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寿光节水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020-11-10 11:20丁明静刘玲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年15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

丁明静 刘玲

[摘要]寿光市是中国北方最大的蔬菜培育基地,但长期以来,寿光持续受到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困扰,对农业产业的生产和发展都产生了一定不利影响,为此,寿光市政府一直把治水兴水放在推动寿光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位置。但就目前而言,寿光区域化节水农业的发展尚存在高效节水技术亟待发展、蔬菜生产布局偏离水资源禀赋的问题,需加速推进高效节水农业灌溉体系建设进程,创新农业节水灌溉与测算技术,建立健全农业节水激励约束机制,加快节水农业发展,缓解农业用水供需矛盾。

[关键词]节水农业;乡村振兴;蔬菜用水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寿光市素来享有“菜篮子”的美誉,作为一个农业大市,其水利的建设与发展关乎着寿光市农业发展的命脉。然而,寿光多年来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远低于联合国水事会议规定的极度缺水标准,人均仅占有约317m3的水资源,全市农业供水困境始终难以解决。20世纪70年代开始,寿光市政府着力于农业节水工程的建设,主要投建于保护地节水项目与高节水率灌溉项目。在盐碱地区,寿光大力发展大棚蔬菜滴灌无土栽培技术,加紧对灌区干支渠的渠道防渗工程建设。1995年后,伴随蔬菜产业快速发展,并成为山东省第二大支柱产业,用水需求随产业规模扩大而激增,灌溉用水供应问题进一步凸显出来。为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和实现蔬菜产业的长足发展,寿光市参与了南水北调工程的续建工作,通过开源调水工程的建设来弥补供水短板。2014年寿光市正式启动南水北调续建工程,到2015年,寿光市基本实现长江水、黄河水和弥河水三水共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寿光市的用水供需矛盾。

乡村振兴战略在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会议中被首次提出。会议明确指出,成功解决三农问题将成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近几年寿光全面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致力于推动水利工程建设,确立了以高效节水灌溉为方向的未来蔬菜产业发展道路,一步步摸索经济新常态下寿光节水农业的发展之路。

1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寿光节流模式

水资源在作物生产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必不可缺的。作为中国北方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寿光的水资源短缺问题逐渐受到政府重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由于水资源短缺问题和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寿光市节水工作逐渐提上日程。

2018年到2019年两年间,为有效缓解用水供需矛盾,寿光市政府先后投资近100亿人民币,开展了以河湖治理为重心的水利工程建设,落实责任管理制度,强化河湖渠水源的日常监督、维护和管理;严格落实用水定额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并出台相应农业用水节水补贴制度,通过水价改革建立全市各部门的节水激励约束机制;2018年,中央向寿光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工程投资6000万元以加速水肥一体化工程的建设进程。2020年,寿光成功申报水利连通及农村水利综合整治试点县,致力于改善地方性水系生态环境,并计划打造一批综合治水示范縣域,以实现寿光全市水利灌溉、防洪安全等方面的跨越式转型升级。

十九大会议过后,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战略部署,山东省、寿光市两级有关政府部门陆续印发节水相关文件,制定节水规章制度,积极推动社会多方经济主体共同参与节水体系建设,加速全市范围内水利改革。与此同时,寿光市多次开展节水主题宣传会、节水设施交流会等活动,促进国际节水项目合作,加速建设水利监督平台,积极地以寿光模式推进农业节水体系的建立进程。

2寿光节水农业尚存的问题

自2017年来,寿光市政府一直把治水兴水放在推动寿光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位置,推动了重点水利工程重质量、高速建设,节水灌溉技术也在较大范围得到推广,全市农业节水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完善。但就目前而言,寿光区域化节水农业的发展尚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现分述如下:

2.1 高效节水技术亟待发展

节水灌溉是指通过采取有效的节水设施和节水技术,最大限度实现大规模农作物的高效、全方位灌溉,以获得最大的产量或者经济收益的灌溉方式。目前,低压管灌、喷灌和微灌占据了寿光节水设施行业的主要市场。其中,低压管灌溉的成本较低,其地埋式的输水方式,能有效减少输水途中的渗漏和蒸发损失,可节约农业用水40%左右,增产效果在10%左右。而喷灌的优势在于,它几乎适用于灌溉所有的旱作物,节水率约达到90%左右,在有效灌溉农作物的同时,还能配合喷洒化肥、农药,其增产幅度在20%-40%之间。而相比于上述两种灌溉方式,微灌是一种利用管道将有压水流输送至田间,通过消能管孔或喷头对农作物进行精准灌溉的灌溉方式,其节水效率更加突出,灌溉的均匀程度更高,比喷灌节水效率高30%左右,若配合肥料使用,可提高一倍以上的肥效。由于喷灌和微灌在配合肥料使用时增产效果显著,在当前水肥一体化工程建设中得到较广应用。

目前节水灌溉已发展成为寿光灌溉的主要方式。如表1所示,截至2018年,寿光市总面积共计95.06khm2,节水灌溉占比63.10%。其中低压管灌溉是当前节水灌溉的主要形式,占据节水灌溉约67.79%的比率,喷灌和微灌面积占比相对较低,两者共占比32.21%。由表1数据可知,当前低压管灌已在寿光各县得到了较大面积的应用推广,成为寿光节水灌溉的主要形武:而喷、微灌技术由于长期以来成本的限制,发展速度缓慢,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近年来,得益于寿光示范项目与政策补贴的推动,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工程得到进一步推广,喷、微灌技术有望进一步得到政府扶持,实现进一步发展。然而,截至2018年,寿光市仍有近4成的灌溉地仍沿用传统的灌溉方式,未被节水灌溉设施覆盖,寿光市在农业节水利用方面仍有巨大的潜力等待挖掘。要想真正实现高效节水的农业发展模式,喷、微灌等高效节水措施的下一步发展以及与管道灌溉的配套使用将成为实现寿光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和突破农业用水供需矛盾的发展瓶颈的关键所在。

