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国村基层协商民主的策略研究

2020-11-10 11:20费泽丹杨琳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年15期
关键词:协商民主基层农村

费泽丹 杨琳

[摘要]推进农村基层协商民主,有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当前农村基层协商民主也面临着发展瓶颈,主要问题有基层协商民主的重要性未被准确地认识、参与者的素质参差不齐、协商形式落后等,因此,推进农村基层协商民主需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升广大村民的思想政治水平、努力实现基层协商民主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

[关键词]农村;基层;协商民主

[中图分类号]D422.6

[文献标识码]A

经过中国共产党长期不懈的探索,建立起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形式——协商民主,而关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层协商民主则成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的重点对象。近年来,我国种种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深刻证明了社会主义基层协商民主具有巨大优越性,是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基层实行民主领导的切实有效的方式。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顺利推进,是完善我国协商民主制度的有效保证,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助力。

1推进中国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重要作用

1.1有利于鞏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中国共产党坚持贯彻群众路线,促进农村基层协商民主,便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在党的领导下服务于广大村民,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村民能够就决策过程中的公共利益达成共识,最终制定出符合多数人根本利益的决定,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更好地助益于乡村振兴。

1.2有利于保障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在农村基层推行协商民主制度,一方面,能够充分调动起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使之充分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有效解决了广大村民在政治生活和社会治理方面表达难、参与难的弊病;另一方面,在广大村民内部进行广泛的讨论还能够凝聚共识,集思广益,实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这是保障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具体体现。

1.3有利于促进政府重大决策的实施

在农村实行重大政府决策时,最大的阻力便是村民参与度不高,导致支持力度不足,而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办法正是农村基层协商民主。正是由于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存在,广大村民才有机会有序地参与政府决策,通过参与政府决策,广大村民能够增强其对政府决策的深入理解,也更易接受这些决策,这有效地推动了重大政府决策的制定以及实施。

1.4有利于促进国家治理水平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我国农村村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方式较为单一,基本局限于村干部选举,但农村基层协商民主能够在农村公共事务决策和基层管理等方面保证广大村民的广泛参与,因此在农村地区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对于加强农村治理至关重要。同时,我国注重乡村基层政治建设,推进中国农村基层协商民主,激发了农村的政治活力,有利于促进国家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2推进中国农村基层协商民主面临的主要问题

推进中国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虽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但在这诸多以基层协商民主名义开展的实践中,却不同程度上受着瓶颈的制约,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对基层协商民主的重要程度认识不够

基层协商民主的重要性尚未被所有群众认识到。一方面,协商民主作为我国特有的民主形式,是极具包容性的一种民主形式。许多人没能完全明白,是协商民主的存在让各方面的群众得到了平等参与的权利,每一位社会成员可以在平等的基础上友好的交流思想,在不同中找共同,求同存异,以求得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在协商民主的过程中能够真正实现。另一方面,与中国的基层协商民主相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其实是存在缺陷的,也是不全面的民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并不像有些人口中所说的那样是所谓最好的民主,相反,它虽然将投票的权利交给了公民,但却有意忽略了公民广泛的民主权利,一旦公民投出了手中那宝贵的一票,就被抛在了脑后,他们的种种诉求也不再有人理睬。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带有严重官僚主义的官员缺乏服务意识,自以为是权力的主人,而将人民群众看作是仆人,颠倒了主仆关系,极大的阻碍了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进程。

2.2基层协商民主参与者的素质参差不齐

之所以实行协商民主,就是因为协商民主可以保证参与协商人员之间在平等的基础上友好交换观点意见,最终达到多数民主与少数民主之间的统一这一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参与协商的群众被规定地位一致,并且每个人所拥有的权利都被一视同仁,不得优先于其他人,在这种彼此平等的前提下协商出彼此都能够认可的最终决议。然而在协商民主的实践过程中,受到现实制约,还是出现了颇多问题,农村群众普遍不高的文化水平与信息获取的瓶颈制约了他们在协商中的话语权,在需要他们参与、发言、决策的时候往往只能以缄默代替,而少数管理群体利用信息获取的便利与教育文化上的较高水平能够轻而易举打造出“一言堂”,到最后,这个本来应在基层协商民主中占据较重分量的群体却由主动变为了被动,基层协商民主也难以发挥出真正的作用。

