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的桂西资源富集区农业发展战略探析

2020-11-10 11:20陶伟苏秀刚莫小香曾志康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年15期
关键词:疫情防控现代农业

陶伟 苏秀刚 莫小香 曾志康

[摘要]在常态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背景下,采用SWOT-PEST矩阵分析法,对桂西资源富集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进行系统梳理,并构建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分析矩阵,从“增长型(SO)、多元化(ST)、扭转型(WO)、防御型(WT)”四个角度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桂西资源富集区;现代农业;疫情防控

[中图分类号]F323.1

[文献标识码]A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需要避免人口大规模流动和聚集,隔离防控,企业短期无法复工,给中国各行产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和冲击。2020年4月份疫情得到控制,社会秩序逐渐恢复,一些被压制的产能和消费得到刺激性地反弹和恢复,常态化疫情防控仍在持续,其产业经济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多措解决。桂西资源富集区是河池、百色、崇左三市所辖范围,是国家西部大开发规划明确支持建设的重点能源资源富集地区之一,其土地面积范围较大,占广西总面积37.8%。在当下,如何既做好疫情防控,又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稳定有序发展农业经济,对桂西资源富集区乃至中国的抗疫防控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尤为重要。本文通过运用SWOT-PEST矩阵分析法,在常态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下,对桂西资源富集区农业发展所面临的政治(P)、经济(E)、社会(S)、技术(T)四个层面进行SWOT分析系统整合,为挖掘桂西地区协同农业发展潜力、推动广西石漠化地区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2 SWOT-PEST分析

2.1政治层面分析

2.1.1政治优势。一是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和落实“六保”任务,政府部门出台系列政策和采取系列措施,积极科学引导涉农企业和农户复工复产,农业经济得到较好的稳序发展,在2020年1-6月,桂西地区农林牧渔业总增加值同比增长超过4%,其中百色同比增长4.7%,崇左市同比增长4.1%,河池同比增长4.0%。二是具有较丰富的政策支持体系,在涉农产业发展中得到生态循环、沿边共享、精准扶贫、民族文化等相关政策的扶持。

2.1.2政治劣势。当前,桂西资源富集区三市的农业发展政策以各自发展为主,尚未充分发挥政策合力。一方面缺乏桂西地区农业产业顶层设计及农业相关统筹设计,在土地、资金、利税等多方面扶持存在不平衡与不充分。另一方面协调合作机制还未明晰相关责任,尤其是涉及到农业、林业、科技、生态环保、财政等部门之间没有形成长期稳定协调机制,对实现农业产业发展“1+1+1>3”的合力政策还需有待加强完善。

2.1.3政治机遇。一是广西为夯实乡村振兴基础,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制定系列助农政策,大力发展广西“10+3”现代特色农业,不断优化农业结构,提高良种覆盖率,实现科技助农。二是广西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其“一带一路”的战略布局,为河池、百色、崇左特色农产品“走出去”带来新机遇。三是根据2020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精神,对农业产业体系、城乡融合发展等做出了重要指示,为桂西地区发挥特色资源优势、扶持滇桂黔石漠化区,发展现代农业注入新活力。

2.1.4政治威胁。当前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因素显著增多,也使国内农业要素供给、农产品价格、农业产业链运行面临更多不确定性,我国在国际进出口贸易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愈发强烈和频繁,比如有些国家在大型国际合作项目中阻止中国参与,在进出口贸易中为中国设定特殊条款等。

2.2经济层面分析

2.2.1经济优势。近年来,桂西资源富集区农业生产向规模化集群化方向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8年,桂西资源富集区粮食作物产量256.00万t,占广西粮食作物产量18.65%:麻类产量0.26万t,占广西麻类产量37.68%;茶叶产量0.28万t,占广西茶叶产量48.15%;园林水果产量236.77t,其产量占广西园林水果产量13.22%。其中,崇左的麻类、甘蔗和百色的茶叶的产量均排在广西前列。2018年河池、百色、崇左的主要农作物产量情况表如表1所示。

