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模拟试题(一)

2020-11-08 08:54黑龙江省塔河县第一中学许桂香
中学政史地 2020年29期
关键词:材料

◇黑龙江省塔河县第一中学 许桂香

1.对于外来文明的入侵,英国学者阿诺德·汤因比认为有两种态度,他命名为“狂信派”和“希律派”。其中“狂信派”指:面对一个更强大、更有生气的外来文明的进攻,采取显然消极的态度,试图挡住可怕的侵略者。依据材料,以下言论可以划归为“狂信派”的是

( )

A.“所谓天算格致之最精……而非命脉之所在。其命脉云何?……刑政则屈私以为公而已”

B.“隐忍自胜,徐图自强”

C.“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上不如人,机械上不如人,并且政治、社会、道德上都不如人”

D.“立国之道当以礼义人心为本,未有专恃术数而能超衰振弱者”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发生明显变化,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整体价值观与个体价值观、理想价值观与世俗价值观、精神价值观与物质价值观各自形成了一种张力关系。发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社会结构的变迁和经济结构的转轨

B.改革开放后文化开放和文化碰撞

C.人民主体意识的觉醒

D.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 )

A.培养翻译人才的愿望 B.师夷制夷的外交设想

C.重振清朝国力的决心 D.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

4.美国人埃德加·斯诺是较早向世界报道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外国记者。1937年10月,其西北革命根据地采访录《红星照耀中国》在英国出版,引起世界轰动。1938年12月,该书在上海发行的中文版却更名为《西行漫记》。其改名原因最有可能是

( )

A.凸显延安的抗战中心地位

B.便于该书在中国顺利发行

C.准确界定采访活动的区域

D.遵循新闻采访的中立原则

5.1961年,陈云在对青浦县实地调研后,向中央递交了《母猪也应该下放给农民私养》《种双季稻不如种蚕豆和单季稻》《按中央规定留足自留地》等报告。这次调研活动

( )

A.纠正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偏差

B.响应了经济战线“大跃进”的号召

C.体现了对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反思

D.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开展

6.以下是16世纪东西方两位思想家的言论,其共同之处是

( )

马丁·路德:“教皇和自己的会议,只有当其行动和法令与《圣经》相一致时,人们才有必要服从。”

李贽:“耕稼陶渔之人即无不可取,则千圣万贤之善,独不可取乎?又何必专门学孔子而后为正脉也。”

A.挑战权威 B.否定神性

C.崇尚理性 D.倡导民主

7.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说:“绝对空间的自身特性与一切外在事物无关,处处均匀,永不移动。”对此观点进行修正的是

( )

A.相对论力学 B.地质力学理论

C.量子论力学 D.光电效应理论

8.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国家肆意侵略扩张。最先遭受侵略并开始进行反法西斯斗争的国家是

( )

A.西班牙 B.中国

C.埃塞俄比亚 D.波兰

9.历史图片既是历史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获取历史信息的重要来源。观察下图,判断与之相对应的标语应为

( )

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万岁”

B.“中华民族解放万岁”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D.“一国两制,统一中国”

10.下图展示了新中国不同时期在农村使用的票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工分票 餐票 化肥票

①都反映了党和国家的农业政策 ②都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③都适应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④都与计划经济体制有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曾作出决议称,国民党是一种民族解放运动之特别的旗帜,中国共产党现在不应该让出这个旗帜。1927年9月,中国共产党又提出建立苏维埃的口号。上述材料表明了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 )

A.坚持革命统一战线中的独立性

B.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C.团结北伐以维护国共合作大局

D.调整了中国革命的斗争策略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初规定“凡内外管属衙门官吏,有系父子、兄弟、叔侄者,皆须从卑回避”,吏部选任官员“南北更调,定为常例”;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加重其职权;后又设六科给事中,使之成为另一套独立的监察体系。《大明律》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大不敬”及结党营私均处以极刑。由于其所立律文标准多从推测定性,造成冤狱无数;官员受财“一贯以下杖七十,八十贯绞”。朱元璋曾对贪腐官员法外施刑,“赃至六十两以上者,枭首示众,仍剥皮实草”;对那些违旨下乡扰民的官吏“许民间耆民,率精壮拿赴京来……敢有阻挡者,其家族诛”。《大明律》还规定官吏犯公罪一律可出钱赎免。

