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研究热点与演变趋势

2020-11-10 11:20封国1刘天平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年15期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连线聚类

封国1 刘天平

[摘要]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三农”问题的研究热点,众多研究文献需要进行梳理。基于中国知网CSSCI数据库,筛选出2004年至2020年3月期间“篇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学术期刊711篇,利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围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相关文献量经历了零星增长到爆发增长再到平稳增长的过程;单独发文的作者较多,有影响力的研究团队和机构不多。热点关键词经历了由少增多再逐步减少的过程,与国家政策演变密切相关。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研究热点将会逐步转向规范发展、绩效提升等方面。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研究热点;发展趋势;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中图分类号]F306.4

[文献标识码]A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中非常重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一,承载着“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桥梁作用,对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自200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2017年该法修订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在中央诸多文件中受到极大关注,更成为学术同行的研究热点。学术文献与日俱增,学术成果纷繁复杂,迫切需要借助恰当的分析工具对现有的学术成果开展文献计量学分析和信息可视化研究,以理清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和未来的演变趋势。

1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研究方法

CiteSpace软件是陈超美博士研发的知识可视化软件,具有操作簡单、使用数据广、绘制图谱多样性、可视化效果好等优点。该软件以共引分析和寻径网络算法为基础,通过将整理好的文献信息转换成平面或立体图形的方式,可以非常直观地分析某一领域的研究热点与趋势,现广泛应用于各领域的文献计量分析和信息可视化中。以下将应用该软件对筛选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以揭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研究热点和演变趋势。

1.2数据来源

中国知网(CNKI)是学术界普遍使用和公认的学术期刊文献的检索平台。初步以“篇名=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检索,发现2000年以来的学术文章超过7000多篇。考虑到样本数据的容量和学术论文的权威性,将检索范围选定在CSSCI期刊(含拓展版)中,以“篇名=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检索(包括中英文扩展),获得725条记录,删除图书评价、会议报道等,最终用于CiteSpace软件分析的记录共711条,时间范围为2004年至今,检索时间为2020年4月21日。

2文献基本信息

2.1文献数量变化

通过检索结果发现,在CSSCI期刊(含拓展版)发表的学术论文从2004年开始出现第1篇,到2006年的5篇,都是非常少的;自从《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之后,2007年迅速上升到14篇,以后每年都是几十篇,2014年高达92篇,随后几年波动比较大,但研究热度最近几年依然不减,基本经历了由零星增长到爆发增长、再到平稳增长的过程。

2.2发文作者分布

借助CiteSpace软件对711篇文献作者进行可视化分析,可以识别该领域的高产作者及作者之间的合作网络关系。以“Author”为节点类型,设置阈值“TopN=50”,生成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者图谱(见图1)。其中,作者节点130个,作者连线74条,连线代表作者间的合作关系,连线粗细表明合作程度,节点大小表示发文量大小。从图1可以看出,2004年至2020年,该领域中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结构总体比较松散,主要形成了以孔祥智-周振-楼栋、徐旭初-黄胜忠-吴彬、崔宝玉-简鹏-刘丽珍、王礼力-张学会-倪细云等为代表的核心团队,部分作者个人发文量也较多,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研究方面取得丰硕的成果,值得学术界关注和借鉴。

2.3作者机构分布

以“Institution”为节点类型,设置阈值“TopN=50”,生成91个机构节点和31条机构连线(见图2)。其中,作者机构图谱中节点越大说明发文量越多,影响力越大,连线代表各个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连线粗细代表各机构之间的紧密程度。从图2可以看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发表论文最多,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研究方面具有较高的权威;其次是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以及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这3个机构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研究领域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

3文献热点与演变

关键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表达论文的主题和内容,可由中国知网自动提取,然后进入CiteSpace软件中,成为关键词共现分析、关键词聚类分析、关键词时区分析的关键因素,其中前两者反映文献的研究热点,后者反映文献热点的演变过程。

3.1关键词共现分析

在CiteSpace软件中选择“Keyword”为节点类型,以2004-2020年为研究范围,设置阈值“TopN=50,TopN%=10”,得到网络节点161个、连线220条、网络密度为0.0172的关键词共现图谱(见图3)。关键词共现图谱中节点大小代表频次,连线代表关键词共现关系,连线粗细代表紧密程度。从图1可以看出,关键词出现次数最多的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合作社”、“合作社”和“影响因素”,其次为“盈余分配”、“社员”、“《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但仅凭节点大小并不能完全体现出研究热点,还需要结合节点中心性来确定。节点中心性是衡量节点在整体网络中所起的连接作用,综合多种因素选择频次最高的前10个关键词(见表2),发现“农民专业合作社”出现的频次最高(500次),其次是“农民合作社”“合作社”等;关键词中关系最紧密的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心性0.71,基本上与其它关键词都有共现关系,其次是“股权结构”“成员异质性”“制度安排”,节点中心性分别为0.67、0.66、0.66,与其它关键词联系也比较紧密。

通过关键词共现图谱以及高频次、高中心性关键词能准确识别近10多年农民专业合作社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可以看出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关文献研究范围比较广,涉及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特性、制度安排、收益分配、产品流通、治理结构、影响因素等多个方面。

