重在讲授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时,多维度尝试结合中医药类院校的专业特点,科学调整、丰富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内容,恰当、有效地将旴江德育文化资源的内容融入其中。比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第二节《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中有机融入旴江德育文化资源学习内容,使学生充分了解旴江德育文化资源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一部分,并深受儒释道三家文化的综合影响,是作为新时代中医药类大学生在今后执业生涯中所应传承发展的职业操守。发挥旴江德育文化面向大众、服务人民的化育功能,使旴江医德与青年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结合,让旴江医德中蕴含的道德精神文化点点滴滴地融入到青年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并落地入心、生根发芽,产生化育的功能,以不断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精神定力和精神力量。在本章第三节《遵守公民道德准则——职业与职业道德》中融入旴江德育文化资源学习内容,使大学生熟悉学校的特色旴江医学内容,同时了解旴江医家千年医学实践中形成的医德要义和精神传统,达到以生命影响生命,以灵魂触动灵魂的目的,有利于把思政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所讲授的道德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增强思政课所授德育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增强学生的道德共鸣感;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对旴江医德规范的认同感与接受度;有利于更好地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医德医风和崇高的职业操守,自觉树立“讲医德、尊医德、守医德”意识,自觉践行旴江医家所秉持的“德为身本,医无德不立”的旴江理念。通过在思政课课堂教学中融入旴江医德教育,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己将来所从事的中医药职业的社会价值和重要意义,使他们深刻感受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为中医药专业大学生在今后的执业过程中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高尚的人生追求打下坚实的理论、知识、情感基础。

第二,推动专题讲座式、现场实践教学式、人物访谈式等教学方法改革创新。专题讲座式教学,就是将旴江医德九个方面的内容作为专题,利用学校“三三四文化育人工程”[1]的创新载体——“道德讲堂”,集中力量组织专题教学。一方面,可以豐富学生的“第二课堂”内容,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巩固思政课课堂教学效果。现场实践教学式,就是充分利用学校获批的江西省中医药文化传播基地——旴江医学建昌帮中医药文化展示馆,组织学生进行现场教学,从旴江流域的范围、旴江医学的产生,旴江医家的人物生平、旴江著名医籍医案、旴江医家遗风轶事等方面对旴江医学作系统阐述的过程中,重点突出对旴江医德的讲授,以实地实景式体验教学增强大学生对旴江医德的感受与体会,引导大学生形成旴江医家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促进大学生养成旴江医家的职业心理、职业习惯、职业责任心、职业荣誉感和职业获得感。同时,通过著名旴江医家的感人事迹和道德轶事引导学生明确“个人价值的实现以及个人自我价值的社会承认,也大都是通过职业活动来获得的”。人物访谈式教学,就是要结合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访谈旴江医家后人或学术传承人进行引导学习。比如,针对职业道德,可以邀请2013年“全国好人”荣誉称号获得者、著名旴江医家、已故老校长傅淑清的后人讲述其选择中医的背景、动因,对中医的热爱及感人故事,引导学生在职业生涯中自觉以榜样为标杆,树立苦干实干、甘于奉献的精神品质,恪尽职守、担当使命的务实作风,甘于奉献、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清正廉洁、克己奉公的高尚情操,促进大学生把旴江医德的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把难以在思政课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的或在思政课堂中达不到理想效果的内容以创新、生动、灵活的方式,易于让大学生感知,易于让大学生接受。

(二)找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利用旴江德育文化资源进行教学的切入点和契合点,提高思政课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以高校通用的2018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现行思政课主力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样本,该版本教材共分为“绪论、人生的青春之问、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七章教学内容。在绪论中,通过融入江西历史上十大名医之一的旴江医家陈自明的励志故事,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勤学报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无限的机遇”,中医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只有“通过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才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成为传承好、发展好中医药这一中华民族瑰宝的践行者。在《人生的青春之问》和《坚定理想信念》章节中,通过融入旴江医家“仕人达医,医儒相通”和“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崇高人生追求,引导大学生科学认识“人的本质是什么”“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生活”“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等问题,“结合个人实际和社会现实,确立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保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成就出彩人生”。在第四章《弘扬中国精神》章节中,融入旴江医家坚持“破旧立新”,勇于打破中医自古秉持的“宁可失传,不能泄密”“传男不传女”封建思想束缚,推动中医传承创新发展的内容,如南宋妇科专家、旴江名医陈自明敢为人先地破除当时“宁治十男子,不治一妇人”的封建陋习,反对将临床诊疗经验“密不外传”,在《外科精要》中详述家传秘方公之于众等内容,引导大学生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自觉培育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培养改革创新的责任感,提升改革创新的实践能力,争做改革创新的生力军。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章节中,融入旴江德育文化资源,“引导学生强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坚持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持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传承和延续中华民族思想精髓、精神基因、文化血脉,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使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1]戚中美,王李俊.“大思政”格局下思政教育路径创新研究[J].现代交际,2019(12).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何晓晖.旴江医家医德风范赏析[J].江西中医药,2016(9).

[4]戚中美,彭柳怡.论旴江医德及其旴江特色[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5).

作者简介:戚中美(1986—),男,汉族,安徽濉溪人,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彭柳怡(1985—),女,汉族,河南郑州人,抚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李直)

猜你喜欢
思政课教学立德树人
高校思政课教学案例库共享社区化模式探索
职业教育背景下应用本科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创新路径思考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孟子学说中的教育思想探析
思政课教学中加强抗战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