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具体语境的有效词语教学策略

2020-11-09 04:08叶佳芳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40期
关键词:词语教学小学中高年级策略

叶佳芳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词语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由于重视不够,教学方法不当等原因,导致小学中高年段的词语教学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种形式上的点缀。造成学生对词语不理解、不会运用,习作语言贫乏、不够生动。为中高年级词语教学的实效,对词语教学进行探索实践。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词语教学;策略

词语作为语文的一部分内容,不是沉寂的,而是鲜灵活泼的。语文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带领学生走进丰富而感性的词语世界,获得对词语的感性认识,提高词语教学的效率。让课堂上沉寂的词语鲜活起来,使学生乐于积累,学会运用。

一、想象场景,加深情感体验。

熟悉的场景,能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储存,激发起学习兴趣,通过引导学生想象熟悉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加深对词语的情感体验。课文《窃读记》以时间为顺序,描绘了作者“窃读”的心理感受。“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其中“贪婪”一词影响了部分学生对文意的理解。

师:刚才课文朗读时有人问“贪婪”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回想看过的电视、读过的书籍所了解的情况,想象一下“一只饥饿的老虎扑向小羊”的场景。

生1:老虎加快奔跑速度,扑向小羊,张开血盆大口咬住羊的脖子。

师:场面有点血腥。像老虎这样贪心而又不满足地扑向小羊,状态就是贪婪。那么老虎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呢?

生2:饱餐了一顿后很满足。

通过想象熟悉的场景,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贪婪”的词义,同时对作者所表达的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读书的热爱有了更深刻的感受。这时将“贪婪”与近义词“贪心”、“贪得无厌”进行对比、辨析,还可以增加学生的词汇量。

二、化用形象,加强词义理解。

小学生思维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借用图画、音乐等手段,将比较理性、抽象的词语形象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加深学生对词义的理解,并且准确、到位。课文《草原》中“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这句话中的“渲染”和“勾勒”二词是美术的专业名词,对学生而言相对抽象,但却有很强的画面感。

师:渲染和勾勒属于中国画的两种不同画法,同学们看看老师手中的两幅画,猜测一下两幅画哪幅属于渲染,哪幅属于勾勒?

師:对了。像左边这种用线条画出轮廓的就叫勾勒,右边这种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就叫渲染。汉字真奇妙,我们有时候可以借助画面来理解它的词义。

将理性、抽象的词语、词义通过图画等形象的手段展现出来,使学生感受到小丘线条的柔美,和整个草原犹如一幅中国画那样令人赏心悦目。又如,教学《鱼游到了纸上》一课中的“工笔细描”、“挥笔速写”时,也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如此可以防止词语学习的枯燥、单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三、借用替换,感受词语内涵。

在一些文本中有一些词语的运用准确、精妙,对理解文章内容和涵义有很大作用,但学生不一定明白这个词好在哪里,这时可以借用词语替换,让学生对词语进行比较和品味,体会其中作者用词的准确性。课文《金色的鱼钩》讲述的红军老班长的故事非常感人,最后一段“我想,等革命胜利后……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来瞻仰它”,“瞻仰”一词的教学:

师:同学们,单纯地将“瞻仰”理解成看是不够的。那我们先把它换成“观看”“观察”等词,同学们试着读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并根据前文思考一下鱼钩是由什么东西制成的?在过草地时发挥了什么作用?

生:鱼钩是老班长用缝衣针制成的,用它钓鱼,煮鱼汤救了三个生病战友的命。

师:结合整篇文章来看,这长满了红锈的鱼钩,有什么作用?

生:鱼钩是老班长的象征,象征着老班长舍己救人的崇高品质。

师:在这里,如果换成“观看”、“观察”,将会减弱“瞻仰”一词所包含的怀念、崇敬之情,所以不能换。

这样抓住重点词语进行比较赏析,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促进了学生思维纵深发展。

四、串联组块,增加词汇积累。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关键词语串联课文,将词语放置于文中一定的情境中,让学生结合语境加深词义的理解,把握文章内容,又能增加词汇积累,一举两得。

例如学习了《狼牙山五壮士》后,我设计了一个问题:

师:读了课文后,同学们试着找出哪些词语表现了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表现?

生:满腔怒火、斩钉截铁、热血沸腾、居高临下、昂首挺胸、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师:又有哪些词语表现了敌人的狼狈惨败呢?

生:横七竖八、坠落山涧、粉身碎骨、叽里呱啦、滚落深谷。

师: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想想这么写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生:课文紧紧围绕“壮”字,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善战和痛歼敌人,最后英勇跳崖,表达了作者对五壮士的崇敬和赞颂之情。

将这一系列褒贬态度鲜明的成语、声音模拟词放在一起学习,引导学生领悟五壮士面对强敌毫不畏惧、宁死不屈的革命主义精神,在具体的语境中加深了词语的理解,更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五、指导写作,学以致用

中高年级的孩子经过几年的语文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语文词汇。但是大部分的词汇因为很少运用所以处于记忆的休眠层面。语文教师要在平时的习作中指导学生运用积累的词汇,对语言进行创造性地使用,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对于课文中描写景色的四字词语可以让学生以练笔或日记的形式进行练习,写写自己游览过的其他景色,教学《巨人的花园》时,可以让学生运用文中描写“春天”的词语,也写写自己眼中的春天……

综上所述,不管是哪一种策略,词语的教学都离不开句子,离不开具体的语境。因此词语教学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在具体的语境中引导学生加强词义理解,加深情感体验,增加词汇积累,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让学生运用积累的词语丰富自己的个性化表达,促进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让词语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这片花园中散发独特的芳香。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12.

★ 课题项目:本文系思明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课题《基于学习共同体建设的小学语文“探究式课堂”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2018X0028

猜你喜欢
词语教学小学中高年级策略
优化词语教学 夯实语文基础
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写作兴趣的实践与研究
苏教版小学语文词语教学方式解读
谈小学中高年级数学的高效率教学行为
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解析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