3.2关键词聚类分析

关键词聚类分析可以反映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关研究文献的集中程度。将关键词进行组合分类,使用对数似然算法(LLR)对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设置阈值“TopN=10,TopN%=10”,得到网络节点41个、连线45条、网络密度为0.0439的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见图4)。其中,聚类模块值ModularityQ=0.6956>0.3,说明聚类结构显著,聚类平均轮廓值MeanS=0.5268>0.5,说明聚类合理。得到合作社、农民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政府规制、社员、盈余分配、影响因素7大聚类群组,集中反映了近10多年农民专业合作社研究文献主要围绕这7大类关键词群组展开。

通过对聚类信息的深入分析,列出每个聚类LLR对数似然比最大的3个关键词(见表3)。其中节点数代表聚类中包含的关键词个数,对数似然比越大的关键词对聚类越具有代表性。由此可知,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研究热点主要聚集在如下几个方面:合作社或农民的集体行动;农民合作社的利益联结和绩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合作社的政府规制、制度安排和社会资本;合作社社员信任、利益分配和治理结构;合作社盈余分配、异质性、本质属性;合作社发展的影响因素、利益机制和贷款可获性。

3.3关键词时区分析

时区图谱是依据关键节点初次出现的时间划分关键词所属时区,能够从左到右将关键词严谨直观地按照时间顺序展现出来,侧重于从时间跨度上表示研究热点的演进过程。由于时间跨度比较长,将时区分区为3,得到关键词时区图谱(见图5)。圖中的连线代表前期出现的关键词与后期其他关键词的共现关系,连线的粗细代表关键词在后期出现的频次,因此通过时区图谱可以直观地看出该领域前沿关键词初次出现的时间和热点演变趋势。

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之前,2004-2006年期间,学术界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研究比较冷清。

2006年10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颁布,随后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多次强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问题,这些都引起了学术界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持续关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盈余分配、治理结构、财政金融、联合社、绩效、影响因素、治理机制、社会资本、政府规制等关键词频频初现,成为2007-2014年期间的热点关键词,并在随后几年持续出现。2014年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研究文献达到最高值。

随着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央很多关于促进三农发展的政策文件都鼓励兴办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社,同时精准扶贫理念自2014年开始实施,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2017年12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进行修订,因此政策扶持、农业现代化、合作社绩效、社会责任、农业经营主体、利益连接、自生能力、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热点关键词初现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研究文献中,成为2015-2019年期间的热点关键词。热点关键词的演变过程带有明显的政策痕迹。

4结论与展望

运用CiteSpace对中国知网CSSCI数据库中2004-2020年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可知:研究文献数量经历了由零星上升到爆发增长、再到平稳增长的过程;关系紧密的高产作者多集中在孔祥智-周振-楼栋、徐旭初-黄胜忠-吴彬、崔宝玉-简鹏-刘丽珍等;高产机构主要集中在中国人民大学等4个机构。关键词数量众多,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出现频次最高,《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股权结构、成员异质性、制度安排、收益分配等关键词的中心性最高,众多关键词形成了7大聚类,成为2004年以来的研究热点问题。从时间演变来看,2004-2006年期间热点关键词非常少,2007年开始迅速增加,2012-2013年初现关键词爆发,2015年开始初现关键词有所减少,最近两年明显减少,说明研究热点在逐步演变之中,而这些演变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一的地位依然不会变,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支持下,农民专业合作社走过了初期的扶持发展,享受了更多的政策优惠,随着2019年开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清理整顿,可以预期,未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研究将逐步趋于稳定,研究主题可能集中在合作社的规范发展、绩效提升、联合社发展、利益关系治理、与乡村产业振兴相结合等方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N].人民日报,2018-01-30.

[2]《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J].中国合作经济,2017(11):05-07.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9(03):07-12.

[4]“5+4”助力新型经营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规划》发布[J].中国合作经济,2020(04):4.

[5]陈悦,陈超美,刘则渊.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33(02):242-253.

[6]田军.信息可视化分析工具的比较分析一以CiteSpace、HistCite和RefViz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4(14):90-95.

[7]张蒙蒙,刘天平,杨建辉.精准扶贫研究的现状、热点与趋势一基于CNKI和CiteSpace可视化视角[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08):11-18.

[8]赵晓峰.信任建构、制度变迁与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个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发展的策略与实践[J].中国农村观察,2018(01):14-27.

[收稿日期]2020-06-0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深度贫困地区返贫风险与管控机制研究——以西藏为例”(19YJA790059);西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专项资金重点项目“西藏实施精准扶贫的特殊困境与应对策略”(17AJY002);西藏农村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资助项目(NYQNKY2018-0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封国莉(1996-),女,甘肃靖远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管理。

[通讯作者]刘天平(1974-),男,湖北潜江人,副教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贫困与反贫困研究。

猜你喜欢
农民专业合作社连线聚类
基于模糊聚类和支持向量回归的成绩预测
基于流形学习的自适应反馈聚类中心确定方法
基于密度的自适应搜索增量聚类法
农业规模化经营模式创新: 案例剖析
隆阳区农民合作社发展中存在问题及思考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趣味连线
拼音连线
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