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运动性活动区的自主探究策略研究

2020-11-06 03:01邓志婷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20年9期
关键词:运动性活动区器械

邓志婷

【摘要】幼儿园运动型活动区的自主探究,是幼儿园教学改革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幼儿体育活动教育的关键内容。基于幼儿园运动性活动区的自主探究策略为中心,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研究,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幼儿自主探究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运动性活动区自主探究安全性原则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将幼儿教学划分为语言、科学、健康、社会与艺术。幼儿园运动性活动区是幼儿健康教育与自主教育的关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要求,必须珍视幼儿园一日生活,运动性活动区域的獨特价值,满足幼儿在直接感知方面的需求,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获取更多活动经验。正因如此,积极建设幼儿园运动性活动区,帮助教师通过幼儿运行表现,贯彻幼儿的思维活动,更全面的了解幼儿。幼儿园运动性活动区,活动区域主要以粗大动作练习为主,经过活动区的练习,培养幼儿自主探究意识,锻炼自主探究能力,实现幼儿全面发展。

一、幼儿园运动性活动区内涵

幼儿园运动性活动区,以运动场地为载体,运动形式以户外运动为主。通过指导幼儿运动的方式,协调幼儿的身体机能、运动机能、思维能力。运动性活动区,幼儿可以通过走步、投掷、钻、跑步、攀登等基本动作,锻炼身体机能。运动性活动区培养幼儿的运动能力,帮助幼儿协调跑、跳、滑动、旋转等动作,实现手、四肢、眼、神经等平衡发展。与此同时还能够锻炼幼儿的生理机能,促进幼儿新陈代谢。运动性活动区的设计,主要包括运动性活动区、自主探究活动区、欣赏性活动区等。结合幼儿年龄,巧妙设置活动区,引导幼儿在活动区中完成身体活动。活动区中自主探究区域,幼儿具有充足的自由空间,根据兴趣爱好选择活动类型与活动器械,自主选择与探究中,幼儿自主探究能力得到培养。

二、幼儿园运动性活动区的自主探究区域创设原则

1.安全性原则

幼儿园任何区域的创设都必须遵循安全性原则,保障幼儿安全是活动区域的首要责任。幼儿年龄小,承受能力有限,对于外界危险的认知不够全面,加上身体协调能力不足,所以不能准确判断危险事物。创设活动区期间,自主探究区域涉及到很多运动型器材,如果幼儿在自主探究中器材使用不当或者相互碰撞等,都会威胁到幼儿的人身安全。自主探究设计,必须严格遵循安全性原则,保证幼儿活动区域安全,从全范围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幼儿接触到的器材必须做到绿色环保,防止幼儿身体安全受到侵害。

2.科学性原则

幼儿园在进行运动性活动区创设期间,必须结合幼儿园具体情况,时刻遵循科学化原则,对活动区合理布局、有效规划。根据幼儿大、中、小班级为出发点,分别设置活动区自主探究内容,并且规划好相关道具、器材,发挥出运动性活动区的自主探究作用。

3.激发兴趣原则

幼儿园运动性活动区自主探究研究,遵循激发幼儿兴趣的原则加以设计规划,明确活动区主题,注意活动区色彩的有效搭配,确保活动区设备符合幼儿自主探究能力培养要求,能够有效带动幼儿的活动兴趣。为幼儿营造更好的活动情景,增加幼儿的亲切感,幼儿能够主动进入到活动区中去自主探究,从而更好的促进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实现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三、幼儿园运动性活动区的自主探究策略

1.准备好特定运行器械,鼓励幼儿自主选择运动方式

幼儿园运动性活动区自主探究设计,充分利用运动器械,培养幼儿运动能力,满足运动需求。幼儿园运动性活动区常见的运动器械,包括滚轮胎、爬竹梯、攀爬墙等,这些运动器械能够根据活动区的调整随时移动变化,具有多元化变换特点,幼儿自主选择运动器械,通过运动器械决定运动方式,锻炼幼儿运动思维。活动区自主探究,改变传统幼儿园运动性类型,提高了幼儿的参与性,并且增加了情景性设置,更具有开放性与问题性。幼儿在自主探究过程中,相互合作、思维互补,通过共同努力完成幼儿活动,期间幼儿的创新能力得以提升,合作意识得到有效培养。科学利用运动器械,多变的运动器械激发幼儿探究欲望,满足幼儿运动需要基础上,为幼儿其他活动的自主探究积累更多经验,并且发散幼儿的想象力,发明更多自主探究活动。

