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实施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思考

2020-11-09 02:58王茹
财讯 2020年3期
关键词:高校对策

摘  要:高校作为政府会计核算主体之一,在执行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后存在预算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权责发生制在科研事业收入核算中运用较难以及会计报表附注部分规定不明晰,编制困难且编制工作量较大等难题。为使高校能够顺利实施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本文提出高校首先需进一步提升自身预算管理工作水平,对科研事业收入可以分类别进行核算;其次,对于特殊业务处理需制定统一标准,结合高校特点,制定财务报表附注编制时的相关指南;最后,应加强财会人员政府会计改革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业务能力。

关键词:高校;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对策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使政府会计能够更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能够反映政府收支信息、资产负债信息、政府运行成本等内容,促进政府会计信息质量提高,财政部陆续颁布了《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10项具体准则、一项应用指南,还颁布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等文件(以下简称“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政府会计改革使政府财政更加透明,同时也促使行政事业单位不断改进其财务和预算管理。高校是政府会计主体的组成部分之一,也于2019年1月1日执行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然而高校与其他行政事业单位相比有其特殊性,因此,本文主要探讨高校这一政府会计核算主体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提出解决措施,以期为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顺利实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进而提升高校的财务管理和预算管理水平,提高高校会计信息质量。

一、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实施面临的难题

(1)预算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部分高校预算管理水平不高,使其在执行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时出现了问题,导致会计核算效率较低,进而影响到了會计信息质量。在制定预算时,某些单位往往根据以前年度的数据对本年度工作计划安排进行调整。由于实务工作中部分信息用指标量化比较困难,加之部分高校管理层缺乏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易将预算管理工作等同于财务管理工作。在执行预算时,由于部分预算项目在划分时逻辑性不足、精细化水平较低,执行过程中实际资金的支出与预算存在较大偏差,预算执行缺乏刚性,存在片面性和短期性。再者,为了实现政府会计核算体系的“双功能”、“双基础”及“双报告”的要求,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对会计要素、会计科目等进行规范,建立了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两大核算体系,在处理经济事项时采用“平行记账”方式,使这两大体系“适度分离又相互衔接”。即如果该事项涉及到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不仅要进行财务会计处理,还要进行预算会计处理。因此,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实施与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倒逼单位预算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如果预算项目划分不合理,可能导致部门、预算项目及会计科目对应关系混乱,双分录无法准确生成,进而影响会计核算效率,降低会计信息质量。最终导致项目成本归集不准确,影响政府财务报告的使用。

(2)权责发生制在科研事业收入核算中运用较难

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虽然对收入类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明细核算要求和主要账务处理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但财政部未颁布专门针对收入的政府会计具体准则,改革后关于收入核算只对实务进行了原则性的指导,所以给现实操作带来了不小的影响。高校不同于其他政府会计主体,其专业业务中包含科学研究。由于高校科研项目具有数量多、资金来源不同、以脑力劳动为主、研究周期长等特点,且科研经费的使用和报销不同步,研究进程与经费支出时常脱节,导致科研事业收入的核算难度较大。科研事业收入核算的难点在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中的财务会计核算部分。财务会计核算部分引入了权责发生制,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凡是属于本期的收入,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反之,如果不属于本期的收入,那么即便是收到款项,也不能确认为当期的收入。在权责发生制下,如何结合高校科研事业收入业务的特点合理确认科研事业收入,是执行制度过程中急需明确的问题。

(3)会计报表附注部分规定不明晰,编制困难且编制工作量较大

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扩大了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与范围。对于会计报表附注,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从七个部分提出了明确的编制规定,并要求应当对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有重要影响的会计信息,不论制度是否有明确的规定,单位均应当充分披露,对会计报表重要项目的披露,要采用文字和数据描述相结合的方式。与企业会计准则相比,对政府会计主体编制会计报表附注的要求更清晰更具体,使披露的会计信息能够更好反映政府会计核算主体的财务状况及运行情况。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是有一定的困难。首先,报表附注的规定使财务工作量有一定的增加。例如,在《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解释第1号》(以下简称“解释第1号”)中明确“单位在按照收入来源(支付对象)对有关收入科目(费用科目)进行明细核算的基础上,应当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按照收入来源(支付对象)分类对有关收入(费用)进行披露”。在政府会计改革后,财务人员要对复杂的经济业务进行识别判断,还要对依据财务会计凭证生成的预算会计凭证进行分析判断。为了满足信息披露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对收入类和费用类科目要进行更加详尽的辅助核算,高校涉及项目数量较多,导致财务核算工作量大幅增加。其次,报表附注的部分规定不明晰。例如,关于债权债务信息的披露,解释第1号指出“应当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按照债务人(债权人)分类对应收款项(应付款项)进行披露”,并规定“应当要遵循重要性原则”,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中规定了相关披露格式。但是在分类之后披露信息是“按每一类的合计数进行披露,还是每一类内只详细披露重要性项目、其他项目合并填列,又或者在类内进行全面披露”,哪种披露方式能更好地遵循重要性原则,相关制度规定没有明确说明。

