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综合示范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途径探索

2020-11-10 11:20刘海伟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年15期
关键词:脱贫乡村振兴

[摘要]处在广西大石山区的马山县,大部分用地为丘陵,山多地少,耕地零散稀缺。马山县通过农旅结合、体育扶贫等符合地域特色的扶贫工作机制,在2019年实现了国家级贫困县的脱贫摘帽。马山县水锦、民江屯作为马山县脱贫的一个缩影,以生态综合示范村建设带动旅游发展,采取农旅结合、农民入股、村民自治提升宜居环境等方式,探索出一条以生态综合示范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的途径。

[关键词]乡村振兴;生态综合示范村;脱贫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B

1生态综合示范村建设政策导向与建设历程

1.1国家关于示范村的政策

2016年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开展生态文明示范村镇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2018年中央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六个方面实现乡村振兴。2018年农业农村部发布的《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实施方案》,示范村重点集中在科技引领方面的示范,分为农业农村产业升级发展示范村、农业绿色发展示范村、农村产业兴旺示范村、农业农村质量效益竞争力提升示范村等四个类型。

1.2广西南宁生态综合示范村建设历程

2013年,南宁市启动了“美丽南宁”乡村建设活动,南宁市级生态综合示范村按照“产村互动、农旅融合”的建设模式开展,充分发挥示范村的以点带面、示范试点、引领带动作用。2015年以来南宁开展了“美丽南宁、生态乡村”活动,注重乡村建设的生态综合作用。至2019年12月,南宁市及所辖区县共建成36个市级生态综合示范村。生态综合示范村注重强调生态与综合作用,即除了村内各项基础设施、便民服务设施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外,还强调村域的整体经济、产业及旅游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可持续性。2018年南宁市将生态综合示范村项目更名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生态综合示范村),强调综合性、示范性、辐射带动作用。依据《2020年“美丽南宁”乡村建设活动工作要点》,2020年是“美丽南宁”乡村建设活动的收官之年,在巩固乡村建设成果基础上,继续开展乡村振兴示范村(生态综合示范村)的规划建设工作。另外南宁从整体发展考虑,提出打造广西生态综合示范村产业带、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等项目。

1.3马山县生态综合示范村建设模式

马山县隶属于广西南宁市,马山县生态综合示范村建设由南宁市统筹协调进行规划建设。马山县已建成的生态综合示范村有马山县古零镇乔老村小都百屯、马山县三甲屯生态综合示范村,马山县水锦、民江生态综合示范村,马山县乔利乡乔利社区拉旧屯乡村振兴(生态综合)示范村。马山县结合自身良好的生态旅游条件,依托广西全力推进全域旅游的契机,将生态综合示范村建设与全域旅游结合,推进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形成了“体育+旅游+扶贫”的马山模式。马山新建国内首个攀岩特色体育小镇,举办了中国一东盟山地马拉松赛(马山站)、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马山赛段)等国际赛事。

2马山县水锦、民江生态综合示范村实施概况

马山县水锦、民江生态综合示范村位于马山县东南约20km处的古零镇乐平村水锦、民江屯,村屯所在位置屬大石山区,紧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明山风景区。村屯周边部分范围为水锦顺庄旅游景区,根据《2016年南宁市生态综合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马山县古零镇乐平村水锦、民江屯列入南宁市生态综合示范村建设实施计划。项目于2017年7月份通过南宁市考评验收,成为了南宁市市级生态综合示范村。本项目建设的综合服务中心、公厕、停车场、滨水田园景观休闲带(图1)、农家乐等内容,村屯的自然生态环境获得进一步提升(图2),项目强化了水锦顺庄旅游景区旅游配套设施,助力水锦顺庄旅游景区于2018年1月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村民签约入股旅游公司,推进了水锦、民江精准扶贫的实施,促进了马山县旅游产业提升发展的实施进度,推进了南宁市美丽乡村建设进程。

