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践经验调研报告

2020-11-10 11:20李荣生徐丽芳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年15期
关键词:调研乡村振兴实践

李荣生 徐丽芳

[摘要]2019年5月,固原市组织领导干部赴浙江省学习调研“千万工程”经验,以专题理论讲座、实践经验成果分享和现场教学等方式,学习理论和调研典型经验。针对固原市乡村振兴存在的差距,结合固原实情,从村庄规划、资金整合、环境整治和产业发展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实践;调研

[中图分类号]D622

[文献标识码]A

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是全国示范典型,在国际上也得到认可。浙江省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通过持续15年进行改善人居环境和实施“千万工程”,让浙江省农村环境发生质的巨变,造就万千美丽乡村。因此,2019年5月12-18日,中共固原市委组织部和固原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赴浙江省学习调研“千万工程”经验。

1从理论实践中学习调研

中共固原市委组织部和固原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市、县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卫生健康等部门和示范乡镇领导干部共52人,赴浙江省进行了为期五天的学习调研,涉及农业、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以专题理论讲座、实践经验成果分享和现场教学等方式开展学习调研。

1.1浙江大学专题讲座学习理论

专题讲座在浙江大学课堂通过专家教授深入浅出的讲授《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创业》、《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实现方式和途径》、《“千万工程”的浙江经验》和《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等经验理论,领略了浙江大学的风采和人文。专家教授用渊博的知识,生动的事例,幽默风趣的语言,传授了丰富理论经验和分析了新时代乡村振兴新形势,特别是“两山理论”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农村发展理念,为固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理论借鉴依据。

1.2实地调研示范典型案例

现场教学在安吉县和桐庐县进行实地调研。大竹园村“千万工程”。大竹园村践行“两山”理念发生巨大变化,实施“千万工程”是在山清水秀基础上,进一步在精致、精细、精美上下功夫,打造了“千万工程”示范点;景溪村全域旅游。景溪村正在演绎“上山下乡”新的时代内涵,推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以特色主题民宿为支撑,重点打造集休闲、度假、疗养、露营等一体的旅游产品,乡村旅游真正成为城乡统筹的主力军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平台;横溪坞村乡村振兴。横溪坞村创新推出“矛盾不出村、垃圾不出村、办事不出村、创业不出村”的治理模式,当地村干部带头建起的蛹工坊,制作和展示可回收垃圾文创工艺品,带领着“妇帮户”志愿者学习垃圾分类知识,除塑料袋、外包装物等不可降解的垃圾外,90%以上的生活垃圾都实现了自我消化;桐庐美丽乡村建设。桐庐县环溪、荻浦两村的秀美和谐,现代化的城乡风貌、错落有致的特色村庄,整洁清新的村容村貌,各具特色的景观小品,底蕴深厚的文化内涵。启示美丽乡村建设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善于挖掘当地特色,彰显当地个性美。从消除卫生死角、建好垃圾站、改好卫生厕所等细微环节人手,用“纳米精神”抓推进、抓示范、抓落实,最终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1.3“千万工程”浙江经验示范典型-安吉

安吉县推进生态文明和乡村振兴作为浙江省“千万工程”经验示范典型,源于“两山理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安吉县余村提出“两山理论”理念。10多年来,这一理念给安吉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余村走向浙江全省再到全國,成为指导全国各地绿色发展的行动指南。