二、促进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顺利实施的对策

(1)提升预算管理工作水平

高校应在深入分析自身预算管理实际情况及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基础上,将预算管理工作科学化和精细化,并与会计核算工作有机结合。业务单位填报人员要编报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预算,为了使其更易操作,需要对预算填报说明进行细化并标明量化标准。财务部门要结合各业务单位上报的预算,以及单位全口径的预算收入与预算支出以及整体运转水平,进行修订并编报预算。同时,要加强预算项目库的建设,使预算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要提前对各项目进行谋划、论证并进行筛选,避免预算编报时临时找项目,对于低效或无效的项目要及时剔除,进一步增强资金安排的前瞻性及预算编报的科学性。通过建立预算项目库,使预算单位与上级部门、预算单位内部各部门以及社会的关系更加明晰,能为单位做好预算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分类别核算科研事业收入

在实务操作中,高校应对科研项目梳理分类,针对不同类别的科研项目,分别核算科研事业收入。按完成周期的长短,科研项目可以分为长周期科研项目和短周期科研项目。首先,对于短周期科研项目,可以在科研项目通过验收后一次性确认相关经济利益的流入,这样处理明显提高了高校对科研项目的核算效率。其次,对于长周期的科研项目,按照权责发生制分期确认高校科研项目收入。根据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可采用合同完成进度确认科研事业收入。关于合同完成进度的确认,可以先关注合同中是否有对支付进度的要求,如果合同中有相关条款,可以按照合同中约定的支付进度确认科研事业收入,在这样的处理方式下,收入确认时点以及金额的依据来源于合同条款,比较客观,有利于对科研项目进行管理分析。如果合同中没有约定支付进度,可以按照科研项目的履约进度分步骤确定科研项目收入。财务人员可以简化处理将科研项目的报销进度作为科研工作完成进度,进而反映为合同完工进度。也可以对合同完成工作量进行测算,来确定合同完工进度。以上方法各有利弊,其中使用合同中约定的支付进度来确认收入是比较好的一种方式,但这需要高校加强对科研合同的精细化管理以及合同内容的信息化管理。所以,高校结合自身实际选择一种或多种方法对科研事业收入进行核算。

(3)统一标准,制定编制指南,加强业务培训

不同行业有不同的特点,上级有关部门应充分听取高校在实施过程中对于特殊问题处理的疑问及困难,明确业务处理的原则及特殊业务处理方法,统一各高校的核算口径。在基于信息披露的需求基础上,应结合高校的特点,对财务报表附注的规定编制指南,使高校上报的各类财务信息更加标准化,进而能够反映出高校共性信息,提高财务信息的可比性,体现出财务信息的重要性。高校财务人员要加强学习,通过网络、培训班等形式积极参加各类业务培训。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经验丰富的高校进行交流学习,加强高校之间的联系与沟通。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解释第1号的通知[J].交通财会,2019(08):89-94

[2]代伟,苑雪芳.谈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难点及简化核算[J].财会月刊,2019(15):78-82

[3]杨艳,夏秀丽.政府会计改革下高校科研收入确认方法探讨[J].会计之友,2019(24):138-141

[4]杨桂宇.完善我国政府财务报告体系的思考[J].商业会计,2019(04):70-72

[5]叶芷杉.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J].当代会计,2019(02):41-42

[6]傅中琰.新政府会计制度对高校会计核算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总会计师,2020(03):117-119

作者简介:王茹(1983.6-),女,汉族,河北保定人,硕士研究生,講师,研究方向:政府会计。

猜你喜欢
高校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