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电常识探讨及安全用电措施

2020-11-09 13:46杜志强
关键词:接地变压器

杜志强

【摘要】本文针对安全用电常识探讨及安全用电措施,结合理论实践,先分析了安全用电的相关常识,接着论述了常见的触电类型和触电方式,最后从停电、变压器、接地、悬挂标志牌和装设围栏四个方面分析了安全用电的技术措施,希望对提升用电的安全性,降低触电事故发生的概率有一定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安全用电常识;变压器;停电;接地

【引言】近年来,我国电力事业飞速发展,用电质量越来越高,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虽然电为人们生活生产带来了很多便利条件,但触电事故频繁发生,每年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安全用电非常重要,掌握安全用电常识,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用电技术措施,有助于提升电力设备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性,降低运行成本,实现电力安全使用,减少电力事故的问题发生。基于此,开展安全用电常识探讨及安全用电措施的分析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1、安全用电常识探讨

1.1电流对人体的作用

电流对人体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包括:电击、电伤、电磁场伤害。其中电击指的是电流通过人体之后会,会破坏人体心脏、肺、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轻则重伤,重则会导致死亡。电伤指的是电流形成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等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主要有电弧烧伤、熔化金属飞溅烫伤等。电磁场伤害指的是人在高频磁场中,会出现乏力、头晕等神经系统症状。

1.2安全电流和安全电压

安全电流也就是人体接触之后能够最大的摆脱电流,通过人体的电流最大不超过30mA·s,此时电流经过人体之后,不会引起心室纤维颤动和器质损伤,当电流超过50mA·s时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一旦超过1000mA·s,就会引起死亡,也被称为“致命电流”。

安全电压指的人体在不带任何防护设备的前提下,对人体各部分组织不会造成伤害的电压。安全电压的等级分为42V、36V、24V、12V、6V,最大的安全直流电压不应超过120V。

1.3安全用电原则

安全用电中最基本的原则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需要工作人员能够清楚认识和了解电源总开关,并懂得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断开总电源。在工作中不用手或者导体接触或者试探电源插座内部。在湿手状态下,不触摸电气设备,也不用湿抹布擦拭各种电器。当电气设备使用完成后,及时拔掉电源,在拔电源时,不应用力拉扯电线,避免绝缘层被破坏而引发触电事故。

2、常见的触电类型和触电方式

2.1触电类型

在电子工作中,常见的触电类型有两种,一种电击,另一种是电灼伤。电击指的是电流通过人体后对人体造成,主要包括感知电流、摆脱电流、致命电流。感知电流是引起人体感觉的最小电流;摆脱电流是当人体触电之后,能够自主摆脱电源的最大电流;致命电流是人体短时间触电之后能够危机生命的最小电流【1】。电灼伤是人触电之后,电弧形成的高温或者高频电流经过人体后,产生热量造成的伤害。

2.2触电方式

常见的触电方式有三种,包括:单相触电、两相触电、跨步电压触电。其中单相触电指的是人体某一部分在地面上,另一部分在带电体上。通常情况下,发生单相触电造成的危害远远大于不接地造成的危害。两相触电指的是人体不同部分同时分别接触两相导线,造成的危害也大于单相接地。跨步电压触电指的是带电体电流流入地下,但在地面以上的部分,以接地点为中心形成不同电位,当人位于接地点周围中时,两只脚分别出现在电位差上,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也比较大。

3、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3.1停电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在日常用电中,一些设备需要在停电状态下检修维护,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其活动范围和带电设备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具体如表1所示:

为避免人体接触带电体,防止物体碰撞带电体,避免发生短路、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电力操作人员需要和带电体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也就是电气安全距离,應当符合有关电气安全规程的规定【2】。

检修设备停电之后,需要及时断开电源,严禁在只经过断路器断开电源的设备上直接操作,应当及时拉开隔离开关。尤其是手车开关,必须拉开到试验位置,同时保证至少要有一个明显的断开点。和停电检修设备相关的变压器、电压互感器等,都要断开,避免发生停电检修设备反送电无问题。

3.2变压器操作使用注意事项

为保证用电的安全性,多采用安全隔离变压器作安全电压的电源,这种变压器的一次与二次之间有良好的绝缘;其间还可用接地屏蔽隔离开来。为保证变压器操作的安全性,在变压器倒闸操作时,要和上下级做好沟通,并按照相关命令执行,避免发生触电事故。倒闸操作时需要和操作工取得联系,做好协调配合,保证变压器倒电的安全性。发生停电之后,需要从负荷侧的开关拉起,送电时需要从电源侧开关合起。

3.3接地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挂接地线是用电安全的主要技术措施,在操作时必须秉着认真、复杂的态度,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和要求进行操作。挂接地线是停电之后采取的主要用电安全预防措施,如果挂接地线不合理,会大幅度提升事故侵害发生的概率。接地线有线夹、短路线、接地引下线、接地极棒、绝缘操纵杆等结构共同组成,为保证接地的安全性,需要保证短路线和接地引下线的截面积不小于25mm2,且最好选择软铜线【3】。接地线的主要作用是将停电设备中的残余电荷及时导入大地,避免向正在检修的设备突然送电,保证检修人员的安全性。

接地线安装顺序为:首先将接地极棒插入地下,进入地下的深度不应小于0.6m,然后挂导体端,尤其是在杆塔多层电力线路检修时,需要遵循先低压,后高压;先下层,后上层;先近端,后远端的安装原则。安装接地线时要至少2人配合操作,一人操作,另一人监护,并合理使用绝缘棒,佩戴好绝缘手套,人体严禁直接接触接地线。

3.4悬挂标志牌和围栏安全技术措施

在只要合闸,就能送电到工作点断路器及隔离开关的操作把手上,必须悬挂“禁止合闸,有人作业”的标示牌。

如果在线路上有人正在作业,需要悬挂“禁止合闸,线路有人作业”标示牌。标示牌的悬挂、拆除等,必须取得值班负责人员的同意后才能执行。35kV以及以下设备需要设置临时围栏,围栏具有具有较高的绝缘性能【4】。在室内高压设备上,需要在工作地点两旁间隔和对面间隔的围栏上以及禁止通行的过道上,悬挂“止步,高压危险”标示牌,避免误入高压地带,引发触电事故。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理论实践,分析了安全用电常识探讨及安全用电措施,分析结果表明,电力是人们生活生产的主要能源,对社会经济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但实际工作中也存着很多高压、低压设备上发生触电事故的问题。为保证用电的安全性,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掌握安全用电相关常识,并落实安全用电技术措施,避免发生触电事故,保证用电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宋文凯.发电企业用电安全管理及其措施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 327(10):28+32.

[2]蔡永红.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问题探析[J].市场周刊·理论版, 2018(25):126-126.

[3]杨平,严晓哲.在用电站锅炉氧化皮防治措施的探讨[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18,34(10):57-59+68.

猜你喜欢
接地变压器
一种换流变压器的异常判据研究
7SJ62在变压器保护上的应用
变压器经济运行分析与应用
变压器经济运行分析与应用
变压器套管末屏接地常见问题分析
雷达测试机房供配电与防雷设计
高压送电线路防雷措施分析
浅析防雷装置接地电阻的测量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防雷设计
民用飞机电通路结构网络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