材料二新加坡将“忠孝、仁爱、礼义、廉耻”作为公务员的基本道德规范。政府制定《公务员法》《防止贪污法》《财产申报法》《没收贪污所得利益法》《公务惩戒性程序规则》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建立中央公积金制度;大幅提高公务员工资,以俸养廉;设立拥有广泛权力的贪污调查局。在各种社会参与反腐败的形式中,效用较多、影响最大者当数公众和特定组织(包括一般单位和新闻媒体)的自发参与。此外,新加坡还积极参加世界反贪污大会和打击跨国贪污贿赂犯罪活动。据统计,1990年全国6.5万名公务员中犯贪污罪的仅7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初朱元璋加强廉政建设的背景,并概括其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一、二,归纳新加坡在廉政建设方面的进步之处。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时期中国西欧国家①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3世纪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形成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古希腊涌现出苏格拉底等人文主义思想家,形成了欧洲历史上的思想解放潮流②公元前3世纪—公元15世纪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朱元璋: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公元4世纪末,罗马帝国规定:信奉基督教之外的异端为犯罪行为,反对教会就是反对帝国1231年,天主教会设立宗教裁判所,对宗教异端进行侦查、审判和裁决③16世纪李贽: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马丁·路德:我不接受教皇的权威,我的良心之系于福音。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④18—19世纪严复指出封建君主皆“大盗窃国”,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卢梭:人民的主权是至高无上的,必须由人们直接行使,不能被代表

(1)据材料,概括中国和西欧国家思想发展史的历史特征。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共同点,分析②时期中西方思想文化政策在目的和影响上的相似性。

(3)据材料概括李贽和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④时期中西方思想家思想主张产生的原因有何异同。

(4)综上,谈谈你对中西方思想发展演变的认识。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肇始于1901年的清末官制改革,在人事集权方面,首先是收拢地方督抚之权。清政府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造成督抚坐大、甚至拥兵自重的情况。1906年,清政府借改革官制之机,迫使袁世凯辞去八项兼差,张之洞内调军机大臣,实际上是明升暗降。改制中所形成的十一个行政部门的首席长官,满、蒙贵族占七人,且均是要害部门,汉人之势大绌。清政府还通过机构改革,把一些重要事权收归中央,通过新设的商部等加强中央政府的指挥权威。商部不仅在中央试图攫取他部的职权,而且还要攫取地方督抚的事权。巡警部成立并改设民政部后,在各地兴巡警,事权属巡警部,督抚居次要位置。度支部成立后,规定各省财政事件随时报部,各省官银号随时由部稽核。另外清政府制定一系列成文章程,如《内阁官制初议草案》《钦定宪法大纲》《内阁官制》《内阁办事暂行章程》《资政院官制章程》等来达此目的。1911年裁撤军机处,成立了由庆亲王奕劻担任总理大臣的内阁。

(1)根据材料,指出清末官制改革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官制改革的影响。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46—1947年,美国对华军火禁运是第三次国内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一个重要举措。二战期间,美国在中国投入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帮助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它希望一个和平稳定的中国能够作为美国的朋友在亚洲发挥稳定作用,而中国内战一旦爆发会摧毁美国这一战略目标。更重要的是,美国并不认为蒋介石政府能够取得战争的胜利。另一个因素是,美国不得不担心国共战争的升级会让“苏联政府采取公开或隐蔽的干涉行动”。随着内战的扩大,同时到来的还有中共及其影响下的人民群众将斗争的矛头对准了美国和美援。美国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蒋介石所奉行的武力政策极大地威胁了美国利益。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开启了全面内战。为了压制蒋介石使之配合调停,7月29日,马歇尔宣布停止向国民政府提供美援。在蒋介石未作出相应回应的前提下,8月18日,杜鲁门总统认可了这一禁运令。同时,美国通知英国、加拿大和比利时等欧洲国家,要求它们采取同步的行动。在禁运令颁布半年后,国民党军队开始出现较为严重的军火匮乏状况。此时,正是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大量获得苏联武器和日本遗留兵工厂的时候,此消彼长之下,国共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947年,美国海军部长福雷斯特尔指出,如果“收回对国民政府的支持,苏联在中国的影响就将随之增强”。在国际冷战加剧背景下,经历了十个月的禁运之后,美国最终解除对华军火禁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国民政府实行军火禁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对国民政府解除军火禁运的影响。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世纪以来,有关克伦威尔的著作,源源不断地涌现。卷帙浩繁的著作,不但内容广泛,而且思想差异很大,对克伦威尔的评价更是褒贬不一。颂扬他的人,说他在行动领域中的地位正像莎士比亚在艺术领域中的地位一样,是古往今来英国人中最伟大的人。责骂他的人,说他是世界上曾有过的最臭名昭著的暴君之一;他之所以成为国家元首,完全是通过他对自由事业的背叛和他对那些曾与他共同为争取自由而战斗过的、卓越的爱国者们卑鄙和无情的背弃。