2从浙江经验看固原差距

2.1浙江省四种经验模式

赴浙江省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四种经验模式是固原市值得学习借鉴的。一是领导重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前提。改革开放以来,精明的浙商秉持着创业精神,推动了浙江民营经济快速发展。200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省工作期间到农村调研,发现农村经济落后、村容村貌败落、人居环境恶劣、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遂提出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亲自部署,亲自推进。浙江省历任领导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通过持续15年投入1800亿元进行人居环境整治和实施“千万工程”,让浙江省农村环境发生质的巨变,造就万千美丽乡村。2018年浙江省获评联合国最高环境荣誉“地球卫士奖中的激励与行动奖”,标志着浙江“千万工程”从中国农村已经走向世界。二是产业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浙江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成功模式显示,乡村振兴唯有产业振兴才是真正实现乡村可持续转型发展的基础。浙江安吉县在推动产业振兴过程中,发挥当地毛竹资源丰富的优势,做大做强毛竹产业。避免产业发展同质化,每个乡镇种植不同用途的毛竹品种,有效避免了无序竞争。加大对毛竹原材料的产品研发创新,全县打造了数千种毛竹产品、数万家毛竹加工企业的毛竹产业。安吉县利用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推进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带动了当地民宿、餐饮的蓬勃发展。三是科学规划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浙江省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一盘棋”的思路整体推进,省、市、县、乡、村五级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结合当地实际,引入“外脑”参与乡村振兴规划设计,规划按照乡村产业发展、公共服务设施、农户居住条件等科学合理规划空间布局,避免乡村条块分割、无序建设。具体实施整治改造过程中,原则上没有大拆大建,而是立足现状进行用途功能改造,保持原貌,留住乡愁。用“绣花功夫”对乡村建设的细节用心雕琢,乡村内部道路避免水泥柏油路,道路两侧鲜花绿植多样,农户住家围墙独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等。四是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内在支撑。浙江省推进文化振兴,重点打造农村文化礼堂,宣讲政策、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个行政村都有各具特色、结合实际的村训、村规民约,开展美丽家庭星级评选,从孝老爱老、环境卫生等多维度进行综合评定,被评定美丽家庭的农户门口设置二维码,记录农户相关家庭情况。村里设有红榜和黑榜,对于做得突出的农户在红榜上进行褒奖,对于拖了后腿的农户在黑榜上予以公示,进而督促尽快整改。文化振兴改变了农村社会关系日趋淡泊、乡村文化日渐荒芜、传统乡村文化被忽视破坏的问题,真正实现农村既“富口袋”,也“富脑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2.2固原市存在的差距

从浙江省“千万工程”经验,我们看到固原区域发展特色比较鲜明,但在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发展较为滞后。乡村振兴仍有较大差距,这个差距是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民族人口、治理方法等多个方面造成的。主要表现为:一是村庄布局缺乏科学规划。在劳动力转移、移民搬迁等大趋势下,农村虽经历多次村庄新建和整合,但仍改变不大。多数村庄依据地形特点、地理位置分散居住,有的村落受搬迁或多年外出农户院落闲置的影响,出现“空心村”,制约村庄整体设计、科学规划。二是资源约束造就城乡差距明显。固原市属全国贫困地区,资源硬性条件较差乏。与城市相比,农村卫生、教育、公共服务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农村文化活动有限,农民文化生活贫乏,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较多,村庄空心化、农村老龄化趋势日益突出。三是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有待治理。農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仍处于探索阶段,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污水处理等设施建设滞后,群众自治意识不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市场运作机制推行较为困难,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

3对策及建议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新时代乡村治理、农村发展的新理念。各级党委、政府要对人民群众和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牢固树立和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短板,提升农村环境宜居水平,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3.1科学编制村庄规划

在村庄分类、国土空间等基础上,根据人口、产业、资源、生态现状和发展趋势,合理确定村庄发展定位、规模、空间布局及开发保护管控边界,建立村庄布局成果数据库,通盘考虑村庄布局、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等因素,按照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搬迁撤并、整治改善5种类型,突出农村道路、垃圾污水治理、厕所改造、绿化美化等重点,因地制宜、科学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

3.2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计其功的原则,整合各类涉农惠农项目资金,加大建设资金投入力度。根据村庄规划设计,立足农村发展,分类确定整治重点,分步实施,在整治条件尚未完善的村庄,重点解决直接关系农民生产生活的困难和问题,在条件比较完善的村庄,重点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庄绿化美化工程等,健全农村卫生、文化、养老、通讯等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

3.3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加快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切实抓好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改造、道路硬化、绿化美化等项目建设。以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厕所革命”和农业生产废弃物为重点,以村镇为单位加快改造提升农村垃圾处理站和污水处理厂,推进农村禽畜粪便、农资包装废品和农田残膜等资源化利用。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垃圾分类宣传等活动,实行户分类、村组收集、乡镇转运、县区处理的模式,构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和完善污水排放系统,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能力,让农村环境优美宜居。

3.4推进农业农村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产业由增产转向提质,注重农业机械化手段,突出抓好草畜、马铃薯、冷凉蔬菜、特色种养等特色农业提质增效,重点实施农业生产能力提升、“5个10亿农业产业集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1+4”科技示范园建设、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目标市场开拓、“互联网+农业”融合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打造等工程,走绿色、优质、高效的质量兴农之路,推进现代农业集约、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满洪,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从”两山”重要思想到生态文明思想体系[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8(2):5-13.

[2]李再兴,秦学,等.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置、分类处理方法研究[J].环境工程,2014(8):85-88.

[3]王雪红.农村人居环境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西部财会,2014(9):50-52.

[收稿日期]2020-05-12

[作者简介]李荣生(1974-),男,宁夏固原人,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厕所革命工作。

猜你喜欢
调研乡村振兴实践
南方周末读者调研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近半月以来机构调研最多的前50家公司
近半月以来机构调研最多的前50家公司(05.24—06.07)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