2.2蔬菜生产布局尚待优化

蔬菜生产布局是区域化蔬菜品种组成、规模配置和种植方式的综合布局,是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当地气候资源以及生产条件相适应。区域化的蔬菜生产布局极大影响着本地区的用水量,如何根据蔬菜的种植要求和本区域水资源禀赋来调整蔬菜生产布局,使生产布局逐步适应于生产灌溉状况,成为解决寿光市蔬菜用水供需矛盾的关键。目前寿光蔬菜产业中,保护地栽培品种约占到寿光蔬菜总生产面积的75%,以番茄、芸豆、茄子、丝瓜、黄瓜、苦瓜等蔬菜品种作为代表;而大葱、萝卜、甘蓝、土豆、韭菜等蔬菜多为露天栽培,占到蔬菜总面积约20%。一方面,蔬菜的需水量受气候条件、保护地类型、土质的影响很大。寿光地处北温带季风气候区,春秋冬三季雨雪较少,光照強,空气干燥,风量增加,作物叶间蒸腾与棵间蒸发较大,蔬菜需水量增加。伴随蔬菜需求量的增大和冬暖式大棚等保护地栽培技术的发展,保护地蔬菜在春秋冬三季栽培数量大大增加,植物生长灌溉高峰期不再仅集中在降水丰富的夏季,与枯水期相撞的频率大大增加。另一方面,蔬菜高效节水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是,结合本地区土壤气候条件,优化蔬菜品种结构。根据寿光各主要蔬菜品种的需水量调查,发现寿光市多数蔬菜种类耗水量处于偏上水平,蔬菜区域性生产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偏离当地降水量少、水资源匮乏的水文特征。

3乡村振兴战略下寿光节水模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3.1推进规模化农业高效节水灌溉体系建设

寿光作为我国设施农业的典范,其高效节水灌溉体系的建成对整个中国节水型社会的建设存在重大意义。寿光在节水灌溉体系建设方面本身就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集约型的农业发展布局不仅有利于规模经济效应的充分发挥,以较低成本实现区域规模化节水灌溉体系的较高速建设,还能便于各区域农业节水灌溉体系的设计、规划,实现节水灌溉技术与设施的合理布局。政府应当加大对各县区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勘测与调研工作,在充分掌握各地区水文与地形特征后,充分发挥寿光市蔬菜产业规模经济效应,加大节水灌溉设施的政策支持与投资力度,统筹规划各地区的节水配套设施布局,加快推进各县区规模化的农业高效节水灌溉体系建设进程。

3.2发展新型农业节水灌溉与测算技术

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型电子信息技术的兴起,我国各生产、生活领域得到了突破式发展。然而,在创新科技应用方面,农业却远落后于其他产业。近年来,寿光市水利局开始陆续编制作物的灌溉水用量,这项工作不仅需要以大量的数据作为基础,还需结合当地的气候特征具体分析,才能测算出具体区域农作物灌溉水用量,若仅凭借传统的测算技术与设备,这项工作不仅耗时长,效率低下,而且工作完成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同时,传统的灌溉与测算技术难以实现蔬菜生产布局的最优化调配,尤其当个别年份某地区的气候降水等因素发生异动时,现有技术很难实现对灌溉水量变动的实时、精准地调控。而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为代表的新型数字信息技术的兴起,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新的转机。新兴信息技术的开发与运用,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对海量数据的挖掘、搜集工作,还能通过智能化的模拟、分析技术计算出最优化的区域水量和生产配置,为建设精准实时化的现代高效节水灌溉体系提供可能。

3.3建立完善农业节水的激励约束机制

高效节水灌溉农业体系的建设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为了保证社会各经济部门的积极配合与参与,行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在这场农业节水革命中同样必不可缺。一方面,政府应当继续完善地方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水权综合改革,出台相关的地方性法律文件,以法律条文形式约束企业和农户的用水行为,建立起长效、合理的农业用水监督管理机制。另一方面,应当加大对本市农户、企业等经济部门的扶持力度,例如通过设立专项补贴贷款、颁布优惠购买政策、加大节水宣传等方式,提高企业与农户节水灌溉的积极性,通过多元化激励措施的落实,加速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与设施在全市范围内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秀鹃,胡继连.中国农业空间布局与农业节水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19(2):130-136.

[2]孙喜龙.试论低压管道水田灌溉的实践要点[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4):227.

[3]李学工,任伟,王磊,等.山东寿光地区蔬菜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J].台湾农业探索,2017(4):70-74.

[4]汤明玉,马巨革,我国农业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华北国土资源,2014(6):114-115.

[5]姚娟.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及灌溉模式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2):137.

[6]寿光市水利局.水利概况[EB/OL].http://shouguang.gov.cn/sgsslj/slgk/201701/t20170109_4357115.html, 2020-01-13.

[7]胡志敏,陈真,沈连起.寿光市农业节水工程建设现状与对策[J].山东水利,2001(10):28.

[收稿日期]2020-06-08

[作者简介]丁明静(1999-),女,山东潍坊人,在读本科生。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安徽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探析
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从业素质提升研究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思维
基层党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思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