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模式与对策研究

2020-11-10 11:20姜倩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年15期
关键词:小农户

姜倩

[摘要]乡村振兴背景下,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是实现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以传统家庭经营为主的小农户如何与市场化的现代农业街接成为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聚焦点。在分析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联合互助型、产业联盟型、辐射带动型以及党建领动型四种衔接模式及其实施效果,最后提出了四点对策以期为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理论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小农户;现代农业发展;衔接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小农户与小农经济在我国农业发展进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在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当下,小农户经营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论断,也是基于我国“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农情下的决策部署,表明了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矛盾主要聚焦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关系上。据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小农户在我国农业经营主体中所占比例高达98%以上,我国71.4%的耕地是由小农户分散经营。在这种状态下要实现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目标就必须要深度关注小农户这一庞大群体,加快对小农户的现代化改造,通过多元化衔接路径与对策引导小农户走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轨道。

1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意义

首先,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是实现小农户振兴和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小农户是指由于耕地面积小等农业资源禀赋所催生的以家庭经营为主要形式,生产与消费行为一体化的农业微观主体。在我国,小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7%左右,是农村社会最为庞大的利益群体,也是实现农业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力量与直接获益者,小农户经营是乡村振兴必须面对的基本国情。长期以来,小农户由于生产经营分散、组织化程度低、议价能力弱、收人来源单一、抗风险能力差等原因在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只有融人现代农业才能破解小农户发展短板,在现代化市场中获得更多的发展资源和机会,摆脱困境增收致富。乡村振兴的实质就是小农户振兴,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为小农户谋求更多的发展和福祉是实现小农户振兴和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

其次,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时代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动能主要来自广大农民群众,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里小农户将是我国基本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作为我国农村社会肌体数量最庞大的“细胞”,小农户的现代化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水平。换言之,依托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资源禀赋和小农户自身特征使然,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无法越过小农户现代化这一关。帮助小农户融人现代化农业发展进程,与小农户共创特色农业发展成果,推进二者衔接并进,是从根本,上提升农业农村发展质量,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实路径。

2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模式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是一个动态演化的过程,在衔接过程中小农户由于自身受限很难主动融人到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因此要积极探索多元化载体的引擎作用,坚持小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与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为引领相协调,主动引导小农户进行现代化转型发展。

2.1联合互助型模式

联合互助型模式是通过小农之间、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自愿联合,形成互补互惠的农民合作组织共同对接大市场,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模式。在此模式中,农民合作社、能人大户以及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着重要的载体作用,习近平總书记曾明确提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户收人增加的有效组织形式”。新形势下,多元化的农民合作组织为小农户发展带来了技术支持、金融支持、人才支持以及税收优惠等诸多便利,增强了小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和参与沛场竞争的话语权,同时有助于减少分散的小农户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成本和风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大炉+散户”、“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等多元模式的助推,松散的小农户被联合成为一个利益共享的有机群体,将小农经济变为“大农经济”。在合作组织的带领下小农户有机会了解到现代农业发展的相关知识,接受先进的农业技术培训,有机会获得珍贵的农业资源支持并有序进人到大市场中参与现代农业发展。

2.2产业联盟型模式

产业联盟模式是指通过诸如农业生产托管、人股分红、订单农业等协作生产经营方式,在专业化分工原则和市场化契约机制的指导下形成分工合理、利益共享的联盟共同体,以带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相衔接的模式。近年来,许多小农户在政府的引领下摆脱了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生产经营方式,依托协作经营的产业联盟模式参与到了产业链条中,借助订单农业、委托经营等有效方式解决了农业原料来源和销路的问题,避免了盲目生产和资源浪费现象。依靠产业联盟提供的现代化农业技术、资源条件以及管理方式,相对封闭的小农户步拉近了与现代农业的距离,享受到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成果。同时,通过农业生产托管等方式,小农户将生产作业的主要环节委托给现代化程度较高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来运作,弱化了诸如劳动力短缺、农户老龄化等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既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也提高了农户满意度。实践也证明产业联盟模式是衔接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力模式,例如重庆的“保姆式托管”、东的“整村托管”、湖北的“代耕代种”等都是借助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进行关键作业工序的典型案例。

2.3辐射带动型模式

辐射带动型模式是通过深人推进农业农村各项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打破农地产权、要素配置的瓶颈制约并盘活各项农村资源要素,依托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有效辐射带动小农户现代化发展的模式。在辐射带动模式下,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农业龙头企业发挥着示范引领的重要作用,产业园区依托自身的聚集效应成为人才、资金以及技术等生产要素流向农村的重要载体和助力农民增收、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理想平台。同时,产业园区通过引进优质农业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在产品加工流通、市场开拓以及品牌打造等方面的优势,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参与到现代化农业生产经营中去,有效整合技术、人才、资金以及设备等现代化农业生产要素资源,拓宽农产品输出渠道和技术输人渠道,帮助小农户衔接大市场,扩展增收空间。

2.4党建领动型模式

党建领动模式是通过基层党组织的牵头引领作用,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积极探索“党建+”的多元方式带动小农户参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模式。在此模式中,基层党组织是农民合作组织的“助推器”,通过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经济优势可以帮助小农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党支部+农户+产业”等模参与到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同时依靠党支部带动、优秀党员帮带等多种扶持措施帮助小农户逐步适应现代化生产经营流程,通过持续劳动获得稳定收益。此外,对于许多小农户而言,他们由于缺乏关于现代农业发展的相关知识,对改变生产现状不感兴趣,但他们往往相信政府和党组织的权威性,在党建领动模式下,小农可以放心的参与到现代农业发展中并持续贡献力量。