根據2009-2018年河池、百色、崇左的一产生产总值情况(图1),桂西资源富集区农业经济日益攀升,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2.2.2经济劣势。此次疫情带来的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农产品大量滞销,究其原因:一是交通运输受阻,产销双方信息出现暂时性脱节。二是多数农产品品牌效应不足,存在竞争力和动力不足的风险。三是生产资料物质涨价,生产成本提升,导致价格上升,购买量减少。

2.2.3经济机遇。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 “线上经济”成为保障我国社会运转的重要支撑,将“数字经济”引来发展的黄金期。根据农业农村部、中央网信办联合出台《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的精神指示,对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做出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对推动信息化手段与农业农村全面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增加“引领驱动”。桂西地区可因地制宜地推进农业产业链的数字化改造,助推“数字农业”的成长、成熟和壮大,给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2.2.4经济威胁。随着中国进入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常态化,桂西资源富集区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着打好三大攻坚战难度大,市场体系亟待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艰巨等居多问题,同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偏低,丰富的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经济优势,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的差距大,对如何与其相竞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2.3社会层面分析

2.3.1社会优势。一是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62.5%,高于广西平均森林覆盖率,自然保护区数量占全区近40%,生态优势明显。二是民族文化浓郁,拥有壮、汉、苗、彝、回、瑶、侗、水、仫佬、仡佬、毛南等10多个世居民族,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多彩。三是旅游资源好,其独特的民族风情、边关景貌、自然山水、长寿养生以及红色旅游,构成了特色鲜明、全国少有的旅游资源。

2.3.2社会劣势。当前,桂西资源集富区多数区域存在着农产品名品单一、产业集群规模化较弱,农业生产仍然以家庭生产为主,除部分特色水果种植效益较高外,其他种植产业规模不大、效益不高,受气候、市场风险影响较大。

2.3.3社会机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广西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桂政发[2019]7号)明确“加快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科普、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重点打造中越边境民族风情特色休闲农业产业带、巴马长寿养生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带等休闲农业产业带”,为桂西资源集富区农旅一体化、康养农业带来新机遇。

2.3.4社会威胁。由于疫情的影响,一方面农民外出务工受阻,失业风险增加,收入增长减速不可避免,部分群体减收风险值得警惕。另一方面,乡村产业发展受到较大冲击,脱贫攻坚项目实施和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被延后,以及在疫情面前暴露了应对公共安全事件的公共服务能力短板。

2.4技术层面分析

2.4.1技术优势。近年来,桂西资源富集区积极引导优资科教资源与当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科技型企业等开展战略合作,在芒果、桑蚕、甘蔗、山茶油等农业优势产业上,建立了一套较成熟的集产学研配套、自主研发与成果转化推广于一体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桂西资源富集区优势农业产业情况见表2。

2.4.2技术劣势。在良种引进、施肥灌溉和机械收种等方面的新技术引进力度和运用范围仍然不够,标准化及其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偏低,农产品精深加工支撑不足,产业链发展缺乏战略纵深及其配套落后等现实问题。

2.4.3技术机遇。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将“三区、三园和一体”创建工作作为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抓手通过的建设,强化农村创新创业,推进三产的深度融合,为发展桂西农业培育新动能提供新路子。

2.4.4技术威胁。企业发展趋于同质化,核心竞争力不足,一方面企业管理人员或科研人员的欠缺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按部就班的模仿;另一方面一些县区科技服务体制和创新机制不完善,科技拉动力不够强,加之对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小,农业科技化水平仍有待提高。

3SWOT-PEST分析矩阵

根据桂西资源富集区农业发展情况对发展的SWOT-PEST分析結果,列出分析矩阵(表3),其发展优势较显著,拥有较多的发展契机,但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亟需劣势方面寻找突破口,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产业融合优势和区域的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地带动农业一体化发展。

