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分析

2020-11-10 11:20张玉梁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年15期
关键词:产业结构升级新型城镇化

[摘要]产业结构问题是中国发展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自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就已经将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目标与内容。而这是一项非常繁杂的工作,新型城镇化需要面临很多的问题,如人口、民生、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生态等,而这一系列问题又对产业结构的升级造成了影响。就新型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进行论述,对未来产业结构调整提出建议。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影响效应分析

[中图分类号]F299.21;F121.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中国发展的越来越快,对新型城镇化所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为要想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就必须要先将城镇进行改革升级,加快新型城镇的发展,由传统的土地城镇化转变为人的城镇化。然而新型城镇化改革的过程却是一个相对较为缓慢的过程,其在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对产业结构进行升级。产业结构升级是低级向高级进化的过程,中国已经由以往的以农业为第一产业的大国变成了以工业为第二产业占优的国家,并且在近些年第三产业也已经逐渐超越了第二产业。

1相关概念综述

1.1产业结构升级

从定义的方面来说,产业结构可以大致分为两个方向,第一个方向是产业结构在中国经济增长中所占据的地位,第二是不同的产业影响关系。如今中国发展的越来越发达、完善,拥有的产业非常多,而在现如今中国的产业结构下,每个产业都已经不再是单独存在的产业,而是呈现出每个产业之间都有着相应联系的产业结构状态,许多产业往往都是由两个产业产生紧密联系后的衍生产业。

产业结构升级是产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一个过程,而对于不同的国家而言,其国家内的产业机构有很大的不同,如在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其产业结构往往都是处于低级层次的,然而这并不是永恒的产业结构状态,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其会要求自身的产业结构得到改善,向更高级的层级发展,当国家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必然会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

中国在以往一直都是以农业为第一产业,农业成为中国发展的主要经济产业,后来在逐渐的发展过程中,工业迅速崛起,成为第二大产业,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第二产业成为了发展较好的产业,一直都处于较为超前的状态,为我国成为现代工业化的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在后来的持续发展过程中,中国也在不断地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使得第三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社会产业中的比重越来越高,逐渐超越了第一产业的比重。而经过这些发展变化,中国已变成了以工业为主的二、三、一产业顺序的发展状态。

产业结构升级是城镇化所需要的,因为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各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为了能够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就必须要加强产业各方面的建设,促使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变。因为高级别的产业结构往往比低级别的产业机构能够带来更多的创造力以及生产力,这能够让社会生产现状得到非常良好的改善,从而推动社会、国家的发展。

1.2新型城镇化

因为中国人口众多,并且因为地域区域的不同,使得各地的学者们对概念定义都有所不同,人们都是从社会学、人口学、生态学等多方面学术领域对城镇化的概念进行划分的,但是至今都没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能够起到概括性作用的城镇化概念。而本文在研究了诸多的学术知识后,对城镇化的概念进行了总结:城镇化就是中国从农业国家转变为现代化国家的过程,同时城镇化也是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结果。

城镇化一直都是中国发展中较为关注的一个问题,每年中国都会在城镇化的建设中投入许多精力。而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往的城镇化速度以及效果已经无法满足现如今社会的需求,所以新型城镇化建设被提了出来,而之所以叫做新型城镇化,就是因为在城镇化的建设当中,把以往扩大城镇规模为主的建设目标转变为了提升城镇文化内涵、公共服务为中心的建设工作。

2新型城镇化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

在中国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城镇化和产业结构之间一直存在着相互影响效应,产业结构的发展程度决定了城镇化的发展程度,而城镇化的建设也在促进着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发展,所以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之间是存在相辅相成关系的,且在不断地相互促进发展。所以在如今的形式下可以把两者之间的关系归为三个方面。

2.1新型城镇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城镇化建设会影响到劳动力结构,因为在建设当中,人口的数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而由以上所提到的,现如今中国的产业结构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所以现代城镇的大部分劳动力都涌向了这两个产业当中去。除此之外,城镇化的建设还改善了劳动力人群的素质观念,随着建设的不断加深,政府也在不断地加大对人群教育方面的投入,这使得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人们普遍都能够获得较好的素质教育,使得劳动力人群各方面素质有了明显的提升,并且在这群人当中也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这些人才都有各自较为出众的能力,成为了进一步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栋梁人才。同时,人才的多样化也恰恰符合当今社会的需求,现如今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非常的多元多样,对人才的要求也是在不断提高,而新型城镇化对劳动力结构的改变,也培育出了具备社会需求能力的一批多元化人才,使得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得到了满足,人民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社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劳动力的发展也是城镇建设的必然条件,因为在这个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很多方面进行改善,而这期间就需要投入较多的劳动力来完成工作内容,如果出现劳动力紧缺的情况下,就可能会提高劳动力的雇佣成本,从而导致一部分在業劳动力涌向雇佣成本高的行业,造成行业之间的劳动力流动紊乱。

2.1.1对劳动力结构的影响。城镇化建设会影响到劳动力结构,因为在建设当中,人口的数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而由以上所提到的,现如今中国的产业结构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所以现代城镇的大部分劳动力都涌向了这两个产业当中。