3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对策

3.1提升小农户自身发展能力,改善小农户发展条件

提升小农户的自身发展能力是实现小农户现代化改造的基础条件,新形势下要着重培养小农户的现代化素质和技能,多措并举鼓励小农户接受新产品、新技能、新模式、新装备等多方面的新型培训,强化面向小农户群体的基层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一方面,可以利用政府补贴开办农民夜校、田间学校等形式传授给小农户诸如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方法、生态建设、法治文明等方面的知识,发挥农村人才的模范带头作用,实现示范一批、带动一方。另一方面,也可以依靠各地政府的牵头作用,联合相关职业高校、科研中心以及其他涉农组织为小农户提供必要的农业培训指导,在培育现代化农民的进程中依托农科教联合的强大合力为小农户提供社会资源与成长机会,帮助其成长为新型职业農民。此外,要在产业融合发展之路中探索建立农业产业到户机制以精准扶持小农户发展,在产业链中为小农户提供充分的就业岗位来改善待业小农户的生存发展条件,鼓励有条件的小农户依据自身优势开展创业活动,拓宽自身就业渠道与增收空间。

3.2提高小农户组织化程度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小农户组织化程度低使得其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凸现,于是提高小农户组织化程度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的主要任务。首先,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职能,在结合各地农业资源禀赋的基础上制定相关政策引导服务小农进行联合发展,使其有组织有秩序的参与规模化生产经营。同时,政府要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以改善小农户群体的现代化生产经营条件,为农民合作组织提供必需的设备和技术支持以提升小农户的参与意愿。其次,要着重创新农民合作社组织小农机制,鼓励小农户利用土地、农机、大棚等实物或经营权作价出资办社参社,充分盘活小农户资源要素,通过多类型合作社联结分散经营的小农户以形成群体利益共享链。此外,支持各地依靠自身资源禀赋积极发展合作社+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通过联合专业组织进一步强化农产品在加工、存储、运输、销售等多个关键作业环节的运行质量,扶持合作社进行多元创新发展,提升小农户组织化程度。此外,在组织小农户的过程中要着重强调广大农户的主体地位,坚持社员民主管理、联合互助、民主决策以增加农户的参与感与集体荣誉感,为农户切实受益留出空间,避免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损害小农户的自主权。

3.3健全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近年来,农业社会化服务成为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途径,尤其是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面向小农户展开对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新形势下,应致力于构建集多元化、专业化与市场化为一体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多元化旨在启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体和内容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鼓励各种类型的服务主体进入农业领域,功能优势互补实现集群化发展。依靠多元化服务主体的资金、技术、人才以及区域等优势可以为小农户参与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农技培训、人才保障及其他专业化生产指导,有助于拓宽农产品的产销渠道,助力小农户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相衔接。专业化是指各地要依据自身农业发展特征,有针对性的开展专业化协作生产,在产前、产中与产后整个流程中形成相应的专项社会化服务使分散的小农户联结成一个利益团体并通过社会化服务体系切实获得需要的农业支持。市场化则强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领动作用推动农业资源要素向社会化服务领域集聚,借助政府各方优势实现资源和要素优化配置,从而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效率,助推小农户融人现代农业。

3.4完善针对小农户的扶持政策

完善与小农户相关的各项制度,健全相关的政策体系是扶持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路径。一是在基础性政策中明确小农户的重要地位,充分保障小农户群体平等享有社会保障、土地经营、民主决策、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基础权益,避免无关资本过度干涉侵犯小农户的自身利益,同时政策应鼓励小农户通过互换并地、土地流转、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参与到规模化合作经营中去,改善传统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经营模式产生的资源浪费、成本风险高与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为实现小农户现代化发展创造条件。二是加大针对小农户群体的各项补贴力度,健全与小农户相关的农业保险体系,同时在金融贷款等财政支持方面也要在一定程度上向小农户倾斜。具体来说要加强对小农户诸如生产者补助、农产品目标价格补助、农机购置补助、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规模化经营补助等各项优惠补贴的实施力度,落实小农户获得相关补贴的普遍性与及时性,以此扩大小农户的生产经营优势,加快小农户融人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步伐。三是健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成果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处在产业链低端的小农户积极参与到农业新产业和新业态发展中,通过与新型经营主体的合作发展减少分散经营的成本与风险、按劳获得合理的利润分红并分享整个产业链的增值收益。

4结语

乡村振兴背景下,小农户的长期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实现衣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目标不可能越过庞大的小农户群本,小农户的现代化改造也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要环节。为此,在农业发展思想、形式创新以及政策制度中要充分加深对小农户的关注程度,建立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多元利益衔接机制,保障两者齐头并进。文章对比较典型的联合互助型模式、产业联盟型模式、辐射带动型模式以及党建领动型模式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现阶段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应着重培养小农户的现代化素质和技能以提升小农户的自身发展能力,积极培育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以增强农民组织化程度,健全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实现资源和要素优化配置,完善针对小农户的各项扶持政策为小农户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有机衔接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张红宇.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J].中国乡村发现,2018(03):56-59

[2]张铭.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重要性[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030(010):216-217.

[3]刘奇.乡村振兴的本质是小农户的振兴[D].中国发展观察,2018(Z2):84-85.

[4]阮文彪.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经验证据、突出矛盾与路径选择小.中国农村观察,2019(01):15-32.

[5]胡雯.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思考[N].四川日报,2019-3-15.

[6]姜长云.科学把握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历史方位[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03);1-14.

猜你喜欢
小农户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利益共享机制研究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问题研究
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路径选择
小农融入现代农业路径分析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机制研究
什么阻碍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论中国小农户的前景与出路
乡村振兴:“小农户”要靠“大农合”
适合小农户的滴灌自动控制系统的推广应用
“小农户”与“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