4发展战略建议

4.1增长型战略(SO)

充分发挥桂西资源富集区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继续推动甘蔗、特色水果、桑蚕等具备条件的产业集群化发展,积极攻关良种繁育、标准化种植、加工物流等产业链关键技术研发,促进其全产业链、价值链转型升级,深入“数字农业”的应用将市场与资本、土地与资源、小农与私营部门等进行深度融合,实现科技信息化与农业治理现代化的有机融合,从而构建竞争力强、特色鲜明的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高端、特色农机装备生产研发和推广应用,缓解劳动力缺乏的问题,减轻劳动强度,为稳定粮食生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立足本地资源优势,推广农村科技成果的应用,积极引进适合本地的先进技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导农民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4.2多元化战略(ST)

以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快在桂西资源富集区具备条件的区域创建科研水平较高的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等创新载体,强化产学研用政深入合作,打造协同农业创新高地。支持广西农业核心示范区和农业科技园区等载体,重合建设,加快农业现代示范园区转型升级。加“星创天地”等双创载体建设,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桂西地区发挥生态、民族民俗、边境风光等优势,深化旅游资源开放、信息共享、行业监管、公共服务、旅游安全、标准化服务等方面国际合作,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4.3扭转型战略(WO)

培养高素质农民,优化桂西农业技术、生产队伍。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目标,加强农村人居环境和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充分挖掘民族农耕文化、乡土文化、民俗文化和历史故事,把文化故事蕴育于产地、产业、产品中,以故事沉淀品牌精神,提升农业文化品牌价值。因地制宜地优化城镇化布局与形态,提升并发挥广西和县域中心城市功能作用,推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和大中小城市网络化建设,培育发展一批特色小城镇。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

4.4防御型战略(WT)

强化桂西资源富集区农业顶层设计,建立河池、百色、崇左三市农业政策协同联动机制,加大政策投资力度,从改良农产品种植模式入手,疏通农产品流通渠道,优化农产品市场体系,变威胁为发展动力,使劣势向优势方面转变。利用桂西资源富集区生态环境的良好口碑,加强绿色农业、生态循环农业的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标志性重大战役,实施环境保护重大工程,构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精准研判可能出现的主要风险点,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拿出改革创新举措。

[参考文献]

[1]苏楠,“海丝”背景下广西古码头与区域形象建构[J].传媒论坛,2019,2(10):10-12.

[2]郗世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意义及实现途径[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22):5-6.

[3]李忠峰.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明确2018年工作目标和任务[J].西部财会,2018(01):2.

[4]黄颖.广西休闲农业导览图出炉去乡村游可查农业导览图[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17(22):50.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一)[J].城市规划通讯,2020(11):4-6.

[6]数字化驱动农业农村“换道超车” 《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发布[J].中国合作经济,2020(03):4.

[7]温其辉.桂西资源富集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研究-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实证分析[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4,27(03):34-38.

[8]苏慧慧.广西少数民族语言生态及其对文化软实力的意义[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7(12):34-36.

[9]宋建军,欧阳慧.区域发展趋势及对地质工作需求研究[J].经济研究考,2013(72):36-47.

[10]黄海成.沿边地区开发开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3.

[收稿日期]2020-07-31

[作者简介]陶伟(1976-),男,河南商城人,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与农业技术推广。

[通讯作者]曾志康(1978-),男,广东惠东人,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农业信息技术、科技管理服务。

猜你喜欢
疫情防控现代农业
河北邯郸拥有现代农业园区167个
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公示公告
打赢疫情防控战的制胜机理
2013~2018年乌鲁木齐市猩红热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我省3园区入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安徽省人畜共患病细菌性传染病综述
2013~2017年东莞市大岭山医院急诊科接种狂犬疫苗情况分析
关于梁山县一起输入性登革热疫情的调查处置分析
拟入选“互联网+”现代农业百佳实践案例公示名单
青海省新增2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