2.3基层协商民主的协商形式未与时俱进

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政治都处于过渡阶段,改革也处于逐步推进之中,民主决策所涉及到的内容远比以前更多,导致了社会矛盾被无限放大,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协商民主的协商形式在面对如今的基层协商民主决策之时,往往因落后而不能完全适应,使得构建政治民主化较以往难上加难,基层协商民主的协商形式急需创新来适应改革需求。由于政党制度不断完善、深入发展,与之相配套的基层协商民主的理论也需要与时俱进,应增强协商民主的民主性与实践性,在实践中验证理论,在实践中发展理论,从实际情况出发改进出形式更多也更有效的基层协商民主实践模式。

3推进中国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策略

3.1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没有党的领导,基层协商民主就不能顺利推进,更不要妄想发挥出真正的作用,因为党的领导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所在。各级党委政府需要大力向农村群众宣传协商民主的有关知识,让大家了解并熟悉相关理论政策,通过这些知识的普及来进一步提高群众对基层协商民主的重视程度,从而提高他们参与协商的积极性,这便是对西方所谓民主的进一步超越。地方党委政府不应将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看作可有可无的存在,应当切实把基层民主协商的成果作为决策与执行的重要依据之一,坚决杜绝越过人民群众直接下结论的行为。

3.2提升广大村民的思想政治水平

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广大村民的协力配合,这对村民们的政治意识和思想水平有着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村民们的政治意识和思想水平,一方面应利用广泛宣传来调动起村民的积极性,利用在线教育与线下科普等多种手段,将协商民主的运行机制以及作用意义普及给广大村民,增强他们对基层协商民主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可以扩大对农村地区教育支持的范围与力度,增加农村的教育资源,从而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这有助于提高农村群众的政治意识和思想水平。除此之外,还可以选出在农村基层协商民主中积极配合的优秀人物,并充分发挥出他们的引领作用,借此向广大村民普及农村基层协商民主有关的知识,提高村民们的政治意识和思想水平,使其积极参与到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各个过程中去。

3.3拓展村民参与协商的途径

如何进行宣传,要切实考虑到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如果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下、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的地区,基层干部要尽力克服困难,不光要致力于经济建设,帮助村民致富,更要搞好民主政治建设,可以充分利用喇叭广播、村务公开栏这些方式,发动农村群众主动了解协商民主的知识并且有意识地参与到协商民主中来,配合基层政府的相关工作将基层协商民主这件大事做好。而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的地区,则可以开发出多种宣传手段,不仅仅利用报纸与广播这些传统媒介,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广阔的资源,开通政府的官方微信、官方微博,开发官方软件,各种渠道相互配合,对协商民主的基本程序、价值与要求进行宣传,对村民来说会更有吸引力。

3.4努力实现基层协商民主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三个基本要素,党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只有不断向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靠拢才能够持续推进并完善。以往的实践与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勇敢地直面基层协商民主实践中最困难、最紧急的问题并找出解决办法,才能将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这需要立足于现有的基层协商民主的政策安排,听从中央指挥,对各地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与分析,严格保证在决策前与决策时都做到民主协商,以保证协商民主发挥出效果。

要想让中国的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冲破束缚,在民主政治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带给人民群众更加美好的生活,我们既要正确认识到推进中国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具有重要的作用,又要对目前我国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加以认真分析,探究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更要从实践出发,切实的对这些问题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陈家刚.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重点与路径[J].党政研究,2017 (4):15-21.

[2]王海洋,我国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实践的优化路径[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5):575-579.

[3]陶进华.关于深入推进基层协商民主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9(31):190-192.

[4]郭旭瑩,袁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9,35(10):64-66.

[5]武靖茗.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发展的现实困境及对策探析[J].才智,2019(31):27.

[收稿日期]2020-06-04

[作者简介]费泽丹(1995-),男,河南信阳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通讯作者]杨琳(1996-),女,河南遂平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猜你喜欢
协商民主基层农村
基层巡览
水泥处理的基层和亚基层再生沥青性能研究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时期乡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中的协商民主问题探究
协商民主与政治协商
政治生态视域下我国政协协商民主的创新对策探讨
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与协商民主制度的互动关系探析
走基层
基层治理之路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