比如,中班幼儿利用攀爬墙自主设计爬山取水游戏。通过爬山接力的方式,将山顶的水资源运输到山脚。攀爬墙上的攀登点形态多样,幼儿需要自主设计好相互接水的位置,测量彼此的间距,同时还要相互配合完成水杯的传递,防止水杯掉落。幼儿自主设置情景,利用攀爬墙,幼儿分别承担不同的责任,一名幼儿在底下负责将水运送到水桶中,墙上则分别安排4名幼儿在不同的位置,将水杯逐渐向上传递,顶部一名幼儿负责从山顶取水。攀爬墙取水,对幼儿的平衡能力要求较高,幼儿不仅需要保持自身的平衡,还要将水瓶安全地递到其他伙伴手中。爬墙协调幼儿各个部分,综合身体的手、脚、眼等相互配合。提高幼儿身体协调性,使得幼儿身体更加灵活,反映更加敏捷。在攀登高度变化的同时,幼儿所感受的视觉效果也会出现变化,帮助幼儿认识空间概念,拓展幼儿观察环境的角度,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幼儿自主探究能力。

2.科学应用非结构材料,激发幼儿自主探究积极性

运动性活动区自主探究策略研究,其中包括非结构性材料,这种材料类型更具灵活性,同时幼儿操作更加便捷。自主探究设计过程中,将非结构性材料进行随意组合,变成幼儿想要的材料结构。不同的非结构材料在具体应用中包含很多应用方法,这些应用方法需要幼儿自主探究,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活动情景的创设。非结构材料中的箱子、竹竿、塑料瓶、沙包、盘子、积木、轮胎等,在很多活动区情景中都能够多功能应用。

比如,幼儿在教师的启发下,在活动区自主设计阻碍游戏,幼儿只能单脚着地,穿越重重阻碍,到达目的地。此次自主探究以小组比赛形式为主,幼儿4人为1组,第一个穿过阻碍的幼儿需要再次返回到起点,将手中的红旗交给第二名幼儿,待第三名幼儿返回,将红旗交到第四名幼儿手中,第四名幼儿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终点,将红旗插入到终点沙包上为胜利。阻碍游戏的设置,大部分规定由幼儿自主设定,其本身障碍设置种类较多,具有一定难度,所以需要教师在活动中帮助幼儿完成。一共设置5道障碍,第一道障碍为沙包搭成的独木桥,第二道为纸壳建造的围墙,第三道为积木达成的水洼地,第四道为塑料瓶搭建的城堡,第五道为竹竿搭建的围栏,幼儿自己想办法通过这几道阻碍,完成自己的任务。在活动区中自主探究,幼儿的思维更为活跃,想象力更加丰富,开动脑筋完成任务,自主思考能力明显提升。

3.分享活动区自主探究心得,积累更多运动经验

每一次自主探究活动结束,教师组织幼儿在活动区休息,相互交流在自主探究中获得的成就。幼儿在相互交流与分享期间,接触更多新的思想,同时积累更多运动经验,相互分享运动技巧。锻炼幼儿表达能力,培养幼儿敢于发言的勇气,克服交流恐惧,通过自主探究与相互交流,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运动性活动区的建设,自主探究方式的研究,将幼儿园教育改革进行了延伸与拓展。幼儿在活动区中自主探究活动游戏与方式,发散探究思维,锻炼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幼儿合作意识,培养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玲.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性提升的策略[J].学周刊,2019,(06) :167.

[2]孙晓昕.主动学习理念下的幼儿园自主式区域活动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9,(06) :169.

[3]白霞,李霜霜.定向运动中幼儿合作行为培养策略的探究[J].安徽教育科研,2018,(6).

[4]郭泉秀.区域活动中幼儿自主性提升的途径[J].基础教育研究,2018,(23) :86.

猜你喜欢
运动性活动区器械
儿童活动区环境色彩设计策略研究
本土风俗文化资源在幼儿活动区游戏中的应用
实施《指南》幼儿园活动区游戏活动研究
运动性血红蛋白降低的机理及营养防治
冬季项目运动性损伤防治研究
外来器械实行集中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健身器械
寓学于乐
海军某部运动性中暑一例
经皮器械复位法治疗难复性骨折8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