2.1.2对城镇建设需求的影响。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深,会使得城镇在建设方面的需求也会有新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一些城镇必备的公共设施、通信、道路交通、医疗等基础建设方面。所以为了满足城镇建设的需求,社会也会对此进行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的投入,尽可能地促进城镇化发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城镇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及质量。加强对这些设施的建设,除了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外,还能够为一大部分人提供可以工作的岗位,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失业问题。加强以上所提到的诸多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样也能够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

2.1.3对市场消费需求的影响。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毫无疑问会改善城镇人口的生活质量,但在人们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的同时,也会对市场的消费需求造成影响。一般而言,如果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低,那么市场的消费需求也会较低,就好比以往人们在生活方面只求不愁温饱,对于生存以外的消费没有太多需求,所以当时的市场消费需求非常低。但是现如今人们已经不会再为温饱问题而苦恼,进而开始向温饱问题以外的方面进行消费,所以这就刺激了市场消费需求的不断提高,直到现代的新城镇化建设当中,这种刺激效应也还一直存在,并且在不断地提高,而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人民生活水平在城镇化建设下被不断提高。所以理想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后期,应该是在解决一切基础设施问题的前提下,不断地满足人民的市场消费需求,通过消费来刺激城镇经济的流动与增长。如果不能满足人民的消费需求,那么其就可能会出现经济倒退的情况,因为如果人们无法进行消费,市场需求就会不断降低,那么相应的人民的经济来源就有可能会随着市场需求的降低而降低,从而导致地区经济的衰败。经济得到良好发展的前提是具有良好的供应需求,人们的消费需求能够满足,市场经济才能够被更好地刺激,从而进行下一步的发展。

2.2产业结构升级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

由以上所提到的,中国的产业结构在初期表现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第二产业次之,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最小。然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进入了工业化时期,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明显减少,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有了较大的增加;一直发展到现代社会,第三产业的比重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这个演变当中,产业结构升级使得城镇得到了发展,而这些促进了人才、资本等向城镇聚集,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城镇发展问题,急需向高级城镇发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于是人民就有了改善城镇建设的想法。这个过程中,产业结构升级首先改善了第一产业的工作效率,致使产生多余的劳动力,这些劳动力会涌入城镇的各个产业当中,造成城镇的资源紧缺,而为了解决这种状态,城镇的产业结构就会进行升级,从而带动城镇经济的增长,经济的增长刺激消费需求的提高,进而提出提高城镇化的质量,也就是新型城镇化。

2.3新型城镇化以及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无论是在劳动力还是城镇经济发展方面,都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会为社会带来更加充足的劳动力,而劳动力的涌入会提高对城镇资源的需求,为了解决需求就会开始下一步的发展。并且在这中间,还会牵扯到对许多产业的发展问题,根据城镇化的不同需求,所要着重发展的产业也不同,如第三产业是城镇化后期的必备产业,但是如果过度的发展第三产业,那么可能就会起到反作用。所以要在明确清楚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之间关系的情况下,再进行科学的发展。

3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产业结构优化思路

城镇化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不断倒逼产业结构的调整,这就需要在后期产业结构调正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通过国家政策引导,市场行为配置现有资源,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人才优势,形成自然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充分保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形成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美好的产业的结构体系。

3.1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由传统的“一、二、三”产业结构情况不断向“三、二、一”产业结构调整,调整“三产”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尤其是加快“三产”中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为当前产业调整的关键点,尤其是农村人口城镇化后的基本社会保障,大量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加大对进城农民的专业技术能力培训,积极引导进城农民参与现代化服务业,成为现代服务业主流人员。

3.2提高第一产业效率

中国当前第一产业效率依然低下,农民现在之所以离不开农村,主要是农村土地还不能规模化经营,农民进城后存有在农村种地能保住基本口粮,离开农村后农地流转困难,不能带来经济收益。流转出去的土地多“靠天吃饭”,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生产方式落实,抗灾能力较低,致使部分农民进城后耕地荒废,国家耕地保有量及粮食产能受危。

3.3持续稳定发展第二产业

当前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中国二产结构还存在一定失衡现象。近年来,中国在世界展现出了“中国制造已经转变为中国创造”,传统二产的高能耗、低技术不断转变,制造业、轻工业比例逐渐调整。今后发展中我们要继续稳定二产发展,优化二产比例,为新型城城镇化的发展保驾护航。

4结语

新型城镇化建设会对产业结构中的劳动力结构、城镇建设需求、市场消费需求等多方面造成影响,为了可以更好地促进两者之间的发展,需要理清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然后再去制定相应的发展计划。

[参考文献]

[1]杨钧.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J].经济经纬,2016(6):84-89.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7(11):6-23.

[3]吴穹,仲伟周,张跃胜.产业结构调整与中国新型城镇化[J].城市发展研究,2018(01):37-47.

[4]肖振宇,寧哲,张杰.新型城镇化新型度评价研究-基于城市群的视角[J].经济问题,2019(7):92-98.

[收稿日期] 2020-06-01

[作者简介]张玉梁(1990-),男,陕西榆林人,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土地资源管理、土地工程。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升级新型城镇化
西部市场化程度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实证研究
贸易开放、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
从国民经济核算分析我国的产业结构
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国内各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就业路径探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新型城镇化是经典城市化的回归和升级
城镇化发展对河南省产业升级的影响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