3示范村屯设计理念及方法

3.1采用基于“三生共赢”的新农村建设管理范式

水锦民江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产业融合助推农村“三生共赢”。充分考虑村屯的现状产业情况及生态环境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制定建设方案,构建“惬意生活、绿色生产、生态旅游”三类活动。

3.2坚持“产、村、旅”相结合的理念

焕然一新的水锦民江屯,朝着生态旅游、农事体验、文化休闲为一体的发展方向迸发活力。通过休闲农业示范区(图3)开展农事体验活动,实现经济、旅游共同增收。

3.3少征地、多入股,“三重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

政府牵头,引入旅游产业公司,将村民闲置的土地、农田交由专业公司,开展集中经营。农户通过土地租金、收入分红和参加基地劳动等获得三重收入。

3.4以村民自治型为主的园林景观建设思路

对庭院、住宅周边空地的绿化建设,提供技术指导方案。由村民进行种植与后期维护,不需政府投入。主要分为花园(图4)、菜园(图5)、田园及果园。

3.5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通过设计引导实现村民自治设计方法创新;协调周边产业,凸显旅游主题;在“体育+旅游+扶贫”的马山模式下,水锦、民江屯采用绿色建设方式,与顺庄旅游景区共享资源,融入古零镇特色旅游小镇的旅游村屯。

4工程设计技术特色

4.1生态与功能建设优先,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体系

整治污染:建设一体化污水处理站,解决池塘、河道多年的水系污染问题。

节约用地:村屯车行环道采用3.5m宽车行道,间隔约300m设置会车区。

节能照明:巷道照明采用太阳能路灯,同时提供市电备用,解决后期维护问题。

公共服务及环卫设施:健身活动场地、垃圾收集设施。

提升环境:改造滨水景观休闲带,公共区域点缀少量景观绿化。鼓励村民自建小菜园、小果园、小田园,实现自营,降低公共维护成本。

4.2新型节能及本土材料应用

墙面民族图案采用模具及外墙漆喷绘的技术手段。窗框装饰采用厂家成品木纹铝,保障经济美观与经久耐用。墙体涂料的基层采用新型防水保温一体化水泥基成品涂料,保障涂料不易脱落。透水铺装方面,大量采用透水砖、植草砖、沥青混凝土等透水性材料。滨水园路区域,采用马山本地自然石材。围墙、栅栏,采用本地木材、竹子等乡土材料。

4.3体现旅游型示范村的设计特色

建设公共服务中心、公厕、停车场等旅游设施,做好滨水景观休闲带等具有一定旅游功能的设施。在建筑改造采用壮锦元素形成具有乡土标识性的建筑风貌。

5结语

马山县水锦、民江屯生态综合示范村建设使村屯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民合作入股,加快了产业富民、精准扶贫的推行,促进了马山县旅游产业提升发展及南宁市美丽乡村建设进程。马山县结合自身特色,摸索出“体育+旅游+扶贫”的马山模式,对乡村振兴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生态综合示范村在如何做到低成本投入,村民可持续增收及吸引游客等方面仍面临一定挑战,需要政府、村民及企业共同努力,结合全域旅游、特色产品、特色产业等方面寻求可持续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张宝英.生态综合示范村建设问题探讨-以南宁市为例[J].农业与技术,2019,39(21):165-167.

[2]王冬梅,刘永贤,涂崇贵,等.广西生态综合示范村产业带建设探索[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05):21-25.

[3]袁媛,周剑云,匡昭敏.县域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探析-以广西马山县为例[J].规划师,2019,35(12):57-64.

[收稿日期]2020-07-10

[作者简介]刘海伟(1983-),男,河南太康人,高级工程师,硕士,从事风景园林及城乡规划设计工作。

猜你喜欢
脱贫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脱贫攻坚中的媒体担当
全媒联动融入、强化责任担当,把脱贫扶贫作为“走转改”重要抓手
唐县精准发力助推精准扶贫
巴士在线 “脱贫”记
山村“脱贫”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