材料二蒋孟引曾指出,克伦威尔没有真心实意地努力满足当时的社会需要,而只图填个人欲壑,其无所不为,丑态百出,终于导致了封建王朝的复辟。这样,还能说克伦威尔是真正的革命者吗?他还能算是个矛盾人物吗?

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时曾说,护国主为终身职务,与国会共同掌握立法权,与国务会议共同行使行政权……议会的议案必须经过护国主的批准才能生效。

(1)为什么有人认为克伦威尔“是古往今来英国人中最伟大的人”?有人认为他是“最臭名昭著的暴君之一”,对此你如何理解?

(2)根据材料二,概括蒋孟引的主要观点。如何理解克伦威尔的言论?

参考答案

1.D 2.A 3.B 4.B 5.C 6.A 7.A 8.B 9.B 10.C 11.D

12.(1)背景:明朝初建;朱元璋强化专制统治(或:专制皇权)。

主要措施:实行官员回避制度;设立两套独立的监察体系;制定严苛的法律法规严惩贪腐官员;准许民间力量参与反腐。

(2)吸收儒学精髓,重视道德教化;建立系统完备的现代廉政法律体系;注重犯罪预防,规范执法;建立广泛的社会监督机制;参与国际反腐合作。

13.(1)①都出现了思想解放运动。②都出现了思想(文化)专制政策。③都出现了反传统(正统)思想的思想家。④都出现了反对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

(2)共同点:注重人和人类社会;注重人的美德;注重教育。

目的上的相似性:以思想文化统一维护统治。

影响上的相似性:束缚了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3)主张:李贽——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马丁·路德——因信称义。

相同:封建专制统治;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思想解放不断深入。

不同:西方思想是在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中国思想是在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产生的。

(4)都趋向于追求民主;思想解放有利于社会进步。

14.(1)目的:加强中央集权,维护满洲贵族统治。

内容:通过人事调整,重满轻汉;增设机构,加强中央权威;以立法的形式加强皇族统治。

(2)加重了满汉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导致立宪派离心,清政府空前孤立;客观上加速了辛亥革命的爆发,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15.(1)美国称霸世界的战略需要;美国希望一个稳定的中国作为美国在亚洲的战略基地;美国对蒋介石政府取得战争胜利的信心不足;美国担心国共战争的升级会引发美苏直接对抗;内战的扩大引发中国人民反美呼声高涨。

(2)助长了国民政府的气焰但未能扭转国民党军队的颓势;是冷战政策在亚洲的表现;加剧了东亚局势的紧张。

16.(1)原因:组建革命武装,打败王党势力;处死国王,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航海条例》,扩大了英国外贸和航海的利益范围;利用军事、外交手段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理解:就任“护国主”,解散议会,实行独裁统治。

(2)观点:克伦威尔不是真正的革命者。

理解:克伦威尔实际操纵了立法权和行政权,成了名副其实的独裁者。

猜你喜欢
材料
先进材料在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新型节能材料及其在预制建筑中应用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新材料作文如何巧妙引述材料
大班美工区材料投放策略的实践与探索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可爱的小乌龟
可爱的小瓢虫
最美材料人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